黃國都
(廣西省藤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梧州 543300)
藤縣設施栽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黃國都
(廣西省藤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梧州 543300)
近年來,設施栽培的面積逐漸擴大,但設施栽培存在很多問題。以設施栽培面積較大的廣西省藤縣為例,本文總結了廣西省藤縣設施栽培中存在的棚膜透光、大棚的通風、降溫降濕、連作障礙、病蟲防治、天然降雨利用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為促進藤縣農業設施栽培的發展提供參考。
設施栽培;存在問題;解決方法
廣西省藤縣地處亞熱帶地區,年平均日照1679.1h,年平均氣溫21.1℃,年平均降雨量1446.1mm,適合各種蔬菜的周年生產。隨著藤縣城鎮化的推進,市場上對綠色無公害蔬菜,有機蔬菜,反季節蔬菜需求越來越大,設施栽培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廣闊。自2000年以來,藤縣開始進行設施農業栽培的推廣,形成了北面以太平鎮新雅村,南面以金雞鎮旺國村為中心兩大設施栽培示范點。太平鎮新雅點建有標準溫室1hm2,簡易鋼架大棚2.3hm2;金雞鎮旺國點建有標準溫室1.3hm2,簡易鋼架大棚1hm2,兩個點主要是種植反季節彩椒和青瓜。由于交通、排灌便利的田地連片流轉難、大棚投資大、設施栽培技術有難度等問題,目前全縣設施農業發展緩慢,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本文通過對藤縣設施栽培兩個示范點的發展現狀的分析,總結了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為促進我國基層農業設施栽培的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1.1 設施蔬菜栽培面積小
據統計,藤縣兩個示范點的設施栽培面積合計15hm2,并且主要是秋冬季種植反季節彩椒和青瓜,夏季無法種植,土地復種指數低,造成設施栽培效益差,推廣難。
1.2 設施規模小,基礎設施差
為了降低投入,農戶大都采取建造低矮的簡易鋼架大棚,采用3年使用期的普通棚膜。設施大棚都是連片建造,往往是5~6個簡易大棚連在一起,棚與棚之間由簡易的小排水溝分隔,棚膜無法進行清冼,簡易棚又是全封閉式的,棚內外通風差,降溫降濕性差,利于病蟲害的發生。
1.3 科技含量低,效益差
大棚栽培都是采用土載加滴管的方式,栽培技術含量低,加上種植戶沒有真正掌握設施栽培技術,對大棚內小氣候適宜病蟲害發生的認識不足,因發生病蟲害時用藥的時間、方式、方法不當,造成大棚設施栽培的效益差,影響了藤縣設施栽培的發展。
1.4 大棚的透光性差
溫室覆蓋材料、塵埃以及結構遮光等因素的影響,溫室內的光照僅為露地光照的30%~70%[1],太平鎮新雅村和金雞鎮旺國村的設施栽培示范點都緊鄰二級公路,都是以簡易鋼架大棚為主,而且是多個簡易棚連在一起,棚膜都是普通的3年使用期的棚膜。兩個示范點的大棚自建成至今沒有進行過棚膜清洗,有的棚膜上由于積的塵埃較厚,棚膜上已長有苔蘚,嚴重影響了棚膜的透光,從而影響到棚內作物的生長和品質,設施栽培的優勢難以顯現。
1.5 大棚的通風、降溫能力差
兩個示范點的標準溫室和簡易大棚都是全封閉式的大棚,且沒有天窗。雖然部分標準溫室安裝了風機和水簾,但是由于都是連棟棚,所以大棚的通風能力差,保溫保濕性能好,這對于夏季大棚的生產極不理想。
1.6 連作障礙嚴重
由于大棚設施連續進行經濟作物栽培,有的甚至是同科、同種的作物進行多年多茬的連續栽培,造成嚴重的連作障礙,加上大棚內有滴管等相關栽培設施,要進行水旱輪作難度相當大,這更進一步加劇了連作障礙;再加上在大棚栽培中為了降低種植成本,采用土載加滴管的栽培模式,棚土沒有大自然雨水沖洗,土壤鹽漬化嚴重,影響棚栽作物的生長、產量和品質,最終影響到栽培效益。采用土載加滴管的栽培模式,畦面上滴管口附近土壤的肥水充足,離滴管口越遠的畦面水肥相比較少,造成畦面肥水不均,而植株根系的生長及其對養分的吸收都與肥水密切相關。畦面肥水不均造成植株根系生長不均,進而影響植株對水分、養分的吸收,從而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進而影響產量品質。
1.7 棚膜容易受損
藤縣每年6~9月都會受到不同級別的臺風影響。兩個示范點棚膜都是普通的3年使用期的棚膜,其抗拉伸性能差。在夏季高溫季節,棚膜的抗拉伸性能變得更脆弱,加上臺風一吹,就會出現膜破棚倒作物受損的情況。
1.8 病蟲防治較困難
由于棚內高溫高濕晝夜溫差小的特點,特別適合溫室白粉虱、蟲、薊馬、霜霉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菌核病等病蟲害發生為害,特別是溫室白粉虱,一旦發生難以根治。棚內作物病蟲害易發、蔓延快,若發現、施藥不及時,輕者嚴重降低大棚作物的商品性,重者絕收。
1.9 天然降雨無法利用
由于在建造大棚時沒有考慮如何利用天然降雨,天然降雨都沿著棚膜流入棚兩邊的排水溝浪費掉,故天然降雨在大棚生產中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加了大棚生產的成本。
2.1 選用合適的棚膜,并改善棚膜的透光
可選用使用壽命在5年以上的長壽無滴膜,或選用納米轉光農膜,或轉光膜,來提高棚膜的使用年限,提高棚膜的透光量和光質。
要注意定期沖洗棚膜,防止棚膜上的塵埃聚積甚至形成青苔,及時清除大棚內棚膜上的霧滴,以免影響棚膜的透光性[2]。選用轉光膜,用納米轉光農膜來改善大棚溫室透過的光質,提高光能綜合利用率[3]。通過一定的外源補光,能夠有效地提高受到遮擋植株的各方面生理指標,最終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4]。建造屋頂全開型溫室,能最大限度地解決棚膜透光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在畦面覆蓋銀灰色反光薄膜,既可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又有一定的防蟲作用[5]。大棚的坐向與采光也存在一定的關系。在大棚內種植不同種類的蔬菜時,應遵循“北高南低”的原則,使植株高矮錯落有序,盡量減少互相遮擋現象。同一種蔬菜種植力求苗株大小一致,使植株生長整齊,減少株間遮光。同時以南北向做畦定植為好,使植株盡量接受陽光。
2.2 改進大棚建設
在建造大棚時最好按南北走向的方式進行搭建,棚兩端不封膜或只封防蟲網,以利大棚通風,到冬天氣溫低時再封棚膜。可以建造帶天窗的溫室或建造頂部全開啟式的大棚,這更有利于大棚的通風降溫以及回南天氣的降濕,減輕病蟲害的發生[6]。大棚的長度不宜過長,棚長在25m以下的通風效果會更好。平時要勤開天窗、裙膜、端膜,以利通風降溫降濕。
2.3 減少連作障礙
種植抗病性強的優質品種,采取合理輪作模式,嫁接換根,有機生態型栽培等技術措施;高溫悶棚消毒等方式進行棚土消毒;增施或全施有機肥,逐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以達到少施或不施化學肥料來進行大棚栽培的目標。建造水泥立柱鋼架簡易棚在種植2~3年后揭開棚膜進行水旱輪作[6]。
2.4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大棚栽培病蟲害防治要立足勤檢查、早發現早防治。做好種子消毒,培育壯苗無病苗,加強植后肥水、大棚通風降溫降濕等管理措施,增強植株自抗病蟲能力。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宗旨進行病蟲害綜合。大棚所用的防蟲網采用30目的防蟲網。大棚外面采用誘蟲燈、激素誘捕器來誘殺害蟲,降低進入棚內的蟲口密度;棚內采用黃板誘殺、放赤眼蜂、七星瓢蟲等生態防治方法,使用生物農藥來防治、采用煙霧劑來進行熏蒸治蟲防病。
2.5 綜合利用天然降雨
在建造大棚時就考慮如何把棚膜上的天然降雨引進棚內進行綜合利用。可以從大棚的邊溝把天然降雨引入大棚內,或把天然降雨從大棚的天溝上直接引入大棚內進行綜合利用。這樣才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延緩土壤鹽漬化。
總之,只有充分認識到溫室大棚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同時積極探索,不斷總結出適合南方溫室大棚栽培的技術措施及適栽優良品種,以便充分發揮溫室大棚在農業生產中的效益優勢,才能使農產品生產向中高端農產品的方向發展,為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農產品高效安全生產提供新的有效路徑。
[1]楊雅婷,魏靈玲,魏強,等.LED在溫室補光中的應用[J].溫室園藝,2009,25:15-16.
[2]楊寧,王克安,張寶賢,等.兩種新型轉光膜在日光溫室、拱棚應用性能研究補報[J].溫室園藝,2009,22:21-22.
[3]劉思宇.外源補光對溫室遮光部位黃瓜生長的影響[J].中國瓜菜,2016,3:11-13.
[4]張付蓮.溫室蔬菜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溫室園藝,2009,2:36-37.
[5]焦豐娟,張秀峰,暢少鵬.談溫室的溫度管理[J].溫室園藝, 2009,3:21-22.
[6]楊小峰,李勁松.三種新型水泥立柱鍍鋅管連棟大棚設計[J].溫室園藝,2009,8:19-20.
動態信息
用腳也能“嘗”出大蒜的味道
美國化學學會兩位科學家亞當·迪萊夫斯基和達茜·金特爾曼日前拍攝一段短片,講述其中的秘密。在短片中,兩人把一頭生蒜一切為二,然后放進塑料袋里,把袋口扎緊。接著,他們拿著裝有大蒜的塑料袋到另一個沒有蒜味的房間去,脫下鞋和襪子,把腳伸到塑料袋里,用大蒜在腳底摩擦。大概一小時后,兩人的嘴里和鼻子里就會出現蒜味。
這是為什么呢?英國《每日郵報》引述兩位科學家的話解釋說,大蒜中含有一種名為“大蒜素”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穿透皮膚,進入血液,最終抵達嘴部和鼻腔,讓人“嘗”和“聞”到蒜味。這兩位可愛的科學家還拍攝了其他有趣的短片,比如教人用薯條、比薩甚至鼻子上出的油來“中和”啤酒中的泡沫。兩人解釋說,這其中的原理是油脂能與將泡沫聚在一起的分子起反應。另外,兩人還說,如果你沒地方吐嚼剩的口香糖,不如再吃一塊巧克力,這樣就可以把口香糖化掉了。
消息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Analysis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Cultivation in Tengxian
HUANG Guo-du
(Tengxi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of Guangxi Province,Wuzhou 543300,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area of facility cultivation has gradually expanded,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facility cultivation.In this paper,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facilities in Tengxian of Guangxi province,such as transparent films,ventilation and cooling wet,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pest control,natural rainfall utilization problems,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ving methods,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facilities in Tengxian.
Facilities cultivation;problems;solutions
F84
A
1008-1038(2016)12-0056-03
2016-06-05
黃國都(1971—),男,農藝師,研究方向為南方設施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