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英楠 黃金英 沈淑波 孫才 鄭銀子 石豪
銅綠假單胞菌產生的ESBLs菌株檢測和藥敏監測研究
侯英楠 黃金英 沈淑波 孫才 鄭銀子 石豪
目的 探討應用雙紙片擴散法檢測銅綠假單胞菌產生的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的方法,掌握銅綠假單胞菌的流行和耐藥趨勢,指導臨床合理應用抗生素,減少耐藥性的產生。方法 采用雙紙片確認法檢測ESBLs,藥敏試驗采用雙擴散法。結果 68株銅綠假單胞菌中有15株產生ESBLs,檢出率22.06%。結論 應用雙紙片擴散法檢測銅綠假單胞菌產酶菌株,銅綠假單胞菌產ESBls菌株檢出率較高,耐藥性嚴重,臨床應引起重視。
銅綠假單胞菌;超廣譜β-內酰胺酶;藥物敏感試驗
銅綠假單胞菌又稱綠膿桿菌,是條件致病菌,廣泛存在于潮濕的環境中,是院內感染的常見致病菌[1]。由于占院內感染細菌的首位,所以β-內酰胺酶類藥物是臨床應用最多的抗生素,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較為普遍,耐藥的重要機制之一是產生ESBLs[2,3]。本文通過對本地區兩所醫院分離的銅綠假單胞菌,采用雙紙片擴散法對其產生的ESBLs進行檢測,探討此方法的可用性及藥敏情況分析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材料
1.1.1 菌株來源 選取2013年1~12月本院臨床送檢的住院患者標本72株,主要為痰、尿、傷口分泌物,其中痰標本55株,傷口分泌物標本9株、尿標本4株。標準菌株:銅綠假單胞菌ATCC 29853、肺炎克雷伯氏菌ATCC 700603購于國家衛生部(現衛計委)臨檢中心。
1.1.2 藥敏紙片 英國Oxoid公司提供的亞胺培南紙片,頭孢他啶、頭孢他啶/棒酸、頭孢噻肟、頭孢噻肟/棒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頭孢哌酮、氨曲南、環丙沙星、慶大霉素、妥布霉素為北京天壇生物技術開發公司生產,M-H藥敏瓊脂為法國生物梅里埃產品。
1.2 方法 ESBLs檢測按照美國臨床標準委員會(NCCLS)推薦確認法。將分純菌株進行生化鑒定,鑒定為銅綠假單胞菌的細菌制成0.5麥氏單位的菌懸液均勻涂抹于4mm的M-H瓊脂上,貼頭孢他啶(CAZ)30 μg/片、頭孢他啶/棒酸;頭孢噻肟(CTX)30 μg/片、頭孢噻肟/棒酸,按標準紙片擴散法經35℃培養18~24 h,分別測定2種紙片單獨和加棒酸后的抑菌環直徑,加棒酸和不加棒酸的抑菌環直徑之差≥5mm即確認為產ESBls菌株。以標準銅綠假單胞菌ATCC 27853菌株為陰性對照,以標準肺炎克雷伯氏菌ATCC 700603菌株為陽性對照。
68株銅綠假單胞菌檢出ESBLs株15例,檢出率為22.06%。15株ESBLs陽性菌株對抗生素藥敏情況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他啶、頭孢噻肟、頭孢哌酮、頭孢三嗪、氨曲南、氧氟沙星、環丙沙星、慶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亞胺培南的耐藥率分別為66.67%(10/15)、100.00%(15/15)、100.00%(15/15)、93.33%(14/15)、93.33%(14/15)、80.00%(12/15)、86.07%(13/15)、93.33%(14/15)、80.00%(12/15)、86.67%(13/15)、80.00%(12/15)、86.67%(13/15)。在53株ESBLs陰性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性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他啶、頭孢噻肟、頭孢哌酮、頭孢三嗪、氨曲南、氧氟沙星、環丙沙星、慶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亞胺培南的耐藥率分別為26.42%(14/53)、47.17%(25/53)、58.49%(31/53)、49.06% (26/53)、50.94%(27/53)、47.17%(25/53)、50.94%(27/53)、54.72% (29/53)、37.74%(20/53)、49.06%(26/53)、22.64%(12/53)、11.32%(6/53)。
銅綠假單胞菌作為臨床上常見的條件致病菌,能夠通過不同機制產生藥物耐受性,對臨床感染控制構成嚴重威脅。銅綠假單胞菌的抗藥性分子機理非常復雜,往往是多種耐藥機制相互作用下產生的。近年來深入研究,在銅綠假單胞菌中發現了多種β-內酰胺酶[4,5]。研究銅綠假單胞菌β-內酰胺酶,一方面可正確認識其耐藥機制,有助于感染控制;另一方面,由于銅綠假單胞菌有可能是多種耐藥基因的傳播源,這將有助于了解和控制醫院內耐藥基因的播散和流行。β-內酰胺酶的產生是銅綠假單胞菌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的主要機制,β-內酰胺酶是細菌產生的酶類,能夠破壞滲透入菌體內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活性。β-內酰胺酶種類很多,ESBLs是其中的一種[6]。ESBLs是一類水解窄譜青霉素、頭孢菌素及單環內酰胺菌素的β-內酰胺酶[7]。ESBLs則是β-內酰胺酶中的一個類別,主要表現為:能分解第3代頭孢菌素,且能為棒酸抑制,阿莫西林、替卡西林等抗生素中含有棒酸,近些年來其耐藥性的增加,臨床上開始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鈉等抗生素替代。
銅綠假單胞菌產ESBLs菌株的耐藥性明顯高于銅綠假單胞菌產ESBLs陰性菌株。
綠假單胞菌產ESBLs的檢出率為22.06%,對亞胺培南耐藥并非由金屬酶所致,說明碳青霉烯類對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起作用,臨床上認為亞胺培南對銅綠假單胞菌100%敏感的傳統用藥方法需改變,應該在微生物室的正確試驗下指導用藥。
雙紙片確證法檢測ESBLs是NCCLS推薦的檢測大腸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其他腸桿菌細菌產ESBLs菌的確定標準方法。銅綠假單胞菌等非發酵菌產生的ESBLs的檢測方法,國內外到目前還沒有推薦一種更合適的方法來檢測。作者應用此方法來檢測其結果經臨床驗證也是目前檢測非發酵菌產ESBLs菌的一個有效手段,也能幫助和指導臨床正確選用抗生素,治療感染癥。
銅綠假單胞菌產ESBLs菌株對亞胺培南產生部分耐藥外,大部分菌敏感,仍是首選藥,其次選用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環丙沙星、頭孢他啶等藥物,臨床上最好在藥物敏感試驗指導下采取聯合用藥,以聯合用藥達到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對產生ESBLs菌株患者嚴格管理控制,防止爆發流行。
[1]金保富,林平,陳佳玉,等.銅綠假單胞菌DHA-1型AmpC酶的檢測及耐藥性分析.中國抗生素雜志,2012,37(7):510-513.
[2]張傳飛.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產ESBLs酶與高產AmpC酶情況及藥物敏感性研究.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5,27(1):76-79.
[3]侯佳惠,童郁,費靜嫻,等.銅綠假單胞菌超廣譜β-內酰胺酶、質粒介導AmpC酶基因分布及流行特征分析.檢驗醫學,2012,27(1):39-43.
[4]王章星,黎肇光,汪春,等.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分布及抗生素耐藥分析.廣西醫學,2012,34(7):931-932.
[5]劉吉純,張艷菊,郝英姿,等.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曼不動桿菌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檢測及耐藥性分析.中國抗生素雜志,2011,36(10):783-785.
[6]劉金波,何海明,周寧,等.銅綠假單胞菌高活性β-內酰胺酶檢測及耐藥性分析.臨床檢驗雜志,2004(9):389-390.
[7]姚振江,周俊立,曾轉萍,等.ESBLs與MDR銅綠假單胞菌流行現狀及其關系研究.廣東藥學院學報,2011,27(2):199-20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147
2016-03-02]
163316 大慶市人民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