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滟
頸動脈彩色超聲檢查在冠心病預測性診斷中的價值
丁滟
目的探討頸動脈彩色超聲檢查在冠心病預測性診斷中的價值。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期的100例體檢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均進行頸動脈彩色超聲檢查,對比兩組的檢查結果。結果觀察組的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為(1.28±0.29)mm,對照組為(0.55±0.16)mm,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267,P<0.05)。斑塊檢出率方面,觀察組患者檢出軟斑21例、硬斑21例、復合斑11例,檢出率共計53.0%;對照組檢出軟斑2例、硬斑2例、復合斑1例,檢出率共計5.0%,兩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949,P<0.05)。結論頸動脈彩色超聲檢查可用于診斷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癥狀,從而對冠心病進行預測性診斷,且具有重復性良好、費用相對較低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
頸動脈彩色超聲;冠心病;臨床診斷
冠心病是我國常見的、典型的心血管疾病,通常表現為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嚴重者甚至有猝死的可能,其致殘、致死率僅次于惡性腫瘤,對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1-3]。研究表明,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雖然冠心病的診治技術得到了巨大突破,大大降低了急性冠心病的死亡率,但仍舊只能控制病情,難以保證患者完全康復。因此,及時的準確診斷對于患者及時接受治療具有重要作用。傳統常采用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冠心病,但其有創傷且價格昂貴,因此臨床難以普及。研究表明,冠狀動脈硬化與頸動脈的粥樣硬化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且其位置較淺,經此部位進行頸動脈靜脈超聲可獲得清晰圖像,很好地辨別斑塊數目、結構、性質等。本研究旨在探討頸動脈彩色超聲檢查在冠心病預測性診斷中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2013年8月在本院診治的冠心病患者及同期體檢健康者各100例,分別作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納入標準:①符合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標準;②對研究知情且同意觀察組排除標準:①術前合并惡性腫瘤等嚴重疾病者;②術中更換主動脈或二尖瓣者。觀察組中男59例,女41例;年齡36~80歲,平均年齡(63.2±10.7)歲。對照組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39~79歲,平均年齡(61.1±9.4)歲。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檢測對象取平臥位,頭部偏向檢查部位的對側,充分暴露檢測部位。彩色超聲使用線陣探頭,頻率5~12 MHz,主要對雙側頸部總動脈、頸部內動脈起點、頸部動脈分叉處及頸部外動脈等進行檢測。由胸鎖乳突肌外緣為起點,對側縱方向進行掃查,將頸部總動脈的近端、中段、遠端及頸部內動脈起點、頸部動脈分叉、處及頸部外動脈等顯示出來。在完成縱向掃查結束后,將探頭旋轉90°,沿血管的走向進行橫方向的切位掃查,測量頸部總動脈內徑、頸外動脈內徑,并于頸內動脈起始處與分叉位置以外1.0 cm處測量頸部動脈內的中層厚度。
測量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頸部動脈的位置較淺,因此對頸部進行測量時要注意手法,不要對其進行加壓,以免使官腔造成人為阻塞狹窄。同時,測量兩側的總動脈,進行對比。測量過程中。注意觀察血管壁的內-中膜形態,進行3次測量,以測量值最大的一次作為測量結果,測量位置最好是選在頸部動脈前后壁間,因為此處的內中膜較厚。同時,記錄直徑>1.2mm的斑塊。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為(1.28±0.29)mm,對照組為(0.55±0.16)mm,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267,P<0.05)。
斑塊檢出率方面,觀察組患者檢出軟斑21例、硬斑21例、復合斑11例,檢出率共計53.0%;對照組檢出軟斑2例、硬斑2例、復合斑1例,檢出率共計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949,P<0.05)。
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特點主要是受損動脈內有內脂質沉著及糖類積聚,從而導致纖維組織增生、鈣質沉著,其主要累及到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動脈等,產生管腔閉塞、管壁破裂等嚴重后果,而頸動脈是其中發病率極高的一個部位,尤其水平向切力對頸內外的動脈分叉處的作用,頸動脈內膜容易出現損傷,形成斑塊。冠狀動脈造影是臨床診斷冠脈相關病變的部位、程序的最為可靠的方法,但其具有一定的創傷性,且價格昂貴。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對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已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具有非侵入性、方便操作、重復性良好、費用相對較低等優點[4,5]。有研究認為,血管壁中膜明顯增厚屬于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標志,與冠狀動脈、腹部主動脈及下肢動脈的粥樣硬化有密切關系。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斑塊可作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臨床診斷指標。本研究對比了冠心病患者與健康人群的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及斑塊發生率,結果表明冠心病患者的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及斑塊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健康人群。這與相關研究的結論相符。
綜上所述,頸動脈彩色超聲技術可用于診斷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癥狀,從而對冠心病進行預測性診斷,且具有重復性良好、費用相對較低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
[1]毛靜遠,牛子長,張伯禮.近40年冠心病中醫證候特征研究文獻分析.中醫雜志,2011,52(11):958-961.
[2]伏君.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分析與干預現狀.河北醫科大學,2012.
[3]袁莉,王新房,呂清,等.實時三維超聲評價血運重建術前后冠心病患者的左室收縮功能//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第十次全國超聲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2009:1.
[4]馬秀云.擴張型心肌病與缺血性心肌病在超聲心動圖中的對比分析.河北大學,2011.
[5]高紅偉.冠心病診斷方法的臨床應用進展.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2):43-4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047
2015-11-03]
113000 遼寧省撫順市中醫院功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