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 劉影
神經內科患者在康復期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預見性護理對策
趙春 劉影
目的 探討神經內科患者在康復期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預見性的護理對策。方法 選取2012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處于康復期的神經內科患者作為觀察組,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同類患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預見性的護理措施。對比兩組臨床結果。結果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低于對照組的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處在康復期的神經內科患者有許多不安全因素,應對這些不安全因素時應進行認真總結分析,并采取預見性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保證患者康復治療的順利進行。
神經內科患者;康復期;不安全因素;預見性護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命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促使康復醫學快速發展[1]。然而對于神經內科患者在康復治療期間由于患者自身疾病的因素,存在許多危及生命的、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常常會導致意外事件發生,影響患者的順利治療,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產生合并癥,增加患者的醫療費用及醫患糾紛的發生率,嚴重影響醫院的聲譽。作為患者生命健康保駕護航的醫護人員,要通過臨床實踐不斷分析總結這些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預見性的護理對策,減少安全隱患,杜絕不良事件的發生。本文選取200例處于康復期的神經內科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對其中100例患者給予預見性護理,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大慶油田總醫院2012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處于康復期的神經內科患者作為觀察組,選取2011年1月~ 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同類患者作為對照組。全部患者住院時間均≥1個月,意識清楚,不存在語言障礙,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觀察組男60例,女40例,年齡45~85歲,平均年齡(64.3±7.2)歲;對照組男62例,女38例,年齡47~84歲,平均年齡(64.7±7.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安全隱患分析 ①患者自身因素:由于神經內科老年患者居多,全身各個器官機能衰退,唾液分泌減少,牙齒不全,加上疾病所致的不同程度的大腦機能障礙,吞咽反射遲鈍,易引起誤咽和窒息[2]。老年患者由于感覺障礙,在使用熱水袋及打開水時容易燙傷。此外,由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漏服或錯服藥物、墜床、燙傷、跌倒等都有可能發生。②醫護人員因素:醫護人員的責任意識不強、防范意識較差、對患者及家屬宣教不到位、過分相信患者等都可能導致不良事件的發生。③環境因素:有些剛入院的患者對周圍的環境比較陌生,病房內患者多活動空間變小,對燈光明暗的不適應,地面潮濕,鞋底不防滑,這些因素可導致患者跌倒。④疾病和藥物因素:由于神經內科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降壓、抗癲癇以及鎮靜安眠藥物,這些都可能增加患者跌倒的風險。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預見性的護理措施,具體如下。
1.3.1 加強對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安全健康教育 醫護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安全健康教育,及時發現并清除安全隱患。對于年齡較大、咀嚼功能不良和吞咽反射遲鈍的患者不要讓其單獨進餐,并調整飲食結構,禁止進食團塊狀及黏性食物,而且食物不能太燙。指導患者及家屬在使用熱水袋、熱療的注意事項。
1.3.2 強化醫護人員安全意識教育 醫護人員應該加強自身的安全意識,學習掌握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自己的安全責任。在患者的床頭貼上標識,注明“防跌倒、防墜床、防燙傷、防窒息、防誤吸”等字樣。治療期間加強巡視,及早發現危險因素。對于長期臥床患者,要防止褥瘡發生。隨時檢查每位患者的床檔是否存在故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患者午休及夜間入睡前檢查床檔是否擋好,防止患者墜床。
1.3.3 加強病區環境質量管理 對病區清潔人員進行安全意識教育,使得病區地面保持干凈且要干燥,防止患者摔倒。在剛剛清掃結束的地方設置防滑警示牌。衛生間地面放置防滑墊,馬桶旁邊要有牢固的扶手,改善住院環境,物品擺放合理,患者日常所需要的生活用品應方便患者伸手可及不必探身的地方。
1.3.4 加強護理安全管理 對護士開展綜合護理素質培訓,提高風險意識,通過識別、評價、估計可能存在或潛在的可導致各種風險的因素[3],注重細節管理,強化工作薄弱環節,建立住院患者安全危險性指標體系,針對患者、護士提出的存在安全隱患與設施進行適當改造,保障護理安全[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發生不良事件共8例(8%),包括跌倒2例,漏服藥物2例,計劃外拔除胃管1例,誤咽1例,熱水袋輕度燙傷1例,壓瘡1例,這些不良事件因為發現及時,處理恰當,均未造成嚴重后果。觀察組發生不良事件共1例(1%),此例患者是由陪護人員將患者移到輪椅時,從輪椅滑落引起,但無嚴重后果;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010,P=0.0170<0.05)。
護理安全是在整個護理服務過程中,患者不出現法律以及各類規章制度許可范圍以外的身心方面的障礙、損害、缺陷或者死亡[5]。根據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神經內科康復期存在許多不安全隱患,對不安全因素進行認真分析總結,并針對這些因素進行預見的護理,可以把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降到最低。本研究中,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神經內科患者在康復治療期間對不安全因素進行認真分析,并采取預見性的護理措施,能夠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保證康復治療的順利進行。
[1]鄧小會.康復科住院患者隱患分析及護理安全管理.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5):430-431.
[2]荊曉蓮.康復科住院患者安全隱患及防范.中國療養醫學,2013,22(9):859-860.
[3]魏曉銀.康復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及防護對策.中國校醫,2015,29(10):782-784.
[4]張俊芳,武秀梅.康復科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分析及護理安全管理.醫學信息,2014,28(18):379.
[5]吳愛群.細節管理在康復科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醫學信息,2014,28(22):128-12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171
2016-03-21]
163311 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