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強,王海,熊亮,張旭,鄧赟,彭成,郭力
·教學科研·
中藥化學課程題庫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葉強,王海,熊亮,張旭,鄧赟,彭成,郭力
針對中藥化學課程開展網絡考試試題庫建設工作,從題庫的建設角度,總結中藥化學題庫建設的思路和經驗;從試題庫的應用方面,指出其使用的范圍和優勢;從問題與展望,找出如何更好地優化和使用試題庫,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中藥化學;題庫;建設;應用
中藥化學是在中醫藥理論和臨床用藥經驗指導下,采用現代化學原理和方法,研究中藥化學成分的一門學科[1]。中藥化學內容涉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波譜解析等課程。因此對學生而言,中藥化學是一門較為困難的課程[2]。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課后的練習來鞏固習得的知識。應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建立面向學生開放的中藥化學題庫,無疑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我校購買的考易系統為建設題庫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中藥化學教研室十余位專業教師經過一年的建設,已完成2504道試題的錄入,通常中藥化學一套試題的題量為80道,完全可以保證今后十年中藥化學考試試題重復率低于10%。為實現中藥化學計算機化考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1 設置中藥化學試題庫的整體結構
為了讓中藥化學的試題庫具有較好的適應性和推廣性,題庫建設負責組專門組織了十余位中藥化學教研室的專業教師對不同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中藥化學》和《中藥化學實驗》教材進行了必要的結構梳理。根據中藥化學教學大綱、建立了以這三本代表性教材為藍本的考試大綱,從整體結構角度明確各章節的知識點,區分出相應的重點、難點,并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三個層次,按照簡單、中等、較難的不同要求進行歸納。將教材的篇、章、節分別對應建立一級、二級、三級主題詞,應用到題庫的建設中,以提高試中藥化學試題庫的獨立性,不受教材版本改變的影響,從而增加中藥化學試題庫的使用周期。
1.2 試題質量是題庫建設的核心
通過召開教研室題庫建設討論會,明確分工、凝聚共識,保證試題內容科學,格式標準,表述準確。首先要求命題教師精通本門學科的專業技術知識,并具備較強的責任心,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參與題庫建設,確保每一道試題準確無誤,這是題庫建設質量的重要保障。審核制度是確保題庫質量的另一個保障。我們建立了出題教師、教研室主任、教研室專家、教務處四級審核制度,從專業角度和試題格式上保證試題質量。
1.3 合理設置試題參數,便于結構化組卷
中藥化學試題庫中的每一道試題應根據中藥化學考試大綱和試題本身質量,結合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反饋情況,科學合理地設置每一道試題的難度、信效度、區分度和使用次數等主要參數, 客觀地反映試題的考試狀態和信息, 這也是進行結構化組卷需要的關鍵要素。
1.3.1 難度是試題最重要的參數之一
試題難度參數要客觀準確地反映試題的難度[3],不是一成不變的, 要根據每一道試題在考試使用時的正確率和被抽取的次數, 按照教育測量學的方法進行動態修正。
1.3.2 區分度是評價試卷質量的重要參數
良好的區分度使知識掌握較差、實際水平、能力較低的學生得低分, 而水平能力較高的學生得高分,這是對考生實際能力水平的區分程度。
1.3.3 試題使用次數
通過使用次數這個指標可以更好地幫助組卷,降低試卷重復率。
1.4 結構式和流程圖的標準化
中藥化學中有很多的化學結構式和提取分離流程圖,這需要專業的繪圖工具。經討論決定統一采用ChemDraw Ultra 8.0軟件進行繪制,并且規定了化學鍵的粗細和長度,取代基的字號大小,確保試題庫中結構式和流程圖美觀一致。
通過中藥化學教研室多位老師的辛苦工作,終于完成了2504道試題的建設工作。建成的題庫必須應用到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才能體現其價值,幫助教師完成組卷、測驗、考試、改卷等工作;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專業成長。
2.1 用于學生自主學習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將各章節的知識點分別組織成為小練習,規定一定的完成時間,供學生自行完成,作為平時成績。學生在完成時,遇到不會的問題,可以通過查閱相關書籍文獻、討論等方式找到答案,無形中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專業知識。
2.2 用于學校考試
2.2.1 實現教考分離,提高考試公平性[4]
標準化題庫具有結構化組卷、在線審核、網絡考試、自動閱卷的功能。應用于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時,能夠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干擾,實現教考分離、促進課程考試科學化、公正性。通過中藥化學計算機化考試,命題組卷和閱卷階段都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從而避免人為的影響;通過計算機隨機顯示試題順序,使學生難以與鄰座同學抄襲答案。中藥化學計算機化考試,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促使考試更加公開、公平、公正。
2.2.2 應用題庫考試,提高工作效率[4]
組卷工作輕松:中藥化學計算機化考試應用建好的題庫系統與學生考試系統,制定好包括試題章節分布、難度系數等指標的雙向細目表,就可以生成A、B兩套試卷。組卷完成后通過網上審核,教學管理教師通過瀏覽考務信息來判斷試題的數量是否足夠、分值是否合理、考試時間安排是否適合等,就可以在網上完成中藥化學教研室、藥學院和教務處的三級審核工作。
閱卷工作輕松:計算機化考試系統具有強大的閱卷功能,極大地減少了教師閱卷的工作量。客觀題可以由計算機自動完成閱卷;主觀題由教師完成,閱卷時顯示學生答案和參考答案,使繁瑣的閱卷工作變得輕松、方便。
成績統計便利:無需手工統計,系統能夠自動進行試題分析、試卷分析和學生成績分析。
2.2.3 實時教學反饋,服務教學改革
中藥化學計算機化考試系統具有較強的分析功能,能反映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參考意見。學生通過查閱個人成績分析報告,可以了解自己對哪些章節知識掌握仍有不足,可通過強化學習加以提高[5]。
2.2.4 低碳環保,節省經費
中藥化學計算機化考試也有利于環保[5],可以節省大量的經費和紙張。
中藥化學試題庫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更好地改進和優化。
3.1 試題質量優化
通過試題庫建設工作的嚴格把關是保證試題質量的一個方面,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尚需不斷進行優化。如考試中發現有的試題不夠準確,容易引起歧義;有的題型在考察某些知識點時不夠合理;有的結構式有誤等,這些問題一旦發現,就可以立即進行修改,經審核后替換已有試題,實現試題庫試題的優化。
3.2 興趣、手機APP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我們的題庫如何完善,運行如何良好,最終還是要提升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樂于使用。考試分數固然對學生有一定的引導作用,但還是需要教師在上課時正確引導,讓他們明確中藥化學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愿意學習中藥化學。同時可根據現在學生的使用手機頻繁的特點,推出手機版的平時小測驗,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進行傳播。
3.3 推廣
任何的新生事物從出現到被接受,都需要一個過程,題庫的建設與使用也是如此。因此需要建立必要的題庫建設使用推廣激勵機制,從制度上促進計算機化考試的推廣。
3.4 反饋
充分利用計算機化考試高效的反饋系統,做到及時反饋。任課教師和教研室通過教師反饋系統可以了解自身的問題加以改進,學生通過學生反饋系統,明確自己的不足,可以查漏補缺完善專業知識。
通過中藥化學課程的試題庫建設工作,促進了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也促進了中藥化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1] 匡海學.中藥化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
[2] 何昱,朱英,陳建真.中藥化學教學模式探討[J].藥學教育, 2010,26(2):25.
[3] 張丕振.標準化機考試題庫建設實踐與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 2009,5(18):4966.
[4] 耿景海,席衛文,張春輝等.醫學網絡題庫與考試系統利弊分析--基于網絡考試的事實經驗[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1):159.
[5] 文民剛,席衛文,張春輝等. 醫學院校網絡考試系統的功能性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2:4.
(責任編輯:李蕓霞)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question bank of Chemi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urse/
YEQiang, WANG Hai, XIONG Liang, ZHANG Xu, DENG Yun, PENG Cheng, GUO Li//(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Sichuan)
This paper is aimed at the construction of examination question bank of Chemistry of TCM course. The thought and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is summarized in the par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amination question bank”. The scope and advantage of examination question bank is pointed out in the part of “the application”. The part of “problems and prospects” is concentrated on how to optimize and use the examination question bank, and promote the teaching quality.
Chemistry of TCM; examination question bank;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R 284
A
1674-926X(2016)06-014-03
成都中醫藥大學教學改革重點項目(JGZD201426)基于校園網的中醫藥核心課程網絡題庫建設與在線網絡考試試點研究,成都中醫藥大學中醫藥信息化研究專項(MIEC1605)基于互聯網的中醫藥核心課程“題庫與在線考試系統”建設研究
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1137
葉強(1974-),男,副教授,主要從事中藥化學方向研究
Tel:13980570716 Email:strongyeah@126.com
郭力(1964-),男,教授,主要從事中藥化學方向研究,Tel:13881721018 Email:Gli64@sina.com
20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