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恩都特
(包頭市蒙醫中醫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40)
蒙藥內服外敷結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觀察
敖恩都特
(包頭市蒙醫中醫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40)
目的:探討蒙藥內服外敷結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療效。方法:經2011年9月至2016年5月間在本院進行治療該病患者113例作為研究對象;蒙藥內服外敷治療。選用的蒙藥如下:查干古古樂-10、那仁滿都拉、孟根烏素-18、森登-4湯、忠倫-5湯、那如-3、嘎日迪-5等等。結果:113例患者中治愈64例,占56.64%;顯效29例,占25.66%;有效16例,占14.16%;無效4例,占3.54%;總有效率96.46%。結論:蒙藥內服外敷結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滿意,無毒副作用,值得推廣。
蒙藥;外敷療法;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觀察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難治性疾病,其病因機制目前還尚不明確,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患病率高、治愈率低、復發率高的特點。蒙醫學認為該病是協日烏素(黃水)偏盛、偏衰和功能紊亂而導致病變,并損及全身關節而引起的急性發病或慢性經過的一種疾病[2]。筆者特選取自2011年9月至2016年5月間在本院進行治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詳細的研究分析結果見下文。
1.1 一般資料:選擇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113例,其中男64例,女49例;年齡最小者22歲,最大者64歲,平均年齡39歲;病程最短者1年,最長22年,平均病程2.5年。
1.2 診斷標準:根據美國風濕病協會1987年6月第51屆ARA會議修訂的標準[3]。 ①晨僵≥1h,超過6周;②大或等于3個關節腫脹持續至少>6周;③腕關節、掌指關節腫脹6周以上;④對稱性關節腫脹>6周;⑤皮下類風濕結節;⑥類風濕因子陽性;⑦手指關節X線變化證實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述7項中符合4項即可診斷。
2.1 治療原則:燥協日烏素,消血希拉熱,消黏,暢通赫依、血運行,調節體素,辨證施治為原則。
2.2 蒙藥辨證治療方法:查干古古樂-10、那仁滿都拉、薩仁嘎如迪、額勒吉根其蘇-25、孟根烏素-18、森登-4湯、忠倫-5湯、那如-3、云香-15、嘎日迪-5、珍寶丸為主藥辨證施治。用法用量:視病情的重輕,定藥量和吃藥時間必須遵守醫囑執行。口服藥基礎上加用蒙藥外敷治療。外敷蒙藥按照病情選用忠倫-5湯、那如-3、嘎日迪-5、孟根烏素-18、森登-4湯等。方法:將上藥選擇后研制成超微粉5~10g;用酒、白醋、蜂蜜調和敷于腫痛關節處,貼藥之處,需洗凈。用保鮮膜、醫用膠帶固定,以患者能耐受為度,一般1h后揭下,日1次。一般10天為1個療程。1~5個療程,即可治愈。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標原則》中的規定。治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功能恢復正常,主要的實驗室檢查指標正常;顯效:患者的癥狀消失,關節的基本功能已經恢復正常,并且能夠進行正常的勞動,檢驗指標基本正常;有效: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消失,主要的關節功能已經恢復正常,生活基本能夠自理,生化指標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關節功能以及檢查指標均未得到改善。
經蒙藥內服外敷治療113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治愈64例,占56.64%;顯效29例,占25.66%;有效16例,占14.16%;無效4例,占3.54%;總有效率96.46%。療程最短者1個療程,最長者5個療程,平均3個療程。遠期隨訪62例,愈后半年至1年均未復發。
患者包某,男,37 歲,工人,2015年3月就診,周身關節疼痛5年余,手指及肘、腕、膝關節僵硬畸形,腫脹,肌肉萎縮,活動不自如。脈細數,類風濕因子陽性,血沉92mm/h,DR片提示雙掌指關節及膝關節骨質疏松改變,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方法:給予蒙藥早飯后那仁滿都拉,15粒,忠倫-5湯,3g,水煎引服;午飯后查干古古樂-10,13粒,溫水口服;晚飯后孟根烏素-18、森登-4湯,3g,水煎引服。結合每日上午外敷療法;外敷蒙藥選用了忠倫-5湯,9g,嘎日迪-5,7粒研制成超微粉后用白醋調和敷于腫痛關節處,用保鮮膜固定,1小時后揭下,日1次。1療程后,關節疼痛、腫脹有所減輕,活動功能好轉。對癥轉變蒙藥續治2個療程,關節疼痛、腫脹消失,活動功能正常,實驗室血沉、類風濕因子恢復正常;遂告痊愈。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全身性結締組織病,其突出特征是滑膜炎癥,導致關節破壞,并伴有關節疼痛及晨僵,從而產生關節功能障礙[4]。蒙醫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屬蒙醫“協日烏素(黃水)”病范疇。該病多以協日烏素增盛與巴達干和琪素相搏,凝聚于關節局部而阻礙氣血運行所致或因病態協日烏素增盛與琪素相搏于關節或濁熱余邪侵襲筋脈、骨關節等致氣血運行受阻而關節疼痛、虛浮而腫脹,屈伸不利、晨僵等表現。病因是由協日烏素與血引起的,由于外在因素的作用下,體內三根七素平衡失調,從中產生的病血及協日烏素累及四肢小關節部位而引起的疾病,有時累及白脈時,關節周圍的赫依血循環受到影響,會引起骨頭的變形。治療以燥協日烏素,消血希拉熱,消黏,暢通赫依、血運行,調節體素,辨證施治為原則;應用蒙藥清熱,燥“協日烏素”的查干古古樂-10、森登-4湯;消“黏”,除“協日烏素”,祛風,止痛,散寒的那如-3;收斂,生肌,燥“協日烏素”的孟根烏素-18;溫腎,利水,消食,燥“協日烏素”的那仁滿都拉;祛病血,消陳舊熱,解痙攣的忠倫-5湯等。本研究采用蒙藥內服外敷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總有效率達到96.46%。說明蒙藥結合外敷療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滿意,并且無毒副作用,值得推廣。
[1]李紅,馮晶.針藥結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156例臨床觀察[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4(6):715.
[2]太平,白玉華,等.蒙藥結合針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98例臨床分析[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4,20(10):14-15.
[3]貝政平.風科疾病診斷標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1309.
[4]蔣明.風濕病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2026-2028.
2016年6月7日收稿
R291.2
B
1006-6810(2016)10-00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