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毛才旦 旦知吉
(青海省藏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7)
藏藥加艾灸治療偏頭痛
拉毛才旦 旦知吉
(青海省藏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7)
偏頭痛;藏醫藥 ;藏醫艾灸
偏頭痛是一種反復發作,搏動性的劇烈頭痛,常累及一側頭部,也可雙側受累。表現為發作性的偏側搏動性頭痛,伴惡心、嘔吐,間歇期后可再次發病。在安靜、黑暗環境內或睡眠后頭痛緩解,最常見于青年或中年女性,病程漫長,遷延不愈,給病人帶來莫大的痛苦。本人在臨床上用藏醫治療偏頭痛,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患者吉某,男,35歲,教師?;颊咂^痛5年有余,起居不慎如勞累或緊張、生氣、情緒低落誘發頭痛。頭痛部位或側或巔常不固定,頭痛波及眼眶眉心,伴有胸滿心煩、惡心失眠、食欲不振、倦怠、昏昏欲睡、掌心灼熱等癥狀,曾簡短服用鎮痛藥及非甾體類消炎藥來緩解頭痛的發作多年,雖能緩解,但不能根治?;颊呱噘|淡,苔白滑,脈沉弦,屬于“隆”個體者。診斷為隆偏盛性偏頭痛,以補腎健胃,舒肝理氣,活血通絡,除濕通竅為原則。黎明空腹服二十五味珊瑚丸1g,疏通經脈,行氣活血;中午服用如意珍寶丸3粒,理氣通脈;晚上服用二十味沉香丸3粒,補氣安神;在頭部百會穴行溫針并選風池、合谷、列缺等處藏醫艾灸治療。因為百會可疏導頭部經氣,主治隆引起的頭昏、暈厥等。《秘訣補遺·銀匙》:“百會為肌肉脈、骨脈、腦脈匯合之處,稱為大結門,灸此結門,主治隆侵入頭部、頭暈、倒仆,或者渾渾噩噩意識不清等”。風池為足少陽與陽維脈的交會穴,按之眼睛隱隱作痛的地放,祛風活血、通絡止痛。列缺為肺經絡穴,可宣肺解表,祛風通絡。結合治療約1月癥狀改善后停止,偏頭痛復發時再進行上述治療約5次偏頭痛基本痊愈。
偏頭痛屬于藏醫“白脈”病范疇。引發偏頭痛的內因是隆、赤巴、培根等,外因是飲食起居出現不足、過甚、相反等變化。西醫調節神經治療有一定的效果。但本人用藏醫藥與針灸結合并用治療效果非常明顯。
《四部醫典》中所述,從腦中發出與“江瑪”脈鏈接,主要是由隆物質構成司理機體發育、活動的脈稱為白脈,也稱水脈,在人體如樹根狀向下分布。所以,白脈中是以隆物質循行為主,凡是劇烈活動引起傷熱擴散,或中毒、熱證等病邪落于脈到,導致隆功能紊亂,傷及白脈而發白脈病,表現為半側頭痛,心煩意亂,疼痛時緩時急,舌質干燥,脈率減慢,尿中渾懸物薄。有的遇風寒疼痛尤甚。三因素之“隆”具有輕、浮之特性,易上升至頭部,因此,偏頭痛之疾與“隆”有關?!奥 笔瞧^痛的一個重要原因。
藏醫艾灸是藏醫傳統療術之一,對“隆”所引起的一切寒性疾病,特別是白脈病等對癥治療能起到非常顯著的效果。藏醫艾灸是利用艾絨等物體,在體表固定或疼痛部位燒灼、熏熨,借助溫熱性或藥力對神經末梢的刺激作用,促進大腦皮質對腦、自主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的調整,促進血液循環,使得隆、赤巴、培根人體三大生理物質趨于平衡,達到治療隆引起疾病的一種峻外治法之一。藏醫艾灸能夠封閉脈道,防止病邪擴散,止痛,抑制隆勢上揚,痙攣枯竭之脈絡得以灌溉,缺氧缺血狀態迅速改善,達到其他療法不能治愈的效果。
本人治療偏頭痛病以藏醫理論為依據,將藏藥與藏醫艾灸相結合,得到了非常滿意效果。
[1]寧妥·元丹貢布. 四部醫典[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2] 第司·桑結嘉措.秘訣補遺·鑰匙[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016年7月8日收稿
R291.4
B
1006-6810(2016)10-00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