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殿洋 王鵬
布比卡因在無痛分娩中的臨床應用觀察
姜殿洋 王鵬
目的探索布比卡因連續硬膜外麻醉在無痛分娩中的鎮痛效果及對母嬰的影響。方法80例行無痛分娩產婦,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分娩,觀察組采用布比卡因連續硬膜外無痛分娩,觀察兩組的鎮痛效果及產程進展情況。結果觀察組Ⅰ級疼痛38例(95%),Ⅱ級疼痛2例(5%),無Ⅲ級和Ⅳ級疼痛產婦;對照組無Ⅰ級疼痛,Ⅱ級疼痛2例(5%),Ⅲ級疼痛4例(10%),Ⅳ級疼痛34例(85%)。觀察組產婦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第一產程(8.26±5.29)min,顯著少于對照組的(11.54±5.28)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分別為(45.59±17.06)、(7.54±3.21)min,對照組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分別為(43.66±15.37)、(8.40±4.65)min,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Agpar評分為(8.5±1.1)分,對照組為(8.6±1.3)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布比卡因在連續硬膜外無痛分娩,鎮痛效果佳,對母嬰均無影響,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
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無痛分娩
分娩疼痛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生理過程,產婦及胎兒的各種相關因素均可導致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難以忍受的疼痛癥狀[1]。產痛位居醫學疼痛指數的第二位[2],導致產婦恐懼,緊張,酸中毒,產后出血,胎兒窘迫等。則很多產婦選擇高風險的剖宮產術避免疼痛,但其遠期并發癥多。目前無痛分娩已成為國際醫學界最廣泛的方式,麻醉師將麻醉藥物從硬膜外注入,明顯減輕產婦分娩時的疼痛,降低了產婦對生娩的恐懼感[3]。本院從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初產婦產婦,將其分成兩組進行對比研究,觀察其各自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單胎初產婦8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4.0±4.0)歲,體重50~83 kg,平均體重(70.0±7.5)kg,身高151~173cm,平均身高(160.0± 4.6)cm,足月單胎分娩;對照組年齡23~35歲,平均年齡(23.0± 4.0)歲,體重52~81 kg,平均體重(69.0±6.5)kg,身高152~173cm,平均身高(161.0±4.8)cm,足月單胎分娩。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無妊娠合并癥的產婦;②單胎頭位,無頭盆不稱;③估計新生兒體重為2.5~3.5 kg;④孕周>38周產婦。排除標準:①對麻醉藥物過敏或不耐受的產婦;②有陰道自然分娩及硬膜外阻滯禁忌證的產婦;③有其他嚴重疾病的產婦。
1.3 方法 觀察組采用無痛分娩,鎮痛前開放上肢靜脈,產婦宮口開至2~3cm時,在L2~3或L3~4間隙硬膜外穿刺,硬膜外注射0.15%布比卡因及0.3 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5ml,鎖定時間為15min后行自控硬膜外鎮痛(PCEA)分娩結束后拔出硬膜外導管。對照組采用自然分娩。
1.4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產程情況及新生兒Agpar評分并進行分析,比較疼痛情況。
1.5 疼痛評定標準 采用疼痛4級法:Ⅰ級:無疼痛或稍感不適應,微汗或無汗,活動自如;Ⅱ級:可以忍受的輕度疼痛,微汗,可合作;Ⅲ級:疼痛明顯,中度疼痛,出汗伴肢冷,不能合作;Ⅳ級:疼痛明顯,重度疼痛,不能合作,出汗伴肢冷。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疼痛情況比較 觀察組Ⅰ級疼痛38例(95%),Ⅱ級疼痛2例(5%),無Ⅲ級和Ⅳ級疼痛產婦;對照組無Ⅰ級疼痛,Ⅱ級疼痛2例(5%),Ⅲ級疼痛4例(10%),Ⅳ級疼痛34例(85%)。觀察組產婦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產程及新生兒Agpar評分比較 觀察組第一產程(8.26±5.29)min,顯著少于對照組的(11.54±5.28)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分別為(45.59±17.06)、(7.54±3.21)min,對照組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分別為(43.66±15.37)、(8.40±4.65)min,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Agpar評分為(8.5±1.1)分,對照組為(8.6±1.3)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分娩過程中子宮收縮產生劇烈疼痛,胎頭壓迫盆骨疼痛加劇,導致應激反應增加了兒茶酚胺類物質的分泌,該物質抑制宮縮,延長了產程[3]。要求實行無痛分娩的產婦大部分為家庭經濟條件較好,文化程度相對較高在城市工作,平時對產痛的畏懼心理比較明顯的[1]。無痛分娩是在產婦出現規律性宮縮時給產婦在硬膜外注射小劑量局部麻醉藥物及微量的鎮痛藥物,使產婦的部分身體失去知覺達到減輕分娩疼痛的效果。產婦選用無痛分娩后,明顯縮短產程而且對新生兒Agpar評分沒有影響,但使用鎮痛后產婦子宮下段肢提肛肌的張力下降從而影響胎頭的內旋轉和俯屈。也減弱了縮宮的強度,所以大多數產婦需要用催產素進行加強產力。故在采用無痛生娩時要時刻密切觀察產婦的宮縮狀況[4],及時糾正宮縮乏力,從而提高順產率。相對自然分娩,無痛分娩不但可以改善產婦的疼痛及恐懼心理還提高了產婦分娩的安全性,降低了由于產婦恐懼而選擇剖宮產的風險[5]。硬膜外麻醉藥物不通過血液,到達胎兒的量是非常微量的,對胎兒影響微乎其微。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第一產程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Agpar評分為(8.5±1.1)分,對照組為(8.6±1.3)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布比卡因注入人體后,主要被神經組織攝取,按濃度的梯度程彌散方式擴散,濃度達到一定水平可阻斷神經的興奮與傳導。采用布比卡因在連續硬膜外無痛分娩,鎮痛效果佳,對母嬰均無影響,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
[1]李霞,田序華,李金英,等.腰硬和導樂分別聯合無痛分娩對自然分娩率的影響.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25):134-135.
[2]張靜,陶鑫焱.硬膜外麻醉和分娩鎮痛儀行無痛分娩的臨床觀察.中國臨床研究,2010,2(22):47-48.
[3]江絮萍,葉泓.連續硬膜外麻醉在無痛分娩中的應用觀察.山東醫藥雜志,2013,53(8):76-77.
[4]顏仙.連續硬膜外阻滯自控麻醉在228例無痛分娩中的應用.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6):4115-4116.
[5]李俊領,楊艷梅.鹽酸左布比卡因在無痛分娩中的臨床觀察.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4):76-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139
2016-10-13]
116021 大連市沙河口區婦幼保健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