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巍偉
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原因分析
張巍偉
目的探討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原因及應對措施。方法41例窒息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對導致新生兒窒息發生的產科原因進行分析。結果對41例新生兒窒息患兒的產科原因進行分析后顯示,因早產導致新生兒窒息12例,占29.3%;因臍帶因素導致新生兒窒息14例,占34.1%;因胎盤功能不全導致新生兒窒息10例,占24.4%;因羊水異常導致新生兒窒息3例,占7.3%;因產程因素導致新生兒窒息1例,占2.4%;因孕母因素導致新生兒窒息1例,占2.4%。結論導致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原因包括早產、胎位異常、胎兒宮內窘迫等,為有效避免新生兒窒息的發生孕婦產前需定期做全面的產檢,對可能導致新生兒窒息發生的危險因素及早預防,使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顯著降低。
新生兒;窒息;產科原因
新生兒窒息是新生兒常見病癥,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胎兒會發生循環功能和呼吸障礙,新生兒出生后1min內如自主呼吸無法建立,新生兒就會出現窒息。導致新生兒窒息發生的原因有多種,有產婦方面的因素、胎兒方面的因素以及產科方面的影響[1]。新生兒窒息的發生受產科因素的影響,孕婦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條件以及處理新生兒的方法等與新生兒窒息的發生息息相關[2]。本次研究以在本院分娩并出現窒息的41例新生兒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導致新生兒窒息發生的產科原因。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出生的860例新生兒。860例新生兒中有41例新生兒發生窒息。窒息新生兒中男23例,女18例,足月新生兒29例,早產兒12例。新生兒窒息程度以新生兒Apgar評分標準為依據,0~3分表示重度窒息;4~7分表示輕度窒息;8~10分表示正常。41例窒息新生兒中有31例為輕度窒息,10例為重度窒息。
1.2 方法 對41例窒息新生兒的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對導致新生兒發生窒息的原因進行分析,以導致新生兒發生窒息的原因為依據提出應對策略,預防新生兒窒息發生。產科因素側重于對孕婦因素、胎盤功能不全、胎兒因素、臍帶因素等進行分析。輔助檢查手段包括X線檢查、心電圖檢查、頭顱B超或CT,根據檢查結果分析導致新生兒窒息的原因。
對41例新生兒窒息患兒的產科原因進行分析后顯示,因早產導致新生兒窒息12例,占29.3%;因臍帶因素導致新生兒窒息14例,占34.1%;因胎盤功能不全導致新生兒窒息10例,占24.4%;因羊水異常導致新生兒窒息3例,占7.3%;因產程因素導致新生兒窒息1例,占2.4%;因孕母因素導致新生兒窒息1例,占2.4%。
新生兒窒息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因素,癥狀輕者易致胎兒殘疾,重癥者則會導致新生兒死亡。新生兒窒息的發生與多方面因素密切相關,早產、臍帶因素、羊水異常、胎盤功能不全、產程和孕母等均是影響因素。新生兒窒息多發生于早產兒中,早產兒身體多方面發育尚不成熟,肺部和呼吸中樞未發育充分,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質也較為缺乏,正常的呼吸功能受到嚴重影響。由于早產原因會導致新生兒生理病理等發生變化,最終導致新生兒窒息發生。臍帶因素是導致新生兒發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次研究中,對41例新生兒窒息患兒的產科原因進行分析后顯示,因早產導致新生兒窒息12例,占29.3%;因臍帶因素導致新生兒窒息14例,占34.1%;因胎盤功能不全導致新生兒窒息10例,占24.4%;因羊水異常導致新生兒窒息3例,占7.3%;因產程因素導致新生兒窒息1例,占2.4%;因孕母因素導致新生兒窒息1例,占2.4%。因臍帶因素所致14例,占34.1%,在各種因素中所占例數最多,臍帶因素包括臍帶過短、臍帶脫垂、臍帶打結和臍帶繞頸,臍帶因素發生異常會導致胎兒的氧供,氧供受影響后也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發生[3,4]。產程因素也是導致新生兒窒息的一方面原因,經陰道助產一般發生于第二產程,助產過程中對胎兒的進一步牽拉也容易導致新生兒窒息的發生。孕母因素也是一方面影響因素,當孕母有糖尿病、嚴重貧血和急性傳染病、前置胎盤、妊高癥等均容易導致新生兒發生窒息。
新生兒窒息發生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窒息新生兒所在病房溫度應保持在26~28℃,濕度應適宜。對新生兒體溫進行時刻監測,將新生兒體溫控制在36.5℃。新生兒娩出確認發生窒息后,首先需對新生兒呼吸道進行清理,醫護人員用手將新生兒鼻內羊水、黏液等物質。新生兒采取側臥位,用吸痰管將新生兒鼻腔、口腔以及咽喉部的黏液吸出,避免這些物質阻塞呼吸道,對新生兒呼吸功能產生影響。新生兒呼吸道清理干凈后為新生兒建立呼吸[5-8]。為新生兒建立呼吸的過程中可對新生兒足底進行刺激,刺激新生兒足底無效后可采用復蘇囊進行正壓人工呼吸,擠捏頻率可維持在40~60次/min,確保患兒心率>100次/min。為新生兒成功建立起呼吸后,可維持循環。采用復蘇囊對新生兒進行正壓人工呼吸30 s后對新生兒心率進行觀察,如新生兒心率<60次/min,可同時給予新生兒胸外心臟按壓,觀察新生兒心率恢復情況。經正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后新生兒心率恢復情況仍不理想的可給予新生兒適當的腎上腺,可以通過臍靜脈給予新生兒劑量為1∶10000的腎上腺素[9,10]。醫護人員需做好搶救工作,治療所需物品在最短時間內準備完畢,容易導致患兒病情繼續惡化的危險因素在最短時間內消除,提高患兒搶救成功率。
為有效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孕婦在孕期可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產前檢查是預防新生兒窒息發生的有效手段,通過產前檢查了解胎兒發育狀況,發現有異常情況需及時進行有效干預,危險因素無法消除的情況下做好引流準備。孕婦產前定期做B超檢查,觀察是否有羊水異常情況,對胎兒在宮內情況密切關注。
綜上所述,導致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原因包括早產、胎位異常、胎兒宮內窘迫等,為有效避免新生兒窒息的發生孕婦產前需定期做全面的產檢,對可能導致新生兒窒息發生的危險因素及早預防,使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顯著降低。重視新生兒窒息,做好產前檢查工作,及時消除危險因素。
[1]湯冠莉,張麗萍.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原因分析.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2):5829-5830.
[2]盧向東.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原因分析.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8):200-201.
[3]孔妙玲.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原因分析.基層醫學論壇,2013,17(17):2242-2243.
[4]唐立華.新生兒窒息167例產科原因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3):96-97.
[5]王曉燕.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原因分析.中外醫療,2012,8(3):26.
[6]洪梅,馬赫,徐鑫,等.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原因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2,17(11):683-684.
[7]趙紅梅,李春香.162例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原因分析與對策.檢驗醫學與臨床,2009,6(22):1954-1955.
[8]韓立桂,張翠香.新生兒窒息產科原因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0,15(3):146.
[9]趙國華.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原因分析與對策.當代醫學,2011,17(3):88-89.
[10]高美英.445例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原因分析與防治.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3):1815-181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188
2016-09-21]
450000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中心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