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斌
老年矽肺合并肺結核臨床分析
于斌
目的探討老年矽肺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治療措施及效果。方法44例老年矽肺合并肺結核患者,按照病情分為A組(Ⅰ~Ⅱ期矽肺,肺結核病灶在兩肺野以內,27例)、B組(Ⅲ期矽肺,肺結核病灶超出兩肺野,10例)、C組(耐多藥肺結核,7例)。A組、B組、C組分別實施3HRZE/9HRE抗癆方案、3HRZE/9HRE/6HR抗癆方案、五藥聯用治療。分析治療效果及臨床特點。結果A組、B組、C組有效率分別為100.0%(27/27)、90.0%(9/10)、42.9%(3/7);44例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5.5%(20/44):8例胃腸道反應,4例皮疹,4例關節痛,2例谷丙轉氨酶升高,2例類赫氏反應。結論在對老年矽肺合并肺結核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為其選擇恰當的方式進行治療,以提升臨床療效,改善預后。
矽肺;肺結核;老年患者
矽肺主要是指煤礦工人在工作過程中,受工作環境的影響,長時間吸入大量的粉塵,從而引發的疾病。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職業疾病。矽肺的病理特征為肺部廣泛結節性纖維化。一旦患者出現矽肺,會導致其臨床表現出胸悶、氣喘、咳痰、咳嗽等癥狀,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影響,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此外,矽肺病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或治療方法不當,都有可能誘發肺結核,增加臨床治療難度。尤其是對老年患者來說,矽肺合并肺結核,會對機體肺組織進行破壞,降低患者肺功能,影響其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嚴重者甚至導致患者死亡,有著較大的危害性[1]。因此,臨床上采取積極措施,全面分析老年矽肺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特點,從而尋找積極的治療方法,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顯得至關重要。本研究對44例老年矽肺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老年矽肺合并肺結核患者,所有患者均經X線等檢查,確診為矽肺合并肺結核。其中,男42例,女2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2.5±4.6)歲;病程4個月~20年,平均病程(8.6±4.5)年;病例來源:34例因癥就診,10例矽肺體檢;診斷依據:對患者實施胸部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肺部呈現斑片狀、云絮狀陰影,或者與原來的胸片檢查結果對比,顯示病灶進展。其中,26例空洞,18例涂片及痰培養陽性。痰培養結果顯示,7例患者為耐多藥肺結核。本組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患者按照病情分為A組(Ⅰ~Ⅱ期矽肺,肺結核病灶在兩肺野以內,27例)、B組(Ⅲ期矽肺,肺結核病灶超出兩肺野,10例)、C組(耐多藥肺結核,7例)。
1.2 治療方法 A組、B組、C組分別實施3HRZE/8HR E抗癆方案、3HRZE/8HR E/6HR抗癆方案、五藥聯用治療。強化期為3個月,鞏固期為18~21個月,總療程為24個月。
2.1 三組患者臨床療效 A組強化治療3個月,所有患者結核癥狀均消失。實施胸片檢查,結果顯示基本吸收。有效率為100.0%(27/27)。B組強化治療3個月,8例患者痰菌陰轉;化療治療6個月,9例患者痰菌陰轉;另外1例患者因肝功能受損,不能耐受化療,且肺部感染加重,導致死亡。9例患者完成化療后,痰菌均陰轉,實施胸片檢查,結果顯示基本吸收。有效率為90.0%(9/10)。C組強化治療3個月,所有患者痰菌均為陽性;化療治療6個月,3例患者痰菌陰轉,實施胸片檢查,結果顯示基本吸收。3例患者痰菌仍為陽性,實施胸片檢查,結果顯示未吸收,因大咯血窒息死亡。1例患者因肝功能受損,不能耐受化療,且肺部感染加重,導致死亡。有效率為42.9%(3/7)。
2.2 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44例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5.5%(20/44):8例胃腸道反應,4例皮疹,4例關節痛,2例谷丙轉氨酶升高,2例類赫氏反應。
現階段,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出現矽肺合并肺結核的幾率不斷增加,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一旦老年患者出現矽肺合并肺結核,會導致肺部纖維增生,破壞血管床,給肺部循環及血液供應造成不良影響,降低藥物治療效果[2]。此外,有研究提出[3],矽肺合并肺結核患者的痰菌陽性率較單純肺結核低。作者認為,這可能是與塵肺病變中結核病灶被纖維組織包圍,對結核菌進入痰液的過程產生一定影響有關。本研究中,痰培養陽性率為40.9%(18/44),與文獻結果相符[4]。
本組患者耐多藥發生率為38.9%(7/18)。作者認為,這可能是與老年患者本身年齡大、病程長等因素有關。A組強化治療3個月,所有患者結核癥狀均消失。實施胸片檢查,結果顯示基本吸收。有效率為100.0%(27/27)。B組強化治療3個月,8例患者痰菌陰轉;化療治療6個月,9例患者痰菌陰轉;另外1例患者因肝功能受損,不能耐受化療,且肺部感染加重,導致死亡。9例患者完成化療后,痰菌均陰轉,實施胸片檢查,結果顯示基本吸收。有效率為90.0%(9/10)。C組強化治療3個月,所有患者痰菌均為陽性;化療治療6個月,3例患者痰菌陰轉,實施胸片檢查,結果顯示基本吸收。3例患者痰菌仍為陽性,實施胸片檢查,結果顯示未吸收,因大咯血窒息死亡。1例患者因肝功能受損,不能耐受化療,且肺部感染加重,導致死亡。有效率為42.9%(3/7)。44例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5.5%(20/44):8例胃腸道反應,4例皮疹,4例關節痛,2例谷丙轉氨酶升高,2例類赫氏反應。相較于一般肺結核患者,耐多藥患者的死亡率較高,且有著較低的好轉率,需采取積極措施進行干預[5]。
綜上所述,在對老年矽肺合并肺結核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切實按照患者具體情況,為其選擇恰當的方式進行治療,以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預后。
[1]劉永清.老年矽肺合并肺結核綜合防治效果分析.北方藥學,2014,11(4):156-157.
[2]李海,王星,成玉妹.老年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患者90例臨床分析.醫學動物防制,2015,31(6):699-701.
[3]馬冬梅.老年矽肺并發結核32例臨床分析.山西醫藥雜志,2013,42(12):1400-1401.
[4]李洪敏,于建敏,姜平,等.分析老年矽肺結核病的耐藥水平與臨床治療.臨床肺科雜志,2012,17(6):1057-1059.
[5]賀兼斌,廖慧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臨床治療分析.臨床醫學,2011,31(2):40-4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041
2016-09-02]
467000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職業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