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李曉杰
正陽湯合附子山萸湯治療晚期腫瘤的臨床觀察
李宏 李曉杰
目的通過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評價三因司天方附子山萸湯、正陽湯在改善晚期腫瘤患者生存質量、生存時間及T淋巴細胞亞群及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影響。方法123例終末期惡性腫瘤的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81例)和對照組(42例),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2年的干預。其中,治療組依年份服用運氣方[2014年(甲午年)服用附子山萸湯合正陽湯]治療;對照組接受必要的西醫免疫調節、對癥營養支持治療。用 Microsoft Access2007建立數據庫進行篩選分析,采用晚期患者生存質量量表、患者體能狀況量表、患者癥狀自評量表為測評工具,比較治療后兩組之間T細胞亞群的差異性,觀察CD4+/CD8+的前后變化率情況,兩組治療前后T細胞亞群(CD4+、CD8+、CD4+/CD8+)的變化,且觀察并分別在干預前后進行資料收集。記錄生存質量表,觀察患者的結局事件(即患者腫瘤原因死亡)并記錄時間;T 細胞亞群均為每3個月統計1次,如觀察患者死亡,以最后一次量化為準。結果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KPS評分分別為(67.5±9.86)分與(54.27±7.67)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平均生存時間為(427.15±11.08)d,中位生存期456d,約為15個月;對照組患者平均生存時間為(187.29±15.38)d,中位生存期為201d,約為6個月,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CD4+/CD8+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運氣方可顯著改善晚期腫瘤患者生存質量,提高其免疫機能,延長生存時間。
晚期腫瘤;運氣方;生活質量;生存時間;免疫機能
為探討有效中藥方劑改善晚期腫瘤患者生存質量,提高其免疫機能,延長生存時間的臨床效果,本文于2014年 (甲午年)服用附子山萸湯合正陽湯,治療晚期腫瘤患者123例,療效滿意,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在濰坊市護理職業學院附屬醫院就診的晚期腫瘤患者123例。納入標準:①明確病理或臨床確診的惡性腫瘤;②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③治療前KPS評分>50分;④入選患者均失去手術機會,或不能耐受放化療,或拒絕放化療。診斷標準:入選的病例均經過病理診斷證實為惡性腫瘤患者;或是無病理標本,但是其影像學、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均支持惡性腫瘤的診斷。入選的病例均無免疫缺陷性疾病,均為明確診斷。采用目前腫瘤最常用的分期方法來劃分腫瘤分期,分別代表腫瘤的原發杜、淋巴轉移、遠處轉移的狀態,臨床上提到晚期腫瘤僅是對患者描述的一個模糊定義,大多數情況下當腫瘤出現遠處病灶的轉移,或者全身性多發轉移時,臨床失去治愈可能性的劃到晚期[1]。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81例)和對照組(42例)。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接受必要的西醫免疫調節、對癥營養支持治療。治療組依據年份采用運氣方藥治療。2014年(甲午年)服用附子山萸湯合正陽湯。附子山萸湯合正陽湯:熟附片18g、山萸肉20g、半夏12g、肉豆蔻8g、木瓜15g、烏梅15g、丁香6g、藿香10g、桑白皮8g、玄參12g、川芎15g、當歸15g、白芍15g、旋覆花15g、炙甘草10g、白薇6g。
1.3 觀察指標 ①體力狀況KPS評分為臨床療效評價指標;②生存時間;③T細胞亞群。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方差不齊釆用非參數檢驗,組內比較進行配對檢驗,組間比較釆用完全獨立樣本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統計描述:①有無缺失值,當個別受試者某一數據未能測到時,從專業和統計角度決定是否進行數據結轉;②有無離群值,進行統計和專業的分析,決定取舍。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95%可信區間進行統計描述;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構成比進行統計描述。
2.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 兩組性別采用卡方檢驗,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68,P>0.05);患者年齡服從正態分布,故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425,P=0.673>0.05);病程不服從正態分布,用非參數檢驗,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0.210,P=0.674>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癌種分布 兩組病種分布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142,P=0.888>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KPS評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KP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治療組KPS評分前后有明顯變化(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的KPS評分無顯著變化(P>0.05)。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KPS評分分別為(67.5±9.86)分與(54.27±7.67)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n,±s)

表1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n,±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 性別例數 平均年齡(歲) 平均病程(個月)治療組 81男/女 49/22a60.57±12.31a9.30±5.70a對照組 42男/女 27/1561.67±11.679.19±5.82

表2 兩組患者癌種分布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KPS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KPS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 KPS評分治療組 8159.50±7.85a對照組 4258.50±6.71P 0.211
表4 兩組治療前后KPS評分變化比較(±s,分)

表4 兩組治療前后KPS評分變化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例數 KPS評分 P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8159.50±7.8567.50±9.86ab0.023對照組 4258.50±6.7154.27±7.670.171P 0.2110.024
2.4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生存分析 治療組患者生存期為(427.15±11.08)d,中位生存期456d,約為15個月;對照組生存期(187.29±15.38)d,中位生存期201d,約為6個月。兩組生存時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指標的變化 治療前兩組T細胞亞群經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CD4+/CD8+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生存分析
表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指標的變化比較(±s)

表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指標的變化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T細胞亞群 對照組(n=42) 治療組(n=8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總T細胞CD3+ 76.25±16.3275.09±10.8277.26±16.8879.18±15.15T h血細胞CD3+ CD4+ 20.41±4.3221.73±3.1721.62±4.1126.83±4.25T s細胞CD3+ CD8+ 47.8±5.3235.80±5.3146.44±5.8848.71±3.85CD4+/ CD8+ 0.84±0.320.81±0.221.02±0.271.23±0.59aNK細胞 23.41±7.2522.70±5.1322.81±7.3423.45±8.25
五運六氣是中醫學理論中被誤解最深、傳承最為薄弱的部分。五運六氣學說對傳統醫學的解讀意義重大:而五運六氣的相關研究涉及對基礎中醫理論的理解和運用。如果僅僅將五運六氣簡單視為六十干支的機械循環,就此依據天干地支的次第來推演預測年份時令的氣候和疾病,此為刻舟求劍之舉措,氣候時令變化有至而太過,有至而不及,有常有變,有升降失常之變,有勝氣、復氣之異,如《黃帝內經》所言“時有常位而氣無必也”,臨床要注意靈活運用。同時,五運六氣是最具爭議的中醫學術研究領域,其中五運六氣的學術價值科學原理,臨證應用法則是三大關鍵問題。然而,目前在全國范圍內熟練掌握和運用五運六氣理論者如鳳毛麟角,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對這一中醫鮮明的理論體系的進一步研究和解讀。
本次研究由于時間跨度短,僅限于2014年(甲午年),附子山萸湯合正陽湯,觀察其對晚期惡性腫瘤病患的療效,研究表明,兩組方藥不僅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的時間,并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其機理與其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免疫機能相關。
[1]孫燕,石元凱.臨床腫瘤內科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52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85
2016-08-08]
濰坊市科技局課題(項目編號:2014036)
262500濰坊護理職業學院附屬醫院(李宏);青島第六人民醫院(李曉杰)
李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