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慶
老年性膽道疾病患者65例急診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
尹國慶
目的探討老年性膽道疾病患者急診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65例老年性膽道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2例)和觀察組(33例)。觀察組患者行改良膽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對照組患者行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對比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有效率(96.97%)高于對照組(81.25%) (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9.09%)、再次手術率(9.09%)及死亡率(0)均低于對照組(28.13%、28.13%、12.50%)(P<0.05)。結論改良膽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對于老年性膽道疾病具有治療效果好、安全性高、并發癥少、利于切口愈合等優點,是治療老年性膽道疾病的理想方法。
老年;膽道疾病;外科手術治療;臨床療效
膽道疾病為臨床常見病,該病以起病急、發展快為明顯特征,往往會給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老年人群作為比較特殊的一類人群,由于年齡導致身體機能出現退行性病變,再加上免疫力低下等常見情況容易出現,發生膽道疾病初期的臨床癥狀可能明顯,當出現明顯臨床癥狀時,情況可能已經比較危險,從而延誤治療,給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老年膽道疾病患者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對于提高治療效果及患者術后的生活與健康質量等具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主要探討老年性膽道疾病患者急診手術術式的優劣勢,為臨床醫師提供建議,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性膽道疾病需要手術的患者65例,隨機分為對照組(32例)和觀察組(33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1例,年齡61~83歲,平均年齡(68.1±5.4)歲;臨床癥狀:黃疸9例,發熱9例,右上腹痛24例,反跳痛、肌肉緊張、壓痛28例。觀察組中男20例,女13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68.8±6.1)歲;臨床癥狀:黃疸7例,發熱8例,右上腹痛26例,反跳痛、肌肉緊張、壓痛2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立刻進行血清學檢查及腹部彩超檢查評估病情,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體狀況,確定是否有手術適應證,兩組患者在入院常規檢查過程中合并有各種內科疾病的情況下邀請相關內科醫師會診,確定好內科治療方案,積極給予內科基礎疾病治療。觀察組行改良膽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具體步驟如下:先將患者膽總管進行游離,在低位于2c m切口,取出結石沖洗,檢查是否存在狹窄,然后再離斷空腸。離斷位置為屈氏韌帶下約15~20c m部位。在距離吻合口遠端15c m處進行切開、拉出、縫合,然后再進行空腸-空腸端側吻合術,留置引流。對照組患者行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具體步驟為:先探查膽總管,取出結石,再行膽總管十二指腸低位吻合。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對比治療效果,分為治愈:臨床癥狀消失,且日常生活未受到影響;好轉:術后存在輕微的上腹痛,經過相應治療后得到改善;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100%。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再次手術及死亡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愈23例、好轉9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86.87%;對照組治愈16例、好轉10例、無效6例,有效率為81.25%;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4.18,P<0.05)。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再次手術及死亡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后出現3例(9.09%)并發癥,再次手術3例(9.09%),死亡0例;對照組患者手術后出現9例(28.13%)并發癥,再次手術9例(28.13%),死亡4例(12.50%)。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再次手術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3.81、3.81、4.40,P<0.05)。
膽道疾病為外科常見疾病,老年性膽道疾病患者臨床表現不明顯容易導致誤診,再加上機體免疫力低下、病情發展快等,容易引發并發癥,嚴重會導致死亡,另外老年患者因痛覺反應不敏感,再現穿孔患者腹部癥狀不明顯等,也增加了誤診率和手術風險[3],老年膽道系統疾病也容易合并心血管疾病,其中常見的膽心反射也是容易誘發危險因素的常見原因,因為手術創傷導致的術后患者心血管事件也是常見的危險因素,所以在外科手術治療膽道系統疾病的時候內科處理顯得尤為的重要,本實驗是在術前進行各項系統檢查,明確評估患者手術耐受程度和術前各項生理、生化指標[4],邀請相關的內科醫師會診后確定手術治療方案。患者確診后要立即進行全面的生命體征評估,在術前患者治療過程中,補充電解質以及補充能量,使得患者的病情處于穩定狀態,爭取達到能夠耐受長時間的手術治療,在術前治療中,可以適當選擇對于膽道疾病比較敏感的抗生素,如頭孢哌酮舒巴坦,可以有效的緩解膽道炎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術中及術后腸管粘連和術后腹腔感染的發生,給患者及其家屬反復告知急癥手術的危險性和不確定性;如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應該在術前正規靜脈滴注胰島素降血糖治療,爭取患者術中血糖在10.0mmol/L左右,可以保證患者機體在術后有足夠的血糖為機體供能,術后可以將血糖穩定在更加理想的狀態,目的是避免因為血糖波動較大導致切口不愈合或延遲愈合的情況發生;急診外科手術治療老年膽道疾病有重要的臨床價值,選擇不同術式對于患者的預后也是不一樣的,部分學者認為,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容易誘發逆行感染,術后切口感染的幾率明顯增加[5],在術者手術當中,膽管和空腸側端吻合的嚴密程度和穩定程度可以明顯評估患者預后情況,在手術過程中,如果很好的吻合膽管和空腸,不僅可以消除盲袋,吻合口狹窄的情況也可以明顯改善,也可以減少腸漏的發生,Roux-en-y吻合術有部分局限性,腸內容物反流等問題使Roux-en-y吻合術療效和遠期效果明顯降低,本實驗結果中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和大部分臨床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臨床開展改良膽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的過程中應行膽總管和空腸端側吻合術,不僅可以消除盲袋,還能降低膽管狹窄發生率[6]。本研究中結果,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再次手術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與大部分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是治療老年性膽道疾病的理想方法。
綜上所述,改良膽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是一種新型手術,是在膽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的基礎上探究出來的一種可以更好避免膽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導致不足的手術術式,也有部分局限性,但是通過實驗比較,其手術價值較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術式的風險小,并發癥少,對于老年患者,尤其老年急診患者的實用度較高,值得臨床推廣開展。
[1]陳松.老年性膽道疾病患者急診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觀察.中國醫學創新,2011,8(22):9-11.
[2]歐麟飛,李金洪.急診手術治療老年膽道疾病臨床分析.中國醫學工程,2012,20(9):164-165.
[3]牙生吾守爾,熱合木江.木合塔爾.老年性膽道疾病患者65例急診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外健康文摘,2012,15(31):225-226.
[4]蒲偉蘭.圍術期護理在老年性膽道疾病患者急診外科手術中的應用體會.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13):59-60.
[5]張寶林.老年性膽道疾病患者急診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醫學信息,2015(2):296.
[6]章凱.老年人膽道疾病的外科處理.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8):7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042
2016-08-17]
115100大石橋市中心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