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青
烏司他丁聯合參附注射液對膿毒癥患者炎癥細胞因子的影響分析
李永青
目的探討烏司他丁聯合參附注射液對膿毒癥患者炎癥細胞因子的影響。方法60例嚴重膿毒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烏司他丁聯合參附注射液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烏司他丁治療。兩組患者均在治療前和治療7d后進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狀況評估Ⅱ(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7d后白細胞介素-6和白細胞介素-10水平。結果觀察組治療前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分別為(17.25±3.12)、(11.19±3.41)分,治療后分別為(12.13±2.46)、(5.64±2.11)分;對照組治療前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分別為(17.31±2.96)、(11.20±2.06)分,治療后分別為(15.04±3.17)、(7.11±1.97)分。觀察組治療前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白細胞介素-6水平為(51.6±23.5)pg/ml,低于對照組的(71.4±19.8)pg/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白細胞介素-10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烏司他丁聯合參附注射液能夠抑制膿毒癥炎癥反應程度,提高患者預后,值得借鑒。
膿毒癥;烏司他丁;參附注射液;炎癥細胞因子
膿毒癥是由嚴重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癥反應性疾病。抑制炎癥反應程度對膿毒癥預后至關重要。烏司他丁能夠對多種蛋白酶產生抑制作用,能夠對多種炎癥介質釋放產生抑制作用[1,2]。參附注射液是由中藥紅參和黑附片提取物制成的針劑。研究表明,參附注射液能夠提高患者免疫力,對炎癥發展有抑制作用。本文選擇本院收治的膿毒癥患者,觀察烏司他丁和參附注射液對此類患者炎癥反應的影響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嚴重膿毒癥患者為研究對象,上述患者均符合嚴重膿毒癥診斷標準,合并有器官功能不全。所選患者年齡均>18歲,同時排除本實驗前24周內接受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或對免疫功能有影響的藥物、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最小18.3歲,最大73.0歲,平均年齡(51.2±11.3)歲;嚴重感染所致膿毒癥21例,創傷及術后所致膿毒癥9例;APACHEⅡ評分為(17.25±3.12)分;Marshall評分為(11.19±3.41)分。對照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齡最小18.9歲,最大74.0歲,平均年齡(50.8±11.5)歲;嚴重感染所致膿毒癥22例,創傷及術后所致膿毒癥8例;APACHEⅡ評分為(17.31±2.96)分;Marshall評分為(11.20±2.06)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積極處理導致膿毒癥的原發疾病,盡早給予有效抗菌藥物(應用抗菌藥物之前做細菌培養),對患者進行液體復蘇,實施鎮靜鎮痛處理,控制患者血糖,給予營養支持,進行機械通氣等。對照組患者同時給予烏司他丁靜脈滴注,劑量為100kU/次,2次/d,連續應用7d。觀察組除了給予烏司他丁外(用藥劑量和用藥途徑等均與對照組相同),同時還給予參附注射液靜脈滴注,100ml參附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應用7d。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在治療前和治療7d后(治療后)進行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7d后白細胞介素-6和白細胞介素-10水平,具體測定步驟根據試劑盒提供的測定步驟進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前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分別為(17.25±3.12)、(11.19±3.41)分,治療后分別為(12.13±2.46)、(5.64±2.11)分;對照組治療前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分別為(17.31±2.96)、(11.20±2.06)分,治療后分別為(15.04±3.17)、(7.11±1.97)分。觀察組治療前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細胞介素-6和白細胞介素-10水平比較 觀察組治療前白細胞介素-6和白細胞介素-10水平分別為(86.9±21.4)、(36.9±12.3)pg/ml;治療后分別為(51.6±23.5)、(35.6±14.7)pg/ml;對照組治療前白細胞介素-6和白細胞介素-10水平分別為(85.6±22.4)、(36.4±14.7)pg/ml;治療后分別為(71.4±19.8)、(35.5±12.6)pg/ml。兩組治療前白細胞介素-6和白細胞介素-10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白細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白細胞介素-6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白細胞介素-1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膿毒癥是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癥反應性疾病,在此過程中,炎癥反應程度對此類患者病情有著直接關系。在炎癥反應過程中,細胞因子起著介導等重要作用。細胞因子可分為促進炎癥發展的促炎因子以及抑制炎癥發展的抗炎因子[3]。在膿毒癥的炎癥反應過程中,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在其中相互作用、相互平衡。在促炎因子中,白細胞介素-6是重要的促炎因子之一,在炎癥反應的起始階段充當啟動作用。目前在對膿毒血癥的診斷和治療中,檢測白細胞介素-6水平有助于膿毒癥的早期臨床診斷和治療,同時根據白細胞介素-6水平改變有助于對膿毒癥患者預后做出判斷,具有較高的臨床意義[4-6]。白細胞介素-10屬于抗炎因子。在本文中,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參附注射液和烏司他丁聯合治療,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白細胞介素-6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白細胞介素-6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觀察組能夠顯著抑制白細胞介素-6的生成;不管是觀察組還是對照組,兩組治療前后白細胞介素-10水平沒有改變,說明參附注射液對白細胞介素-10水平均沒有影響,這樣保持了促炎和抗炎的平衡,使過度炎性反應得到抑制,避免多臟器損傷,提高了患者預后。本文中,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的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APACHEⅡ和Marshall評分分別低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說明加用參附注射液后,觀察組患者的癥狀得到顯著改善,使患者生存時間延長,利于臨床實施救治。這與參附注射液的藥效是分不開的:參附注射液能夠提高心臟收縮力、對心肌有保護作用、對細菌產生內毒素有一定解毒作用、對炎癥反應有抑制作用[7-9]。
綜上所述,烏司他丁聯合參附注射液能夠抑制膿毒癥炎癥反應程度,提高患者預后,值得借鑒。
[1]朱亮,趙雷,錢風華,等.升降散對膿毒癥小鼠細胞炎癥因子抑制作用的研究.中國中醫急癥,2015,4(3):384-386.
[2]鄭小常.胰島素強化治療對膿毒癥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的影響及療效觀察.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5,5(4):200-202.
[3]曹彥,丁寧.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6在膿毒癥患者肝功能評估中的價值.現代醫藥衛生,2016,5(6):842-844.
[4]湯艷麗,陳瑜,馬雄,等.白介素17在脂多糖誘導小鼠急性肝損傷中的作用.內科理論與實踐,2016,9(2):91-94.
[5]黃敏菁,蒙勇球,陸業光,等.烏司他丁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治療療效及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0、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廣西醫學,2016,6(2):223-225.
[6]肖建佳.烏司他丁對膿毒癥患兒炎性反應和腎功能的影響.兒科藥學雜志,2012,10(1):16-18.
[7]邱澤亮,葉一萍,張寧,等.參附注射液對嚴重膿毒癥免疫調節的前瞻性研究.中華中醫藥學刊,2012,11(2):363-366.
[8]胡晶,符子藝,謝雁鳴,等.參附注射液治療感染性休克的系統評價.中國中藥雜志,2013,9(18):3209-3214.
[9]李鋼,趙金鋒,王凱誠,等.參附注射液對實驗性膿毒癥大鼠部分神經內分泌免疫因子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1,7(2):185-18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083
2016-08-17]
473000河南省南陽市南陽南石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