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楠
新風膠囊治療干燥綜合征的效果觀察
邵楠
目的研究新風膠囊治療干燥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40例干燥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0例。對照組給予白芍總苷膠囊治療,研究組給予新風膠囊治療。治療3個月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治愈10例,顯效5例,有效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85%;對照組治愈8例,顯效1例,有效2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5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生不良反應。結論新風膠囊治療干燥綜合征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干燥綜合征;新風膠囊;臨床效果;白芍總苷膠囊
干燥綜合征屬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包括口、眼、鼻、消化道黏膜、陰道黏膜,呈慢性炎性反應,炎癥可侵犯腺體的上皮細胞。臨床上多以口干、眼干就診,繼而出現多種腺體分泌功能減退。在我國,干燥綜合征患病率為0.3%~0.7%,女性患病明顯高于男性,發病比率為9∶1。目前干燥綜合征發病原因仍不清楚,而感染、遺傳、內分泌異常是干燥綜合征的高危因素[1]。干燥綜合征缺乏特異性的治療方法,以增強免疫力及對癥治療為主。傳統醫藥在治療干燥綜合征方面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在緩解臨床癥狀的同時,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中醫理論認為干燥綜合征根本病機為脾虛,治則多以健脾化濕、清熱解毒為主。新風膠囊主要成分黃芪、雷公藤、薏苡仁、蜈蚣等,具有健脾益氣、祛風通絡之功效。本次研究采用新風膠囊治療干燥綜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大慶油田總醫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門診及住院診治的干燥綜合征患者40例,診斷標準參照2002年制訂的干燥綜合征國際分類(診斷)標準[2]。排除標準:①1個月之內服用其他改善病情類抗風濕藥;②合并有重要臟器心、肝、腎、腦等疾病者;③患有精神障礙性疾病或合并有意識障礙;④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或者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各20例。研究組男 2例,女 18例;年齡 41~63歲,平均年齡(48.21±6.22)歲;病程0.3~12.0年,平均病程(6.13±4.34)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5例,大學及以上5例。對照組男 1例,女 18例;年齡 38~62歲,平均年齡(47.93±6.42)歲;病程0.4~13.0年,平均病程(6.64±5.01)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7例,大學及以上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白芍總苷膠囊(寧波立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55058)0.6g/次,3次/d,口服。研究組服用新風膠囊(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制劑室,皖藥制字 Z20050062,),3次/d,3粒/次,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治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實驗室觀察指標正常;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部分消失,實驗室觀察指標明顯改善;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減輕,實驗室觀察指標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觀察指標無改善或惡化。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治愈10例,顯效5例,有效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85%;對照組治愈8例,顯效1例,有效2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5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生不良反應。
中醫認為,形成干燥綜合征的原因大致如下:①外感邪氣,或燥氣橫逆,侵犯機體,形成燥痹;②寒濕痹治以大辛大熱大燥之品,傷及津液,輸布無源,筋脈失濡;③素體陰虛,生津不足,或肝腎虧虛,不能養津,筋脈、關節失于濡養,形成虛痛。其感受燥毒是干燥綜合征形成的根本病因,津傷生成不足是其發病的必要條件。先天稟賦不足以及感受外來燥邪均能產生燥毒,燥毒入侵人體后并非全部病發,或藏于機體之內,或藏于經絡之中,或藏于臟腑深處,機體正氣虧虛,臟腑、經脈失于濡養,無法防外邪侵襲,燥毒則敗壞形體,產生疾病。津液的不足也有先天以及后天三個因素:先天氣血虧虛,不能化生為津液,津液生化無源;后天感受外邪,或服用傷津的藥物導致津液耗損;以及脈絡不通,津液輸布通道受阻等均形成津液不能濡養機體關節。李東恒認為干燥綜合征患者素體虧虛,易受外邪侵犯,加之服用大寒、大熱的化學藥物,最終導致脾胃運化無力,水液凝聚為濕,繼而生痰,妨礙氣機,氣機不暢,輸布異常,五臟六腑得不到濡養,竅隧干燥,表現為眼干、口干,腹瀉、腹脹。李東恒在脾胃論中說,“夫飲食入胃,陽氣上行,津液與氣,入于心,貫于肺,充實于皮毛,散于百脈,脾稟氣于胃,而澆灌四旁,營養氣血者也”“脾為至陰,受胃之陽氣能上升水谷之氣于肺,上充皮毛散于四臟”“胃為水谷之海,飲食入胃,而精氣先輸脾歸肺,上行春夏之令,滋養周身乃清氣為天者也,升已而下輸膀胱,行秋冬之令,為傳化糟粕,轉味而出,乃濁陰地者也”[3]。
目前干燥綜合征臨床上尚無特效的治療手段,對癥治療以及提高免疫力的治療成為了首選的治療方式,從而改善了臨床上一些癥狀,例如應用人工淚液改善眼干癥狀以及應用人工唾液改善口干癥狀,但均不能從根本上控制疾病。臨床上干燥綜合征的患者除了表現為眼干、口干外,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癥狀,如腹瀉、腹脹等,癥狀反復發作,尤其在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以及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的患者中,發病率更高。本次研究采用新風膠囊治療干燥綜合征。新風膠囊主要成分黃芪、雷公藤、薏苡仁、蜈蚣等,黃芪補氣健脾,能夠抗應激反應,提高人體免疫力、保護消化道黏膜;薏苡仁具有健脾補中、滲濕除痹的作用,和黃芪一起提升脾胃陽氣,現代藥理研究,薏苡仁能夠解熱、鎮痛、鎮靜,抗炎活性較高,且具有免疫調節作用;雷公藤有祛風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現代醫學認為其能夠抗炎、調節人體免疫力、改善微循環的作用;蜈蚣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還能促進提高免疫功能,服用后血清lgG和E玫瑰花環的形成率顯著增加,其和雷公藤一起通絡止痛,改善竅目氣血、津液輸布;四藥合用,補氣健脾、除濕通絡。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總有效率85%明顯高于對照組55%(P<0.05),提示傳統中藥經科學組方的新風膠囊在治療干燥綜合征方面效果良好。在研究中并未發現其不良反應,患者耐受性較好。傳統中醫藥的配方根據疾病的病機、治則,輔以君臣佐使科學的配伍,在改善癥狀、從根本上治愈疾病方面都有針對性,且能消除藥物間的不良反應,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楊佳,劉健,汪四海,等.新風膠囊治療干燥綜合征臨床觀察.中醫藥臨床雜志,2011,23(6):537-539.
[2]蔣明,David Yu,林孝義,等.中華風濕病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840.
[3]王桂珍,劉健,黃傳兵,等.新風膠囊治療干燥綜合征30例.風濕病與關節炎,2014(9):5-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15
2016-08-29]
163001大慶油田總醫院風濕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