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興陽
27例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護理體會
莊興陽
目的探討口服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護理體會。方法對27例進行治療的嬰幼兒血管瘤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27例嬰幼兒血管瘤患兒經過藥物治療及護理干預,血管瘤均停止生長,瘤體明顯萎縮,無一例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及護理并發癥。結論對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使應用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血管瘤取得良好治療效果,提高其安全有效性和減少并發癥的保證。
普萘洛爾;血管瘤;嬰幼兒;護理體會
嬰幼兒血管瘤是起源于皮膚血管的良性腫瘤,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腫瘤。血管瘤不僅影響美觀,對正常組織也有所傷害,容易引起器官功能喪失、骨骼生長發育異常、嚴重者甚至能威脅生命,極大影響兒童及其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因此對嬰幼兒血管瘤應進行及時干預治療。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血管瘤,具有起效快、療效佳、不良反應少等優點,逐漸成為治療嬰幼兒血管瘤新型有效的一線藥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采用普萘洛爾口服治療嬰幼兒血管瘤27例,臨床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治療的27例嬰幼兒血管瘤患兒,女18例,男9例,年齡最小2個月,最大3歲,平均年齡(10.25±9.47)個月。血管瘤開始出現的年齡:出生時發現2例,生后1周內出現19例,1周~1個月內出現4例,生后1~3個月內出現2例。排除患有心血管疾病、支氣管哮喘發作史、肝腎功能不全等疾病患兒。將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適應證、病程自然特點、治療過程、不良反應及相應處理措施告知家屬,說明此方法具有起效快、療效明顯,副作用小、無創等治療優勢,征得家屬理解并簽署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入院后確認患兒無普萘洛爾禁忌證后給予口服普萘洛爾片劑開始治療。第1天0.5mg/kg,分2次于飯后30min口服,間隔12h,第2天0.75mg/kg,第3天1mg/kg,每次服藥1h后測量血壓、心率、血糖等生命體征,監測血壓、心率、血糖是否在正常范圍內,觀察一般精神狀態、睡眠及飲食習慣、有無惡心嘔吐、胃腸不適等異常癥狀及體征,觀察血管瘤顏色、大小、質地及溫度變化。住院期間調整藥物劑量至最適宜劑量,觀察各項指標正常及無異常癥狀、體征,患兒可出院,患兒出院后在家繼續治療。出院后定期復診,測量患兒體重、血壓、心率及血糖,詢問患兒服藥期間精神狀態及睡眠情況、飲食及胃腸道反應情況、有無胃腸不適、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等。記錄瘤體大小、質地、硬度及顏色等變化。
1.3 護理方法
1.3.1 給藥前評估 患兒入院后完善相關體格檢查和必要的輔助檢查,血尿便常規、常規心電圖、血糖、生化常規、甲狀腺功能、心肺功能檢查。必要時進行血管瘤彩超。肺、肝腎功能良好及血糖、血壓及心率在正常范圍內,心電圖檢查無異常。了解患兒有無過敏性疾病及藥物過敏病史。記錄血管瘤種類、部位、質地、形狀大小、病變累及范圍、顏色及有無壓痛,便于評估用藥效果。
1.3.2 做好患兒家長的心理護理工作 患兒年齡小,且普萘洛爾為近年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一種新方法,家長會對其療效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產生質疑和擔心,易出現焦慮和恐懼心理。護理人員應做好家長的心理疏導工作,詳細講解血管瘤相關知識及充分告知患兒家屬本病的病程特點、治療過程、常見不良反應和相應的處理措施,說明此種治療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較其他方法的優越性,消除家長緊張和恐懼心理,減輕心理負擔,主動配合治療。
1.3.3 不良反應的觀察與護理 ①心率減慢和血壓下降。普萘洛爾作為一種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其拮抗心肌β受體,減慢心率,抑制心臟收縮力與房室傳導,致使循環血流量減少,心肌氧耗量降低。服藥后嚴密監測患兒生命體征的變化,持續監測脈搏、呼吸、血壓及血氧。2例患兒于服藥后出現心率減慢20次/min,報告醫生并加強觀察,未予治療性干預,后心率恢復正常。普萘洛爾阻斷β2引起血壓方面的不良反應,使患兒處于舒適體位,這樣可以避免患兒因體位改變而導致體位性低血壓。患兒服藥后血壓均在正常范圍內。②腹瀉服用普萘洛爾可使副交感神經興奮,發生腹瀉。1例患兒用藥后10h出現輕微腹瀉,告之家長給患兒多喂水,補充水分,未停服普萘洛爾,癥狀于3d后緩解。指導家長每次便后用溫水洗凈患兒臀部,并保持患兒會陰部及臀部皮膚清潔干燥。③低血糖反應。普萘洛爾能協同胰島素作用,抑制胰高糖素的釋放,降低脂肪分解及糖原分解,阻止糖原異生[1],致低血糖癥發生。服藥期間定時監測血糖,如患兒出現神經緊張不安、表情淡漠或抑郁、拒奶、嗜睡和驚厥、體溫異常等,需注意低血糖癥的發生。選擇在進食30~60min后服藥,飲食宜少量多餐。27例患兒血糖均在正常范圍。④睡眠紊亂。普萘洛爾為脂溶性高的β受體阻滯劑,易通過血腦屏障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如哭鬧、睡前興奮增加、入睡困難、睡眠顛倒等睡眠紊亂癥狀)。本組5例患兒與服藥前相比,白天睡眠增加,夜間入睡困難,覺醒次數多,睡眠淺。護理人員應盡量減少患兒的白天睡眠時間,為患兒營造溫馨舒適的晚間睡眠環境。5例患兒在3~5d后癥狀自行緩解。⑤皮疹。皮疹為普萘洛爾的少見副作用,患兒服藥后可能會出現瘙癢、皮疹癥狀,對皮膚黏膜進行評估,囑患兒多喝水,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本院治療的27例患兒用藥期間均未出現嚴重皮疹反應。
1.3.4 血管瘤的觀察及記錄 治療期間動態觀察并記錄血管瘤瘤體的色澤、大小、質地、表面張力變化等,防止抓撓,避免血管瘤破潰、感染的發生[2]。
1.4 出院指導 出院時告知家長院外服藥方法、注意事項。囑咐患兒家屬堅持治療,不可過早停藥避免復發。出院后定期復診,并根據體質量及病情變化調整用藥劑量及治療方案[3]。
27例嬰幼兒血管瘤患兒經過藥物治療及護理干預。患兒在普萘洛爾治療的7d后,患兒血管瘤瘤體均有不同程度縮小,顏色變淺,張力有不同程度的減小,質地變軟,皮膚溫度降低。治療足療程后,患兒血管瘤均停止生長,瘤體明顯萎縮,質地變軟,顏色變淡。無一例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及護理并發癥。
嬰兒血管瘤是由毛細血管組成的良性腫瘤,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腫瘤,普萘洛爾作為臨床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一線治療藥物,可導致血管瘤的血管內皮細胞發生凋亡,快速抑制血管瘤生長并進一步促進其縮小消退[4],對處于增殖期與消退期的血管瘤均有顯著療效,具有起效快、療效明顯、適應證廣、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耐受性較強、無創等特點,但也存在胃腸不適、誘發支氣管痙攣、心動減慢、中樞神經系統毒性、低血壓、加劇胰島素降血糖作用等嚴重不良反應。本研究中通過對27例服用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觀察和護理,入院后對患兒進行詳細的病史采集及全面檢查;良好的心理疏通,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提高其依從性;嚴格把握用藥指征,觀察各種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做好患兒家長的宣教與指導,保證了治療的順利進行,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積極地護理干預可鞏固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血管瘤治療效果、提高其治療安全性和有效性、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1]羅曉.9例嬰幼兒面部大面積血管瘤應用普萘洛爾口服治療的護理體會.中國實用醫藥,2014,9(30):203.
[2]陳美娟,郭曉波,張菊芳,等.嬰幼兒血管瘤32例應用普萘洛爾治療的護理.護理與康復,2013,12(6):557-559.
[3]郭軍,王宇,陸小艷,等.150例口服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護理.護理學報,2014,21(10):60-61.
[4]李潔燕.普萘洛爾治療增生期嬰幼兒血管瘤臨床療效觀察.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21):64-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58
2016-07-27]
110011沈陽市沈河區婦幼保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