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瓊 張洛靈 孫慧娟
腹腔鏡聯合中藥腹腔區域性保留灌洗早期治療非膽源性重癥胰腺炎的護理
王亞瓊 張洛靈 孫慧娟
目的分析腹腔鏡聯合中藥腹腔區域性保留灌洗早期治療非膽源性重癥胰腺炎的護理。方法選取58例非膽源性重癥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鏡聯合中藥腹腔區域性保留灌洗治療,分析其臨床效果。結果58例患者通過腹腔鏡聯合中藥腹腔區域性保留灌洗治療,治愈出院患者51例,占87.93%,在14d內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消失,進食半流質飲食會出現明顯的不適,血尿淀粉酶恢復到正常水平,影像學結果提示胰腺大小正常;病情改善的患者5例,占8.62%,14d內臨床癥狀與體征得到一定的好轉,血尿淀粉酶和白細胞計數均有所下降,影像學檢查結果提示胰腺縮小;治療無效死亡的患者2例,占3.45%。結論腹腔鏡聯合中藥腹腔區域性保留灌洗早期治療非膽源性重癥胰腺炎過程中予以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于改善健康水平、促進康復意義重大。
腹腔鏡;中藥腹腔區域性保留灌洗;非膽源性重癥胰腺炎
重癥胰腺炎具有起病急、病情嚴重、兇險的特點,并發癥發生率與死亡率均較高,對患者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1]。腹腔鏡是常見的微創外科治療方法,在眾多疾病的治療中都產生較高的價值。采用腹腔鏡聯合中藥腹腔區域性保留灌洗早期治療非膽源性重癥胰腺炎具有較好的療效,本文探討治療期間的護理配合措施,現將方法及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8例非膽源性重癥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滿足疾病的診斷標準[2]。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齡39~81歲,平均年齡為(56.2±8.8)歲;發病原因不明2例,酗酒后發病28例,暴飲暴食20例,高脂血癥8例;病程6~34h,平均病程(20.6±5.8)h。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入院后24h內禁食,同時予以胃腸道減壓、生長抑素以及抗炎治療等。48h后使用腹腔鏡放置引流管,使用中藥濾液灌注,接受腹腔保留灌洗治療。灌洗量1L/次,3次/d。中藥組方:水質60g,丹參、川穹、黃連以及三棱各40g,將上述中草藥加清水煎煮1h,取汁過濾后備用,放涼后加入酒精,使乙醇含量達到75.0%,靜置24h后過濾回收乙醇得到清膏,加入氯化鈉和純水后冷藏過濾,加水灌裝滅菌處理備用。
1.3 護理方法 ①生命體征監測:從患者入院開始,應當加強對生命體征的監測,尤其是血尿淀粉酶、電解質以及白細胞計數等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病情,應做好觀察與記錄。還要了解患者的神志變化、皮膚色澤情況,合理安排治療與護理方案。重癥胰腺炎患者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可能性較高,因此還要做好呼吸道護理,預防感染的發生;腹腔膿腫、休克、假性囊腫以及腸梗阻也屬于常見并發癥,應當做好巡視,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并接受針對性的治療。②心理護理:重癥胰腺炎的發病較為突然、病情相對危重,救治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焦慮以及恐懼的情緒,尤其是治療療程較長的情況下還可能產生消極心理,對臨床治療與護理依從性產生不良影響。護理人員主動向患者介紹急性胰腺炎相關知識、發病原因、發病規律及目前的治療措施與預后情況等,著重介紹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患者需要配合的事項,以此提高依從性。同時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與表達,向其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緩解心理壓力以及不良情緒,增強疾病治療的信心[3]。③灌洗護理:使用中藥進行灌洗的過程中注意控制液體的溫度,以接近體溫最為適宜,以免由于溫度過高或者過低對組織產生刺激。在灌洗過程中密切觀察面色和呼吸等情況,一旦發生異常立刻停止灌洗并應用負壓吸引。④引流管護理:重癥胰腺炎患者置胃管與膽道引流管是降低胃腸道、膽道以及胰管壓力的重要措施,做好不同引流管的標記,加強固定,防止管道扭曲或脫落。定時對引流液的顏色、性質等指標進行觀測,出現異常后通知醫生進行干預。⑤營養護理:重癥胰腺炎患者必須嚴格禁水禁食,做好胃腸道檢驗。但是由于禁食時間過長可能對機體產生負擔,高分解狀態下能量消耗顯著增加,加上治療期間大量消化液丟失可能增加負氮平衡的發生率,因此加強營養干預非常必要。早期給予患者胃腸外營養支持(TPN)治療,補充機體消耗的同時確保胰腺分泌處于休息的狀態[4]。胃腸外營養液配置過程中嚴格堅持無菌操作,不能夠與其他藥物同用一條通道。等待患者腸道功能恢復正常、排氣正常、腸鳴音恢復正常后開始給予少量流食,逐漸過渡到正常的飲食,這一期間嚴格禁止脂肪的攝入。
1.4 療效判定標準 判定標準參考文獻[5],分為治愈、病情改善及死亡。
58例患者通過腹腔鏡聯合中藥腹腔區域性保留灌洗治療,治愈出院患者51例,占87.93%,在14d內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消失,進食半流質飲食會出現明顯的不適,血尿淀粉酶恢復到正常水平,影像學結果提示胰腺大小正常;病情改善的患者5例,占8.62%,14d內臨床癥狀與體征得到一定的好轉,血尿淀粉酶和白細胞計數均有所下降,影像學檢查結果提示胰腺縮小;治療無效死亡的患者2例,占3.45%。
非膽源性重癥胰腺炎的發病原因較多,且病情危重,對患者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5]。采取腹腔鏡聯合中藥腹腔灌洗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對于改善病情、促進恢復的意義重大。這一階段,配合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提高臨床療效非常重要。本文中主要應用的護理措施包括生命體征監測、心理護理、灌洗護理、引流管護理及營養護理。
總之,重癥胰腺炎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與護理操作能力,加強各項護理工作,積極與醫生配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救治率、確保患者康復。
[1]陳海青.腹腔鏡聯合中藥腹腔區域性保留灌洗早期治療非膽源性重癥胰腺炎的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1):1043-1045.
[2]馮剛,方興亮,沈惠善,等.腹腔鏡置管中藥保留灌洗治療非膽源性重癥胰腺炎.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1,20(8):823-825.
[3]孫興,方兆山,陶海粟,等.腹腔鏡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87例.實用醫學雜志,2016,32(6):903-907.
[4]楊俊,唐德濤,鄧兵,等.內鏡介入聯合腹腔鏡灌洗治療膽源性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中華全科醫學,2015,13(3):384-386.
[5]陳少華,蔣春航.內鏡介入聯合腹腔鏡灌洗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分析.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2):2450-24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72
2016-07-22]
47100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