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蘭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手術治療的護理體會
張永蘭
目的探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手術治療的護理方法。方法總結93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手術治療的護理方法,統計護理有效率、并發癥、預后,調查護理滿意度,對比護理前后患者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焦慮自評量表(SAS)分值。結果除3例死亡外,90例患者干預后SAS及SDS評分均較干預前明顯下降(P<0.05)。護理有效率為96.67%,護理滿意度為95.70%。結論護理期間必須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確保基礎護理到位,積極預防休克等并發癥,增加心理護理能改善患者心態,利于康復。
重癥急性胰腺炎;護理體會;手術治療
重癥急性胰腺炎(SAP)具有病情兇險、發病急、病死率高的特點,病死率約為20%~30%[1]。SAP屬于全身炎性反應性疾病,常常伴有局部并發癥和多個臟器功能衰竭,嚴重危脅患者生命。醫護人員密切配合,對患者進行細致的護理和觀察,提供合理的營養支持和有效的心理護理具有重要意義。作者回顧所在醫院93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手術護理情況,分析護理要點和意義,現報告研究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作者收集所在醫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93例,患者年齡22~70歲,平均年齡(54.8±11.1)歲。臨床表現為腹脹、腹痛、發熱、嘔吐、黃疸、腹膜炎體征、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出血征象及腹部包塊等。膽源性胰腺炎患者共67例,其他因素引起的胰腺炎26例。實驗室檢查發現尿淀粉酶及血淀粉酶均升高,CT及B超下確診急性胰腺炎,必須接受手術治療。
1.2 護理方法
1.2.1 心理護理 術前積極與患者溝通,使其了解采用的手術方法的先進性,提高其信心;術后可通過播放舒緩的音樂進行干預,音量為40~60分貝[2];介紹康復良好的病友,對其照顧者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保持愉悅的心情。
1.2.2 病情監測 對患者脈搏、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各項生命體征嚴密監測,留意脈搏和血壓變化,必要時按醫囑進行血容量補充和抗休克治療;通過觀察患者體溫和意識評估發生并發癥的風險,及時吸氧,維持良好的呼吸循環。
1.2.3 基礎護理 通過換洗干凈舒適的床單、衣物,使患者皮膚保持干爽,為其按摩受壓部位,及時調節姿勢,預防壓瘡;每日用生理鹽水清洗口腔,抑制細菌滋生;隨時觀察引流管引流狀態,避免引流管脫落、堵塞,觀察引流液顏色變化;若使用導尿管則進行2次/d膀胱沖洗,及時更換尿袋和導尿管,用生理鹽水清洗會陰,定期培養中段尿。
1.2.4 飲食指導 胃腸減壓者需禁食,鼻飼前檢查胃液,將胃內殘留液抽出,檢查胃管位置,應注意注入食物速度不可過快,量不可過多,通常為200ml/次,溫度38~40℃。鼻飼前后用溫水沖洗胃管,以防止吸入性肺炎。制定個體飲食計劃,以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纖維、易消化、清淡的飲食為主,從流質食物逐漸向正常食物過度。住院及出院后切忌暴飲暴食,忌煙酒和辛辣、油膩食物,合理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記錄并發癥和死亡率、SDS及SAS評分。療效評估:臨床癥狀均有所好轉,體征逐漸接近正常,無病情進展或死亡,判定為有效。發放問卷調查滿意度,10分滿分,≥7分為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SDS及SAS分值變化 除3例死亡外,90例患者干預后SAS及SDS評分均較干預前明顯下降(P<0.05)。見表1。
表1 90例患者護理前后SDS及SAS評分比較(±s,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aP<0.05
時間 SAS評分 SDS評分干預前 54.21±3.32 51.11±3.21干預后 34.62±4.49a 42.53±4.10at33.281 15.632P<0.05 <0.05
2.2 護理效果、并發癥及預后 90例得到有效護理,護理有效率為96.67%(87/90);1例患者并發多臟器功能衰竭,2例患者并發休克,均搶救無效死亡。
2.3 護理滿意度調查 89例患者表示護理滿意,滿意度為95.70%(89/93)。
重癥急性胰腺炎主要發病機制是通過各種致病因素激活胰酶,加快胰酶消化胰腺及周圍組織,壞死胰腺細胞可促進消化酶釋放,導致胰腺自身消化并形成循環障礙和炎癥反應,引起器官功能障礙[3]。本次作者收集的93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96.67%的患者得到有效護理,死亡例數為3例。
結合本研究數據,分析本組重癥急性胰腺炎護理效果較好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①本研究中以膽源性胰腺炎為主,一旦發現該病經非手術治療無效或已經出現惡化現象應盡快給予手術治療。②除基礎護理、病情監測等,心理護理在護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患者普遍存在術前或術后焦慮、恐懼、緊張情緒,這些情緒不利于患者依從治療和護理,甚至懷疑治療效果,且負面情緒可反作用于疾病,使身體機能處于較差的狀態。因此通過病友交流、照顧者干預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有助于調節其身心狀態,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減輕護士護理難度[4]。本次患者中除3例死亡患者外,90例患者中95.70%的患者對護理表示滿意。③基礎護理和病情監測嚴格把關,護士掌握風險評估技巧為并發癥預防做足準備,能及時發現并處理并發癥,減少死亡[5]。重視引流管護理、營養支持,對出院患者進行相應指導,對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中共3例患者死亡,提示今后護理重點是預防多臟器功能衰竭和休克性死亡。
綜上所述,做好基礎護理,嚴密觀察病情,能減少并發癥風險,能有效改善重癥胰腺炎預后,配合心理護理能提高患者依從性和滿意度。
[1]李月嬋,潘海燕.循證護理在重癥急性胰腺炎護理中的應用.吉林醫學,2014,35(7):1523-1524.
[2]劉珊,竇英茹,朱慶捷,等.32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安徽醫藥,2013,17(4):709-710.
[3]周廣珍,王曉,王發萍,等.重癥急性胰腺炎術后護理.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6(2):351-352.
[4]張紅巖.重癥急性胰腺炎手術治療的護理要點分析.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21(2):99-100.
[5]貴艷玲,李巖.重癥急性胰腺炎手術治療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5,32(22):246-2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103
2016-10-09]
463000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