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君
護理干預法應用于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介入治療中的效果觀察
陳秀君
目的觀察分析護理干預法應用于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介入治療中的效果。方法122例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治療,同時在圍手術期采用護理干預法對患者進行護理,觀察分析其手術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122例患者中,手術成功102例,手術成功率約為83.6%;出現并發癥11例,并發癥發生率約為9.0%;對護理感到滿意115例,護理滿意度約為94.3%。結論護理干預法應用于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介入治療中具有十分顯著的臨床效果,不但可以提高手術成功率,并且還能夠減少并發癥,以使患者滿意,應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護理干預法;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
為了探討護理干預法應用于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介入治療中的效果,現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2例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詳情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2例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入選標準:經臨床診斷確診為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且患病3個月以上,心肌梗死溶栓試驗顯示0級或1級血流。122例患者中,男78例,約占總數的63.9%,女44例,約占總數的36.1%;年齡38~82歲,平均年齡(60.2±9.7)歲;臨床表現為穩定型心絞痛56例,約占總數的45.9%,不穩定型心絞痛51例,約占總數的41.8%,無癥狀心肌缺血15例,約占總數的12.3%;合并有心肌梗死病史50例,約占總數的41.0%,慢性心功能不全38例,約占總數的31.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治療,同時在圍手術期采用護理干預法對患者進行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術前護理干預 ①入院指導: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及時給患者講解醫院的就診流程,確定手術時間的患者需帶領其參觀手術室和病房,以使患者對醫院情況有一個大致了解,避免產生過多的壓力和恐懼;②病情評估:術前護理人員需詳細詢問患者的病情資料和相關病史,并根據其實際情況與病癥特點做出初步護理評估,以及在分析討論后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護理干預方案,以使后續護理措施符合患者的實際情況;③心理指導:由于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及受病痛折磨后出現抑郁,手術患者往往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再加上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大多都是老年人,心理情緒更加不穩定,而這往往會影響手術的成功及其術后康復,因此護理人員需在術前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指導,通過耐心與患者溝通交流來體察其心理狀況,給予其針對性的疏導和鼓勵,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建立治療信心[1]。
1.2.2 術中護理干預 ①建立靜脈通道:在患者進入到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應及時給其建立好靜脈通道,配合好麻醉師的麻醉工作;②心電監測:術中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患者的心電圖及觀察其癥狀和體征變化,一旦發現心電圖示ST段突然升高、降低或出現Q波,以及患者出現胸悶、氣短、胸痛、血壓突然下降等癥狀,都應及時對癥急救處理;③術中保溫:調節好手術室內的溫度,對患者做好術中保溫工作。
1.2.3 術后護理干預 ①飲食指導:術后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合理飲食,告知其多補充纖維素、維生素、蛋白質等,盡量食用半流食,以少食多餐為宜,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戒煙酒;②心電監護:術后12 h內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患者的心電圖變化,如發現患者出現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現象應及時上報醫師處理;③并發癥處理:術后對于出現心律失常者,應給予對癥藥物治療或心電除顫等,嚴重者還需行臨時心臟起搏;對于出現心肌梗死者,應及時給予冠狀動脈內注射硝酸甘油、維拉帕米、三磷酸腺苷、烏拉地爾等藥物;對于出現心力衰竭者,應予以重點監護觀察,并給予其吸氧、擴血管劑、利尿劑等進行治療[2];④健康教育:術后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以使其了解疾病、認識疾病,積極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性,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促進預后。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患者的手術成功率、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及其他)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其中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提問,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三個級別,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22例患者中,手術成功102例,手術成功率為83.6%;出現并發癥1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9.0%;對護理感到滿意115例,護理滿意度為94.3%。見表1,表2,表3。
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是中老年人常見病,是冠心病的一個重要類型,約占全部冠心病的30%以上[3]。目前,臨床上針對該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是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即人們常說的心臟支架手術。該手術能夠明顯改善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的心絞痛等癥狀,長期預后良好。而在科學嚴謹的手術操作的同時,有效的護理干預也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要素。通過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法,給予患者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護理干預,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配合度,以促進手術成功,避免并發癥發生[4-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122例患者中,手術成功的共有102例,手術成功率約為83.6%;出現并發癥的共有11例,并發癥發生率約為9.0%;對護理感到滿意的共有115例,護理滿意度約為94.3%。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法應用于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介入治療中具有十分顯著的臨床效果,不但可以提高手術成功率,并且還能夠減少并發癥,以使患者滿意,應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1]趙東暉,柳景華.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研究最新進展.心肺血管病雜志,2013,32(3):371-373.
[2]張慧平,孫福成.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的介入治療現狀.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3,21(4):251-255.
[3]張建剛,楊金潼,徐澤升.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血運重建的必要性及其介入治療進展.心血管病學進展,2015(4):480-483.
[4]馬麗賢,楊省利,郭文怡,等.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介入治療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22): 1708-1710.
[5]繆緋,劉映峰,何維娟.聯合小外徑球囊在逆行導絲技術治療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中的應用.實用醫學雜志,2010,26(12):2175-2177.
[6]齊欣,李淑梅.慢性完全閉塞冠狀動脈病變介入治療研究進展.中國老年學,2011,31(24):4992-49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116
2016-10-19]
515041 廣東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