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趙姝姝
氣壓治療早期干預對腦瘤術后患者的護理體會
張靜 趙姝姝
目的探討氣壓治療早期介入干預對腦瘤術后患者的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方法78例腦瘤手術后患者,均在手術后24 h內實施氣壓治療,給予精心的護理治療,詳細分析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經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后治愈64例,治愈率為82.1%,好轉12例,好轉率15.4%,死亡2例,死亡率為2.6%,死亡原因均為手術后長期昏迷所致中樞性呼吸循環衰竭。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及褥瘡發生率均為0。結論通過氣壓治療的早期介入干預和治療期間的精心護理治療,腦瘤術后患者在肌力恢復及防治并發癥方面有非常顯著的臨床療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了患者及家庭的經濟負擔,值得推廣并應用。
氣壓治療;腦瘤;早期干預;護理效果
腦瘤是腫瘤科及神經科最常見的病種之一,因為發病在中樞位置,致死率、致殘率也較高。男性稍多于女性。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20~50歲最多。主要癥狀是顱內壓增高癥狀,包括“三主征”,即頭痛嘔吐、視盤水腫及局灶性癥狀取決于顱內腫瘤的部位[1]。常見的局灶性癥狀有運動及感覺功能障礙,表現為肢體的乏力、癱瘓及麻木,抽搐或癲癇發作,語言障礙,平衡失調,智能衰退等[2]。治療方法中手術治療是顱內腫瘤最基本、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后患者因為肢體癱瘓、癲癇發作、術中根據病情需要留置引流管等情況,限制了患者的早期功能鍛煉,從而導致患側肢體的關節僵硬、肢體強直、肌肉萎縮、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嚴重者會危及生命[3]。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本科收治的78例腦瘤手術后患者,在手術后24 h內實施氣壓治療,并在治療期間給予精心的護理治療,均收到良好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78例腦瘤手術后患者,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齡15~73歲,平均年齡52.4歲,入院后完善術前檢查,均行開顱腦瘤切除手術,術后24 h內給予氣壓治療早期介入干預。
1.2護理方法
1.2.1準備 氣壓治療儀使用前,請有關專家進行兩次專門系統的使用課程培訓,使全科室的護理人員應充分了解了氣壓治療儀的結構及原理,能熟練掌握適應證和禁忌癥,并熟練應用氣壓治療儀的各功能鍵,然后統一制定規范的操作流程,指導臨床護理應用。
1.2.2操作流程 治療前詳細向患者及家屬仔細宣教相關注意事項,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及支持。使用Mark ⅢPlus (MK400)型號的空氣波壓力治療儀。①穿著好上肢氣囊或者下肢氣囊,將上肢氣囊或下肢氣囊舒適的穿著在患者相應肢體上,應避免其與皮膚直接接觸。②連接:按照數字順序,依次將插頭、插座對接。可同時連接兩個氣囊。③連接電源并開機。④設定:a.設定時間。按動時間按鈕,在60 min內設定時間,一般設定為30 min;b.設定壓力。推薦壓力值為6~8 kPa(45~60 mm Hg),所設定的壓力為當前使用最大壓力,即肢體遠端起第一腔的壓力,其他腔的壓力依順序,逐次遞減,目的在于形成自肢體遠端向近端的梯度壓力,提高擠壓效果[4]。⑤關機:將機器電源開關按至“0”位置,電源指示燈熄滅,空氣壓縮機停止工作。等氣囊排氣后,將其取下,清潔好后妥善保存。⑥患肢氣壓治療2~4次/d。
1.2.3注意事項
1.2.3.1儀器應使用干毛巾擦拭,禁止使用油、苯、酒精等化學原料。套筒應使用濕抹布清潔,同樣禁止使用化學原料。
1.2.3.2急性靜脈血栓、深部血栓性靜脈炎、心功能不全、不穩定性高血壓患者禁用。
1.2.3.3使用套筒時應注意不能裸身使用,應著內衣,汗漬、油脂、濕氣會降低儀器使用壽命。
經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后治愈64例,治愈率為82.1%,好轉12例,好轉率15.4%,死亡2例,死亡率為2.6%,死亡原因均為手術后長期昏迷所致中樞性呼吸循環衰竭。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及褥瘡發生率均為0。
3.1工作原理 氣壓治療儀的治療原理:①Mark Ⅲ Plus (MK400)型號的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共有6個腔,通過對多腔氣囊有順序的反復充放氣,形成壓力梯度,主要目的就是促進肢體遠端血液向近端回流,防止血栓形成和肢體水腫。②套筒通過壓力形成對肢體的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并通過對肢體的按摩,尤其是癱瘓肢體,可以有效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和肢體強直。
3.2適應證和禁忌證 ①適應證:臨床中經常遇到需要使用氣壓治療儀治療的疾病,包括血液抗凝、預防深靜脈血栓、靜脈功能不全、靜脈曲張、股骨頭壞死、糖尿病足、動脈硬化所致缺血性疾病等。主要是用于血液抗凝這方面的預防,因為術后的患者根據病情需要會有一段時期臥床,自主活動受到限制,靜脈血流滯緩乃至于瘀血,導致局部血栓形成,間斷應用氣壓治療有效防止了這類并發癥的發生。②禁忌證:包括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發的下肢大面積水腫,不穩定型高血壓,下肢嚴重變形,心功能不全,急性炎癥型皮膚病,深部血栓性靜脈炎以及靜脈血栓的急性期,都不能應用氣壓治療。禁忌證必須嚴格避免,以防發生不可逆的器官損害,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5]。
3.3體會 氣壓治療儀早期介入腦瘤手術后患者是在手術后24 h內,之所以考慮早期應用氣壓治療,基于幾點原因:①臨床醫師在圍手術期,包括手術前、手術過程中為了操作安全,止血方便,術前、術中和術后會使用大量止血藥物,雖然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降低了術后再出血的幾率,但同時也就增加了發生深部靜脈血栓的幾率,尤其是下肢深靜脈,在應用氣壓治療以前,發生下肢靜脈血栓的幾率非常高,約在20%左右,通過手術后早期應用氣壓治療后,靜脈血栓發生率為0,效果非常顯著。②腦瘤患者往往伴隨有一側或雙側肢體癱瘓,既往的護理經驗一般是通過指導患者及家屬進行患肢的放置、按摩,并由護理人員協助完成部分功能鍛煉,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并發癥發生率未能降低。通過早期應用氣壓治療,減輕了科室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和排班壓力,并且相關并發癥比如深部靜脈血栓、下肢水腫、肺栓塞等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患者患肢肌力、功能改善程度明顯提高,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高定評價和認可,有的患者甚至主動要求每天多做幾次,以求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氣壓治療儀在應用過程中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認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減輕了患者及家庭的經濟負擔,值得推廣應用。
[1]王忠誠.王忠誠神經外科學.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503.
[2]王維志,羅祖明.神經病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48.
[3]史玉泉,周孝達.實用神經病學.第3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851.
[4]王忠誠,張俊廷,劉阿力.311例腦干膠質瘤的臨床特征與手術治療.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5(27):7-12.
[5]史玉泉.神經病學新理論與新技術.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206-2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163
2015-11-23]
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昆醫聯合專項)(項目編號:2013FB146)
261000 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腫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