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相芬
早期腸內營養與護理干預對急性腦出血患者預后的影響
喬相芬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腸內營養和護理干預對急性腦出血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84例急性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采用腸外營養支持和一般護理,觀察組采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和護理干預,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情況,并且分析護理后血糖(GLU)、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結果觀察組干預后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GLU和ALB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腸內營養和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腦出血患者效果顯著,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神經功能,值得臨床推廣。
早期腸內營養;急性腦出血;預后
急性腦出血是一種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疾病,致死率和致殘率較高,對于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急性腦出血患者會出現代謝失衡,并且會伴有進食困難、意識障礙等情況,因此患者容易發生營養不良,對于治療后的恢復造成影響[2]。近年來營養支持理念已經逐漸受到重視,為了進一步探究早期腸內營養和護理干預對急性腦出血患者的預后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對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腦出血患者給予早期腸內營養和護理干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男28例,女14例;年齡54~78歲,平均年齡(65.2±4.4)歲;出血部位:腦葉11例、基底節24例、皮質下7例。觀察組男29例,女13例;年齡56~79歲,平均年齡(65.8±4.2)歲;出血部位:腦葉12例、基底節22例、皮質下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腸外營養支持和一般護理,給予患者維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乳劑等營養物質,通過靜脈輸入體內,并且進行常規生命體征和對癥護理措施。觀察組采取早期腸內營養和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腸內營養:將牛奶、魚、肉以及蔬菜研碎,或給予蛋白質、維生素以及脂肪等營養物質鼻飼,直至患者能夠進行正常飲食。②早期護理干預:a.環境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創造一個溫馨、整潔和舒適的環境,讓患者能夠全身心的完全放松;b.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評估患者心理狀況,與患者進行積極溝通,了解患者病情,并且耐心傾聽患者內心疑慮,站在患者的角度解決患者心理問題;c.肢體按摩。護理人員可以給予患者定期肢體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肢體恢復,降低靜脈的發生率;d.功能鍛煉。護理人員還需要指導患者有效體位轉移、發音以及吞咽等生理功能鍛煉,患者在進行各項鍛煉時需要循序漸進,不能過度過量。
1.3觀察指標 采用NIHSS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神經功能評分進行評價,并且分析護理后GLU、ALB水平。從而判斷患者預后效果,進行總結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干預前NIHSS評分為(27.8±5.5)分,對照組干預前NIHSS評分為(27.4±6.4)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NIHSS評分為(15.5±5.2)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5±5.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GLU水平為(9.5±3.4)mmol/L,ALB水平為(45.9±4.6)g/L,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的(13.7±5.8)mmol/L、(37.6±4.3)g/L,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急性腦出血是發病率較高的心腦血管疾病,其不僅會造成患者營養不良,并且還會顯著降低患者免疫力,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而腸內營養支持是給予患者胃腸道內有效營養物質從而幫助患者改善營養狀況的方式,其主要有口服和導管輸入兩種,其對于急性腦出血患者術后恢復具有重要意義[3]。
早期腸內營養能夠有效保證患者機體對于營養的需求,此外還能夠促進胃腸道的吸收和免疫功能的恢復。腸內營養支持相比于腸外營養能夠直接經腸道吸收,增加胃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從而降低內毒素和細菌的毒害作用,最終顯著降低腸源性并發癥的發生率[4]。不僅如此,腸內營養的操作方便,并且費用低廉,較容易被患者接受。早期腸內營養和護理干預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肢體按摩、功能鍛煉、心理護理以及環境護理等多種護理干預方式,充分加強患者機體內營養水平,并且顯著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幫助患者促進術后恢復。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早期腸內營養和護理干預的觀察組護理后NIHSS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護理后GLU和ALB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早期腸內營養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幫助患者恢復腦神經功能,恢復血糖和血清白蛋白水平。
綜上所述,早期腸內營養和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腦出血患者效果顯著,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神經功能,值得臨床推廣。
[1]王洋,魏英梅,宋艷.康復護理結合穴位注射對急性小兒腦出血的臨床效果評價.中國中醫急癥,2015,24(7):1299-1300.
[2]汪茂榮,姚平.針灸聯合麝香四黃湯治療糖尿病并發急性腦出血臨床研究.亞太傳統醫藥,2015,11(10):90-92.
[3]朱娜,代瑞花,周淑麗,等.護理干預聯合綜合康復訓練在62例急性腦出血患者術后恢復中的應用研究.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187-188.
[4]牟美麗,陳麗,李學新.無創監護在甘露醇治療急性腦出血后遲發性腦水腫中的應用.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20): 2503-250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186
2015-11-30]
473000 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