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乃蔚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水務局,福建 莆田 351100)
?
山區中小河流域綜合治理的規劃與設計探討
翁乃蔚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水務局,福建 莆田 351100)
摘要:山區中小河流域的綜合治理對流域整體治理規劃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自然環境原因,山區流域范圍內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后,附近的村民大都是以農作物的產量來維持正常的生活。因此,一但山區中小河流域內的水大量進入農田時,勢必會減少甚至是損害農作物的產量及生長,給村民的正常生活帶來經濟負擔。因此,山區中小河流域綜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須要規劃實施的一項重要國家建設。
關鍵詞: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規劃;設計

1山區中小河流域現狀
受山區的自然地勢所影響,大部分山區中小河流域的結構都相對比較簡單,水源集中面積較小,而中小河流域的坡度較大,河道比降也相對較大。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山區中小河流域都是以河面小、流速快為主要形勢。并且多數流域都呈‘V’字開進河道,河底較深,同時伴有河道彎曲較多且坡面不平等現象,因此,當遇到洪水爆發或是汛期來臨時,水流的速度就會增大,使水位陡降。
由于地勢及自然環境所致,山區中小河流域的水流挾沙能力很強,使流域內沙土減少[1]。久而久之,當汛期及洪水再次來臨時,山區流域內的河水就會沖破河道流入附近的農田里,甚至是大量的洪水沖擊到附近的村莊時里,給人們的生活及安全造成很大的隱患。
2山區中小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
福建山區中小河流域地勢環境為上陡下緩的生態形式,且整個流域地勢高低錯綜復雜。同時,由于縱向河道地勢凸凹不平,導致了山區內河道深淺層度不一,且呈交叉形態出現。
河域流岸線呈不規則狀態,并且流域兩側常常出現石嘴、石梁和亂石堆等雜物出現在河中,導致河岸兩側河梯極其不規則。尤其是山區河流域內的枯水河堤線,河道十分狹窄,且河面突窄突寬,卡口、窄槽、急彎等情況較常見。
流域的徑流來源主要是降雨。而在枯水期階段,流域內的水源主要是由地下水的補充來實現。因此就形成了暴雨季節水位較高,流量較大;而枯雨季節時,水位和流量則相對比較平穩,流量也小的現象。同時,河流坡度大,河道窄,導致暴雨很快匯入流域,從而引起的水位升高,流量增加狀況是十分常見的。
該山區流域縱向坡道陡俏,且水流量快,可以使洪水很快得到宣泄,而此時水位會快速下降。因此,導致了該山區內,中小河流域常會發生水流暴漲暴落的現象,使整個流域的水和流量變化都很大。
河流的流動形態十分復雜,如遇到洪水和汛期時,河道上的水流量會增大幾倍,而流域底部深槽內的水流量卻十分的平穩,由此而導致的農田被沖埸事件是十分多的。
3山區中小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
具體規劃見圖1所示。

圖1 河域治理規劃圖
山區中小河流域是洪水災害的多發地,并且水土流失的情況也相對是比較嚴重的。其主要是因為人為的破壞導致的生態環境的失平現象。因此,在進行中小河流域綜合治理時,首先要對河流域的生態情況進行整治。
1)依據山區中小河流域的地理特征,規劃人員要將綜合治理的重點放于山區河流域中險灘卡口的建設上,對河道實行疏通拓寬建設,使河道的河槽寬度完全可以應付洪水汛期時河流的流量。同時對農田實行架高河岸等的保護措施,以有效地防止洪水汛期來臨時對農田的損害。
2)為保持水土平衡,山區中小河流域內要嚴格禁止樹木的亂亂砍濫伐,更要杜絕為謀取個人利益而對山區中小河流域范圍內進行任意開荒、破壞森林等行為。
3)針對山區中小河流流量大,流速快的特點,除了在流量急、流量大的地方加寬河道外,政府還應出資對該流域進行規劃改造。
4山區中小河流域綜合治理設計
合理地利用山區河流的特點對其進行設計,不僅可以使流域內生態環境得到平衡,還可以促進流域范圍內村莊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因此,一個好的綜合治理設計方案是十分有必要的。
對山區中小河流域進行設計時,首先要根據流域所在的具體位置,對自然生態環境以及周邊的經濟發展狀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山區中小河實行景點開發建設,在保持水土平衡的同時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山區中小河流域的綜合治理設計要在滿足生態環境及生態整治的條件下進行。首先要根據該流域的整治目標以及相關部門的施工技術要求,對治理項目進行設計。在項目設計中,要嚴格依據對山區中小河流域的廠家分析報告進行設計,根據項目設計地區自然生態環境以及經濟發展情況,從實際出發。運用國內外對流域流域治理的綜合設計理念、技術及施工方法對河流的治理方案進行設計。用先進的設計理念對山區中小河流域進行方案的設計,使其設計出的方案具有理念創新、設計貼近生態化、可持續發展化以及實用性等特點。
山區中小河流域綜合治理設計方案要具備與整體環境的協調發展能力,同時還要對景點及河流的外觀實施美化設計。在方案設計中,要注意河流生物、動植物的生長不遭受損傷,同時促進其多樣化發展。
在進行河道的疏通和拓寬時設計,要盡量避免過度的清除,嚴格按照國家所規定的開挖技術進行設計。在農田周邊加設防護壩設計時,要選用先進的設計及技術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以避免水中生物因施工遭受損害。同時,在進行保持水土平衡設計中,要注意施工與非施工整治設計的相結合,以此來達到最佳的效果。在景點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中小河流域的自然生態環境,確定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再進行下一步的設計。
5結語
在治理中要對山區流域情況做也充分的了解,運用先進的設計理念及施工技術對其進行治理改造,以此來達到最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肖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設計中需注意的問題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41(05):156.
[作者簡介]翁乃蔚(1978-),女,福建莆田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飲水安全、河道整治。
[收稿日期]2015-06-28
中圖分類號:TV8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7596(2015)08-01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