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 汪國蓮 湯安明等
摘要:農業科研經費大幅增加,與之配套的科研經費的管理仍不完善,單位內部涉及到經費管理的科研人員、科管人員、財務人員三方各自掌握著一定的信息資源,在他們之間建立有效聯系,整合資源,是提高農業科研經費管理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科研經費管理;資源整合;對策;農業
中圖分類號: G31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11-0624-02
收稿日期:2015-04-21
基金項目:淮安市農科院院長科研基金(編號:201222)。
作者簡介:吳昊(1985—),男,江蘇淮安人,碩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會計師),主要從事農業科研經費管理。Tel:(0517)83676582。 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投入持續大幅度增長,無論是全社會投入還是財政投入,均保持高速增長。然而在農業科技投入的總量和強度都大幅提高的情況下,與之對應的科技管理方式還沒有完全適應,農業科研經費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農業科研經費的管理主要涉及到三方面人員:農業科研人員,熟悉科研過程,掌握經費的使用;科管人員,了解經費的爭取渠道,熟悉項目的管理過程;財務人員,具備經費核算及信息分析的專業優勢。三方人員均掌握了一部分經費情況的信息,但由于部門的切割和職能內容的不同、觀念的差異以及相關制度的匹配度不高,導致本應完整的貫穿始終的科研經費的管理被人為地切割、劃分,各部門關于經費管理的辦法在執行中遇到重重障礙,經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1-3]。在經費管理相關的三者之間建立有效聯系,高效整合三方掌握的資源,是保證科研經費高效利用的一個有效途徑。
1新形勢下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1不同角度造成的觀念差異
由于部門的劃分和職能內容的不同,農業科研人員、科管人員、財務人員所站的角度不同,自然導致了對科研經費管理觀念上的差異[1]。農業科研人員大多數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做好科研,與經費有關的工作如預算編制也是為了爭取經費,只要經費到位就好,至于如何管理與自己關系不大;科管人員更多地強調自己的工作主要配合協助科研人員申報項目,主要關注科研活動的進展,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基本不參與;財務人員負責全單位的資金管理,科研經費僅是工作的一部分,一般情況下科研經費由科研人員自主支配,科研人員自己都不關心,財務人員再去過多強調加強對科研經費的管理有點“皇帝不急太監急”甚至“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的味道,因此,很多財務人員也滿足于做好科研經費核算就行了,不愿在經費的管理創新上花太多心思。
1.2不同制度間缺乏銜接,責任模糊
雖然國家關于科研經費的管理明確指出“單位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對單位承擔的科研項目負責”,但到單位的具體實際工作中,科研項目管理往往是被切割成條塊,農業科研人員負責科研經費預算的編制和經費的爭取,科管人員負責組織協調,財務人員負責科研經費的核算,大家各司其職,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則皆大歡喜,一旦因為經費使用出現問題導致驗收不順利就會相互推諉[2]。科研人員認為,我只管科研進展花錢,合不合理我不清楚;科管人員認為,單位的《科管辦法》沒規定對經費的管理,自己只負責協助爭取經費和監管科研活動;財務人員認為,自己對科研活動根本不清楚,按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只要票據真實、附件齊全、符合預算即可,至于支出是否真實發生與己無關,很多科研單位過多強調財務的服務職能,科研人員隨意調整預算,財務人員也無法事前控制。多頭管理實質上也就變成了無人管理,制度間的漏洞導致科研活動的實際與經費的使用監管不能有效結合,為科研腐敗提供了便利。
1.3簡單的會計電算化軟件很難滿足現代科研經費管理的要求
電算化軟件將財務人員從手工記賬中解放了出來,但會計信息的專業化導致系統生成的三欄賬、多欄賬、余額表等各式表格很難讓科管人員和科研人員看懂,削弱了他們利用財務信息指導科研工作和監管科研進展的作用[3];且簡單的電算化軟件針對項目的管理手段仍很有限,如預算控制,分類統計匯總等也還達不到信息使用者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財務數據對安全性要求較高,一般單位實行財務局域網絡環境,與外界網絡物理分離,使科研經費信息難以實現共享,導致信息在農業科研人員、科管人員、財務人員之間傳遞不及時,難以實現信息共享從而達到資源整合的目的。
1.4工作細分導致人員專業知識過于單一
一是日常繁雜的工作讓農業科研人員、科管人員、財務人員整天埋頭于自己的手頭工作,緊緊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無暇顧及其他領域。財務人員對農業科研一問三不知,科研人員對財務知識半知半解,缺乏基本的常識性了解[3],科管人員多科研出生,管理經驗匱乏,三方在主觀上都沒有花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其他專業的相關知識;二是科研單位對人才培養和工作崗位設置過于機械,不同崗位人員之間的流動幾乎不可能,業務培訓過于單一,也沒有相互交流的平臺,客觀上也沒有為三方人員業務知識的交流創造機會。總體來說,農業科研單位極其缺乏復合型人才。
2新形勢下加強科研經費管理的對策
2.1統一一種觀念
隨著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財政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的不斷完善,在更加強調團隊協作的今天,科研經費的管理早已不是一個人或一個部門的事情,需要經費管理相關三方合力完成。農業科研人員應該認識到,重視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利用前期項目經費使用情況信息分析,能顯著提高今后項目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在科學預算的框架下,科研活動有序進展,經費使用效率將大大提高,不再為“用不完”、“不好用”發愁,同時項目的順利完成,績效評價肯定將為科研活動進一步獲得資金支持提供良性循環;科管人員應該認識到,通過對科研經費的管理,達到對科研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既能準確反映項目實施的進度,又能有效杜絕“貍貓換太子”等舞弊現象,利用財務信息倒逼科研活動規范開展,工作效率將大大提高;財務人員應該看到,主動加強對科研活動的基本了解,主動了解科研人員對科研經費信息的需求,轉變以前單純的、被動的、機械的財務核算,改進核算方法,主動介入科研活動,使財務信息附有更多對科研活動指導、糾正的功能,賦予其鮮活的生命力,也將大大提升自己工作的成就感。三方統一觀念,共同加強對經費使用的關注,是改進科研經費管理的前提。endprint
2.2完善一套制度
以部門職能為基礎的各部門管理辦法、制度等顯然不適用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制度間的空白必然導致出現問題時相互推責。科研經費的管理既是對實物資金的管理,更是對整個科研活動的管理,應貫穿在從預算申報到決算審計整個科研活動過程中。農業科研單位可探討建立以科研項目為導向的管理制度,打破行政管理的框框,將農業科研人員、科管人員、財務人員指定到特定的科研項目組,明確每個項目組的主要負責人,賦予項目組負責人必要的權利與義務,負責考核每位成員的績效,項目組隨項目產生而產生,隨項目結束則解散(不同項目組的人員可穿插)。項目實施期間,所有成員共同參與科研經費的管理,經費使用透明公開,大家有著共同的目標,榮辱與共,既能有效防止出現問題無人擔責,又能有效防止舞弊。合理的制度是調動經費管理相關者工作積極性、整合三方資源、改進科研經費管理的保障。
2.3強化一個工具
創新科研經費管理的手段,充分利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成果以及大數據等技術,改進財務系統的核算功能,將財務專用系統中的數據,轉換到科研人員、科管人員都能直接操作的通用系統中,將財務數據分類整理成科研人員、科管人員能直觀查詢與使用的格式數據[4],方便科研人員、科管人員實時查詢經費使用及預算執行情況,在實現科研經費動態管理的同時實現對財務數據的信息共享。同時,充分利用對財務數據的挖掘與開發,進一步篩選和整理有效的財務數據,滿足科管人員、科研人員的差異性需求,為科管活動、科研活動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通過對科研經費管理工具的改進與強化,實現財務數據在農業科研人員、科管人員、財務人員之間的有效傳遞,轉變傳統科研經費的管理方式,將被動的事后糾錯變為主動的事中監控。有效的管理工具是整合三方資源,改進科研經費管理有效手段。
2.4培養一批人才
高效項目組團隊的形成、先進軟件的利用都離不了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5],加強不同專業、不同部門人員間的交流,克服農業科研人員、科管人員、財務人員自身專業的局限性,將科研、管理、經濟3種思想、3種業務、3種方法融為一體,培養更多既懂硬科學又懂軟科學的多面手是關鍵。加強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拓展經費管理相關者知識面的寬度和深度,既能提高單位各項工作的整體效率,也是對職工個人自身價值的提升,符合單位和個人的共同利益,是實現各方資源有效整合、科研經費管理跨越式發展、邁上新臺階的基礎。
統一經費管理相關者的思想,加強制度保障的建設,創新管理手段并注重現代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能有效整合農業科研人員、科管人員、財務人員三方的資源,提升農業科研經費管理的水平,充分發揮農業科研資金的效用,推動農業科研工作的良性發展,也可有效保護我們的農業科研工作者。
參考文獻:
[1]陸學文,顧軍,何守才,等. 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的現狀與發展對策—— 以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為例[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8):1-5.
[2]何守才,王敏,王是斐,等. 農業科研經費報賬制與劃撥制探討[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2):505-506.
[3]宋雯雯,陸學文,周華.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農業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1):485-486.
[4]溫法軍. 地市級農科院所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 現代農業科技,2011(13):392-394.
[5]方民,徐秀娟. 農業科研經費管理中的問題與完善[J]. 安徽農業科學,2011(25):15687-15688,15691.
[6]王義明,劉紅梅. 科研經費管理機制探討[J]. 中國農業會計,2006(7):21-23.
[7]何守才,蔣瑜超. 科研項目實施中財務人員角色之思考[J]. 江蘇農業科學,2011,39(3):586-587.
[8]張紅云. 試論農業科技復合型組織人才的培養[J]. 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7(3):117.蘇國東,張鋒,鄒軼,等. 新形勢下我國地方農業科研機構學科建設研究 [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1:626-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