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維
高壓無功補償技術的發展研究
周大維
眾所周知,電力系統的全面完備對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廣大電力科研人員及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調控電力系統中大量存在的感性負荷,由此降低無功功率的消耗,將電壓損失和電能損耗控制在最小范圍。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高壓無功補償技術存在的弊端,隨即闡明了高壓無功補償裝置的發展歷程和未來發展趨勢,希望可以對此課題的研究提供幫助。
高壓;無功補償裝置;無功補償技術;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電力事業發展迅猛,已成為我國經濟的一項支柱性行業。鑒于此,我國一直致力于提高電力供電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和經濟性,讓電壓質量和電能品質邁上一個新的高度,讓我國電力事業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顯著成效。借此機會,我國也要重點發展高壓無功補償技術,推動高壓無功補償裝置的多元優化,下面我們就一起研究一下高壓無功補償技術的發展現狀。
1.無法滿足動態無功補償的三相均荷控制
一般來說,無功補償裝置多采用三相平衡的設計結構,但一些大型電機設備并不具備三相平衡性質,所以這些設備常常會受到電網中大量的沖擊負荷影響,從而產生一些問題。加之,廣大人民群眾所離不開的民用照明,其負荷也擁有極為不平衡的特征。所以說,動態無功補償裝置應該具備一定限度的均荷能力,以便滿足動態無功補償的三相均荷控制。
2.容易出現諧波放大的問題
廣泛使用的低壓配電系統,雖然能夠較好地實現基波無功的分相、分級和跟蹤補償,但是在系統承受過大的電壓負荷時,一是會縮短電容器組的使用壽命,二是會引發電容器嚴重放大自身的諧波電流,導致電容器的損壞及影響其他設備的正常運行,而這一切都根究于一個共同點,即高壓無功補償技術所存在的弊端。
3.當前裝置較容易產生高次諧波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雖然可以通過控制晶閘管觸發控制角,對補償電容投切容量進行合理范疇的調整,但這并不是最為安全有效的方法,稍有不慎,便會產生高次諧波。
4.抗除外界干擾的能力相對較差
控制器所工作的環境相對復雜,大電流、強磁場層出不窮,戶外工作環境更為惡劣,加之其對弱電設計部分的干擾能力要求很高,所以當下生產并投入使用的控制器大多僅僅只能在室內運行,這便極大地限制了補償器的使用范疇,也突出顯現了高壓無功補償技術還不夠優化的問題。
5.很難實現全局的最優化
據筆者了解,現下廣為使用的自動補償方式,大多還是計算采樣點數,這就使得控制器之間的信息交流過于貧乏,導致控制器無法在綜觀全網運行情況的基礎上科學運行,所以它便很難實現全局的最優化,更無法有效跟進現代化電網的發展步伐。
(一)高壓無功補償裝置的發展歷程
1.并聯電容器
并聯電容器是高壓無功補償裝置最初的雛形,其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使用方便,在當時受到很大歡迎,但隨著人類要求的提高,其阻抗固定的弊端也日漸明顯,已無法有效滿足人類的生產生活需求。
2.同步調相機
同步調相機未能走出產生無功功率的圈子,其與并聯電容器相比有了較大改變,其已經可以在欠勵磁的情狀下產出感性無功功率,所以相較之有了很大提高,但它的運行維護流程過于繁雜,較難滿足動態要求。
3.真空開關投切電容器組
此裝置又稱為靜態無功補償方法,因簡易低廉,所以普及范疇較廣。但受自身客觀因素的影響,此種裝置無法頻繁開關,更不能快速跟進動態變化,故而也無法實現快速動態的無功補償。
4.靜止無功補償裝置
靜止無功補償裝置囊括兩大方面內容,一是SR(具有飽和電抗器),二是SVC,而SVC又分為TCR(晶閘管控制電抗器)和TSC(晶體管投切電容器)。此處著重談一下SVC,TCR和TSC兩者相互配合使用,這是因為TCR在單獨時根本無法發出無功、只能吸收無功,所以其必須要和TSC進行搭檔,在配合運用的情況下達到既定目的。
(二)高壓無功補償裝置的未來發展趨勢
1.SVG(靜止無功發生器)
SVG和SVC雖只有一個字母的差別,但這兩者卻迥然不同。SVG也是一種高壓無功補償裝置,但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和SVC卻全然不同,其優勢特點也比SVC更加鮮明突出。那SVG與SVC相比到底有哪些優勢呢?第一,開關元件的原理不同,使得SVG內部的電子開關元件開關周期極短,其補償速度更快;第二,運行范疇更加寬泛,這點主要體現在交流器交流測壓的復制和相位上;第三,完全沒必要具備大容量電容基礎;第四,諧波含量小,一些先進技術的應用使得電流中的諧波含量驟然降低。
2.電力有源濾波器
電力有源濾波器也是未來高壓無功補償技術發展的一種實物展現,它用裝置的形式表達出來,為電力半導體器件的發展指明了前進的道路。但須注意的是,當下所使用的電力有源濾波器依舊存在一些暫時不可調的問題,譬如電流中的高次諧波、裝置成本過高等問題,不過相信在相關科研人員的努力之下,電力有源濾波器在未來前進的道路上會愈來愈好、越走越遠。
3.綜合潮流控制器
綜合潮流控制器是未來高壓無功補償裝置發展的第三種趨勢,其相較于其他兩種裝置來說,更為優化和優質。綜合潮流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十分別致,它是把晶閘管換流器中產出的交流電嫁接到輸電線相電壓上,讓這個電壓幅度值和相角處于一種連續變化的狀態中,讓工作線路可以進行有功、無功的精準調節,從而實現質量的最優。
總而言之,以上便是筆者對“高壓無功補償技術的發展研究”這一課題的一些見解看法,希望能夠給讀者提供幫助。此外,文中提到的高壓無功補償技術存在的弊端問題,殷切希望相關科研人員能夠找出合理的辦法解決,為日后電力行業自動化系統的有效發展盡一份力量。
[1]卜大鵬,胡紹剛,趙郁婷,李松濤.鞍山地區電網靜態無功補償技術應用[J].電氣應用.2013(S2)
[2]陳衛華,王福春.淺析無功補償技術在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35)
[3]馬廷棟.變電所高壓自動無功補償技術的應用分析[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5(06)
[4]張細先.對無功補償技術在電氣自動化中的運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01)
周大維(1978-),男,漢,遼寧省遼陽市弓長嶺人,中級職稱,研究方向:工廠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