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康黑龍江省勝利農場醫院
唾液的分泌及功能的增齡變化
劉元康
黑龍江省勝利農場醫院
人在進食時,食物的形狀、顏色、氣味,以及進食的環境,都能形成條件反射,引起唾液分泌。本文主要闡述了唾液分泌及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
唾液;分泌;功能;增齡變化
唾液由唾液腺分泌,唾液腺由三對大涎腺,腮腺、頜下腺、舌下腺和眾多位于口腔粘膜下層的小涎腺組成。正常情況下,唾液一天的分泌量約為l 000一1500 ml,其中水分約占99%。有機物主要為粘蛋白,還有多種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尿素、尿酸以及唾液淀粉酶、過氧化酶、溶菌酶、酸性磷酸酶等。無機物主要為磷酸鹽和碳酸鹽。總的來說,唾液對口腔有保護作用。例如,唾液中含有保持口腔粘膜柔軟與水合作用的潤滑蛋白質,調節口腔微生物的數量和分布的抗菌因子,含有過飽和鈣和磷酸鹽的唾液“再礦化”蛋白質,無機物有機物緩沖液可中和由細菌產生的H+,使食物的有味物質溶解產生昧覺,興奮食欲,促使食物形成食團利于吞咽等。
唾液先由涎腺腺泡分泌,形成初液;流經導管時,發生較多的離子交換,鈉被廣泛地重吸收,而鉀離子則大量地分泌出去;再經導管系統排泄進入口腔。在沒有任何刺激的情況下,唾液的基礎分泌每分鐘約0.5mL。
唾液的分泌受自主神經系統的調節,通常存在著基本的、少量的唾液分泌(非刺激性的),但是大量唾液的分泌和排出則是受味覺感受器的刺激。大多數動物的唾液腺接受雙重傳出神經支配,包括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和交感分支。雖二者都含有促進分泌的神經纖維,但其支配唾液分泌的量和粘稠度各不相同。當刺激頒下腺的副交感神經時,可引起分泌多量稀顱的唾液(其中富含水分和鹽類),刺激交感神經時,則分泌少而濃稠的唾液(含大量有機物)。若同時刺激此兩種神經、分泌的唾液大量增加,這說明此兩種神經有明顯的協同作用。
神經釋放傳導物質有去甲腎上腺素、乙酰膽堿和P物質。這些神經遞質可支配唾液腺泡細胞的基底側漿膜上的特殊受體蛋白質。除了唾液分泌的腺泡階段調節之外,神經傳導物質也可影響包括電解質溶解(再吸收、分泌)和蛋白質釋放在內的各種不同導管的細胞功能。
唾液的分泌不穩定,變化很大,影響因素眾多,情緒、氣候、年齡均要影響唾液的分泌。如精神恐懼、心理緊張,則抑制分泌。冬季分泌較多而夏季較少,因其分泌與全身體液代謝有關,若出汗多,唾液分泌就減少。此外,食物、藥物、疾病及中樞神經活動等都可影響唾液分泌。當嘗到或嗅到酸味時能引起大量的唾液分泌,常多達每分鐘5ml或為基礎分泌率的8-20倍。當嗅或嘗到特別喜歡的食物時,分泌唾液的量遠遠超過厭惡食物的量。
(一)唾液分泌的增齡變化
流速或稱流率,指唾液分泌的速度,是衡量唾液分泌的重要參數,也是影響唾液成分重要的因素。目前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唾液的流率明顯下降。兒童平均唾液流率為0.65ml/min,老年人為0.37ml/min。不同腺體的增齡變化是不同的。研究發現,腮腺的分泌隨著年齡增長的變化不明顯,而對健康的青年和老年人的腮下腺流率進行評價,發現對老年人使用檸檬酸刺激和無刺激引起的唾液流率均有嚴重損害(減少70%以上)。在安靜狀態下的分泌,頜下腺約占65%,腮腺約占30%,舌下腺約占5%;而在刺激狀態下,腮腺的分泌明顯增加,可達50%以上。通常口腔粘膜下許多小腺體很少分泌,只在刺激狀態下才明顯的分泌。對唾液總量,在無刺激狀態下,老年人分泌下降;在刺激狀態下則無明顯變化。總的來說,在基本健康狀況良好的人中,唾液腺的分泌隨年齡的增加并無普遍下降,但是成分卻有一定的改變,可見對刺激性唾液分泌。因此,唾液腺分泌功能的增齡性變化,主要體現在頜下腺、舌下腺和小涎腺,而腮腺沒有明顯改變。唾液分泌功能的降低目前認為主要是老年人全身因素所致,如全身慢性疾病、藥物副作用、放射線治療以及不良習慣、心理因素、生活環境等的變化,而腺體生理性的衰老作為次要因素可能也參與其中。
(二)唾液成分的增齡變化
唾液流速的下降可導致唾液成分發生變化。特別是CO2含量降低,HCO3-濃度下降,導致唾液中和游離H+的能力下降,pH值降低。粘蛋白是唾液中的主要蛋白質,包括低分子的MGl和大分子的MG2,這種具有粘滑性質的蛋白質覆蓋于全部口腔組織表面,由頜下腺、舌下腺和小唾液腺所分泌。口腔中小唾液腺的分泌量僅占每日唾液總量的l0%,但其粘蛋白含量卻占唾液粘蛋白總量的70%。隨著年齡的增長,唾液MGl和MG2濃度均有下降.尤以MG2下降更為明顯。
口腔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M、IgA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在唾液中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它由唾液腺的漿細胞分泌。在剛出生嬰兒的唾液里,IRG是惟一的免疫球蛋白;出生1周后,才能檢測到sIgA。幾個月后,IgG濃度逐漸下降直到不能檢測出來,但在牙齒萌出后又重新出現。在大多數3歲以上的兒童,抗變鏈菌才能夠檢測到,并隨著牙齒萌出而增加。總的來說,老年人免疫功能是下降的,肌體現在細胞功能上,也體現在細胞功能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唾液免疫球蛋白的流率下降,導致感染性疾病包括齲病的發生增加。
隨著年齡的增加,唾液淀粉酶的量減少,唾液變得粘稠,不利于口腔清潔于獲得性膜的形成及細菌在牙面和口腔粘膜組織的粘附和定植。此外,溶菌酶化氫酶及堿性磷酸酶活性均降低。
(三)塔齡變化對唾液功能的影響
隨著年齡的增加,唾液的分泌及其成分均有一定的改變,相應的也影響到唾液的功能。唾液中的粘蛋白,可保持口腔組織的潤滑柔軟,使咀嚼、吞咽、言語等功能順利進行;唾液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成麥芽糖,具有消化作用。隨年齡的增加,唾液中的粘蛋白、淀粉酶含量均降低,使唾液的消化、潤滑作用減弱。沖洗作用主要受唾液流速的影響,老年人唾液流速下降,導致其機械沖洗作用減弱,清潔口腔的能力下降、對感染和齲病的防御減弱。此外,隨著年齡增加,唾液小的HCO+濃度下降,唾液緩沖及中和作用減弱。同時以唾液為媒介的抗菌成分、如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及一些酶類的分泌也減少,導致口腔免疫功能下降,抗菌作用減弱,較易發生各種感染性疾病。但是,唾液的粘附和固定作用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強,這是因為唾液變得粘稠的緣故。
[1]別箏,鄭凌艷.唾液腺分泌減少的原因分析及功能評價[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3(07).
[2]胡曉春,張培因.用放射免疫法分析增齡性變化時唾液中sIgA、IgG與齲病的關系[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1997(5):50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