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云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李婧
云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我國城鎮化進程中一直存在著土地城鎮化的速度遠超人口城鎮化,城鎮化的質量比較低等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只有堅持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才能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二元結構;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核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三農”問題研究一直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地位,實行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和政策措施以至于有利于城鄉經濟協調有序穩定的發展,但是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矛盾愈演愈烈,城鄉差距依舊持續在拉大之中。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建設新型城鎮化的瓶頸因素。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指出,要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堅持以人為核心的原則,促進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農村和農民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始終占據著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因此,想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籌城鄉一體化縮小日益明顯的城鄉差距就需要破除現有的城鄉二元結構,建立以人為本,城鄉協同發展的新型城鎮化。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加速了城鎮的發展,城市對于農村而言,有著更廣泛的就業機會、優質的教育生活環境和更先進的生活方式等等。這些一系列影響因素都會使得農村人口向大城市生活之中遷移,這也在無形之中形成了一個城市發展的必然規律。然而,長時間的城鄉二元結構體系卻嚴重干擾了農村向城市進化的演變,城鎮化的質量大大降低,城鄉二元結構已然變成阻礙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主要影響制約因素。城鄉二元結構中的城市和農村是相分離的,農民在一系列的社會保障問題上都與城市居民有著較大的差距,比如就業、教育、住房、衛生醫療等方面,農村的發展都相對滯后。所以在這種背景下,打破城鄉原有的二元結構,構建新型的城鄉關系,從片面追求土地城鎮化發展到注重農民利益,尊重農民意愿,堅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問題就顯得重要而緊迫。
新型城鎮化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最大的影響因素之一,也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任務。當前中國仍處在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新型城鎮化的“新”就體現在要堅持“以人為核心”,不同于過去那種以人口比例增加和土地規模擴張為主的城鎮化,現如今的大背景是大量農民工進入到城市之中,要想完成實現社會保障、生活質量、教育水平、醫療衛生等方面從鄉村到城市的一系列轉變,使得農村與城市之間更加和諧共進,為人們的生活創造優質美好的生存環境,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就要緊緊抓住農民工融入城鎮的這個大趨勢。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發展,才會成為現代化的城鎮化和積極向上健康文明和諧共進的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于“人”始終是最為關鍵也是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不以犧牲生態環境、農業糧食為代價,著重于農民,覆蓋全農村,完善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城鎮化中所說的以人為本,就是強調和發揮人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使人民的生活從本質上得到改善,讓老百姓可以過上安居樂業、幸福美滿的和諧生活。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趨勢,也是廣大農民的普遍愿望。
其一,堅持以“人”為核心,首先要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鎮化是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充分尊重和考慮人的物質與精神的需求,促進農村勞動力的大規模轉移和進城務工經商,促進了農村與城市之間的互相增進與融合。將適當的符合條件的農民轉變為城市居民,是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從目前我國城鎮化發展的水平來看,重要的任務是解決農村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的就業落戶問題,農民工要積極的提升自身的素質和工作能力,以便更好更快速的融入城市。這樣做可以縮小農村與城市、農民與市民身份之間的差異,以便讓農民真正融入到城市當中,感受現代化城市的魅力并且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具體而言,城市應從實際出發,創新方法,通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打破農業與非農業戶口管理二元結構,鼓勵有著穩定可觀收入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農民工優先落戶,保障城鄉居民的平等待遇;同時積極發展經濟,擴大就業,降低農業轉移人口進城就業和定居的門檻。
其二,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城鄉均衡平等發展,做到公共資源配置平等,做好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讓廣大勞動人民參與其中,分享勞動放成果。要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型城鄉關系,真正意義上的完成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維護農民的生產要素的自身權益,還要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改革農業補貼制度,完善農業保險制度。此外,還要鼓勵除政府外的投資投向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允許各類合法社會組織和民營企業在農村興辦各類事業;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從而落實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城鎮化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必經之路,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破解城鄉差距懸殊的二元結構,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成為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為原則,以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為動力源泉,統籌兼顧,追求經濟、社會、生態等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
[1]厲以寧.論城鄉二元體制改革[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46.
[2]劉春.湖北省縣域“三化”發展關系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4年04期
[3]劉維新.城鄉一體視野下的中國新型“城鎮化”[J].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李婧(1988-),女,漢,山西太原人,云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與農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