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魯河南理工大學
關于中華文化創新的思考
劉憶魯
河南理工大學
平首先要堅持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只有樹立文化自信,才能帶來文化自覺。而要樹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絕不是簡單的妄自尊大,也不是極端的民族主義。應該是在深入研究、比對中西方文化發展歷史的基礎上,找出自己文化中若干先進思想。這些思想不但能夠解釋中國文化何以五千年不衰,還能足以說明中國文化還會繼續發揚光大。果真如此,就足以使我們對自己文化充滿自信。中國文化確實具有若干這樣的先進思想。
中華文化;文化創新;文化自信
創新無論何時都是保證事物生命力的有效措施。要想實現中華文化的發展就少不了文化創新的支持,然而文化創新的作用或者說必要性遠不止于此,它對于文化產業、國際影響力等各方面的進步有著重要意義,在目前我國的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戰略地位。因此,正確認識文化創新以及文化創新的意義十分重要。本文結合我國文化創新的具體實際,從四個方面對文化創新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研究。
現代社會隨著多年來的發展進步,已經逐步進入信息時代,文化產業的發展也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目前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卻存在著各種問題。現今我國的文化產業較發達國家來說規模較小,區域、結構發展不平衡,對相關資源的利用也比較少。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就是目前我國文化創新的能力不足,之所以是文化創新制約了文化產業進步,是因為當今世界文化產業的競爭核心就是文化創新能力,而我國無論是在文化創新思維還是在文化創新實踐方面都比較落后,再加上一些體制性原因,阻礙了我國文化產業的進步。面對這一現狀,文化產業的發展亟需進行文化創新。不僅要從教育方面注重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意識,還要對創新實踐活動予以鼓勵。在文化產業的相關體制方面,通過文化創新來對推動其進行調整改造,為文化產業的進步提供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而且文化創新可以促進文化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其更加科學合理,成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所以,只有進行文化創新才能讓我國的文化產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當今世界國家間的競爭已經不再局限在經濟、軍事等傳統領域,各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成為競爭的一個方面。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目前全球的主導性文化仍然是屬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中國文化并非沒有影響力,只是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十分有限。許多國家對于中國的印象仍然停留在許多年以前,這對于開展國際間的合作十分不利。在全球化越來越明顯,提高我國的文化影響力也越來越重要,而要想增強文化影響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文化創新。具體來說,進行文化創新來增強文化影響力就是一方面要對中國幾千年來積累的傳統文化進行改造,適應時代精神,取其精華剔其糟粕,為其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吸取西方先進文化的同時,加強先進文化的輸出,這樣才能增強文化影響力。此外,這樣的做法還可以進一步促進文化創新,實現二者發展的良性循環。所以,要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增強我國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就必須進行文化創新。
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們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向著建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闊步前進。”我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騰飛,國家逐漸強盛,科技迅速進步,社會快速發展,對比前蘇聯解體后的狀況,我國人民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充滿自信。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又闡述了“中國夢”的基本內涵,大大增強了民族自信心。我認為,實現中國夢,使中華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不僅需要經濟與科技發展的領先作為基礎,更需要文化、哲學等方面的引領力作為動力。我國有數千年綿延不絕的歷史傳承,也有幾千年絢麗多彩的文化積累,但也由于存在幾千年“中央帝國”的封建統治,改革開放時間不長,在學習、研究、吸收、融匯世界文化的最新成果方面缺乏有效的機制,使得我們的文化對于全人類的吸引力、影響力和引領力不足。傳統的積累與現實的主流文化對于本國人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且缺乏統一的力度,對于深受各類宗教和西方價值觀影響的大多數地球公民來說,就更加缺乏影響力了。此種現象使得我們的發展遇到了一些困難,也嚴重減弱了國家影響力的發揮。
我國已是發展中的大國,甚至部分省市已步入準發達階段,這是毋庸諱言的事實。但是,我國的國民素質沒有能夠隨著經濟發展同步提高,也是令人焦急的現狀。
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國際地位的進一步提升已遇到一些瓶頸,諸如發展的內在動力、調控機制、社會保障、國際環境、資源支持、環境容量等等。我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靠深化政治、經濟體制改革,要靠進一步提高國家的經濟、科技、軍事等硬實力,更要靠文化、外交、社會管理等軟實力。而要在國際社會上體現超群的軟實力,除了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更重要的,是要在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實現文化創新,實現中華文化與世界先進文化、現代科技的融合,利用新文化強大的吸引力、影響力和引領力,繪制新的人類發展共同圖景,在其指引下,引領全球社會、經濟發展,促進民族、國家間矛盾化解和關系和諧,形成新的國際秩序。
現代社會的發展已經改變了以往只關注經濟建設的做法,文化的發展進步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在此背景下,對中華文化的進一步探索發展也越來越重要,而要完成這個目標就離不開文化創新。文化創新在目前我國的發展中所能起到的積極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因此更加重視文化創新,并在各方面為文化創新準備良好環境是十分有意義的。希望我國的文化創新工作能夠在共同努力下取得顯著成效,以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王英娜.中國傳統文化建設研究綜述[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1)
[2]秦伯益.現代化,不能沒有文化現代化[J].民主與科學. 2010(05)
[3]陳始發.近十年來我國學術界關于文化現代化的研究述評[J].理論學刊.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