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飛吉林大學地質調查研究院
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張洪飛
吉林大學地質調查研究院
本文重點分析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是高校的責任,也促進高校的發展,同時從爭取政府重大項目的支持,深入企業深挖科研課題,兼顧社科成果的轉化等方面提出了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具體思路,實現地方經濟的有效輔助。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地方高校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地方,也是高層次人才聚集的地方,這些人才加上先進的實驗研究設備和高效的管理,每年都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這些科技成果很多都是具有實際生產意義的,需要不斷與社會企業對接,實現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這樣可以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實現地方經濟新的增長點。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這里有專業的專家教授,有一流的人才團隊,有先進的實驗設備等,這些都是形成科技成果的基礎和前提,大學在設置之初的主要職責就是培養人才,但是到了后來,高校的人才聚集不斷加大,高層次人才引導科研的有效發展,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大學加快了發展速度,一些有實力的大學開始將自己多余的精力應用到科研方面,有更多的人才開始從事科研工作,這樣就出現了科研成果不斷出現。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各個部門相互結構的優化調整,現代社會中企業沒有更多的資金和人員投入科技成果的創新上,社會上的研究院所鳳毛麟角,它們的科技創新的能力不是很大,高校有著大量的學生優勢,他們是高層次人才,這些智力優勢使得高校成為科技成果創新的主要陣地,因此科技成果的轉化就成為了高校肩負的主要職責之一。這一點已經寫入了《高等教育法》之中。換句話說,這是國家法律賦予的重要使命[1]。
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實現經濟價值之后,社會對這一高校的認可度將不斷提高,這種光環效應可以聚集更多高層次的人才,更多高層次人才創造更優秀的科技成果,這些科技成果將快速轉換為企業所需要的生產力,實現經濟價值,這種經濟價值將進一步引導企業的高速發展,這樣高速的發展可以實現學生投報這所高校的動力。首先,這種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可以充分說明高校在人才上、資金上、設備上、團隊上的優勢。其次,這種有效轉化成生產力的科技成果具有實踐性,是教師教學成功的案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理論知識。最后,這種高效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可以說明這一高校具有更多務實的研究方向,在研究的方向選擇上具有前瞻性。
(一)積極爭取國家重大項目的支持
高校在自籌資金進行科研工作上,還是力單影薄[2]。因為高效的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就需要有更多的科技成果,而且這些成果需要具有實踐性,這些科技成果就需要有大量的資金進行調研、試驗,需要在國家的大的項目上進行有效的爭取。例如,幾年來為了糧食爭產豐產、國家投入了幾十億的資金構建了糧豐工程,實施了一期、二期、三期等,有農業專業優勢的高校可以進一步爭取這一項目的支持,因為這一個項目的一部分落到哪個高校身上,其可以開展的科研活動將成倍增加,因為國家的這一項目資金與高校自籌的資金不是一個數量級的。華中大承擔的三峽建設的可行性研究項目就上百個,這里有著大量的科研成果需要轉化。
(二)從企業生產、經營的角度找尋科研課題
企業是社會生產的最前沿,這些有著更多的科技成果需求,他們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需要有更多的科技成果降低他們的工作強度、提高他們的經營效益,在管理中不斷拓展新的管理理念,這些都是需要高校教授學者找尋的課題,這些都是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在解決相關問題之后,企業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生產、經營效率,就急迫地要求轉化這些接地氣的科技成果。企業也缺少高層次的科研人才,他們遇到生產、經營問題的時候,只能使用原始的方法解決,這樣大大降低了生產效率,高校的專家學者需要深入企業,進行調研,與自己專業對口的企業建立長期的技術支持聯系,例如:安徽理工大學就與淮南礦業集團下設的所有礦井、集團企業等保持著專家對口聯系,近年來,這一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率的增長速度是驚人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與自己的對于單位建立了長期的關系,課題的選取,成果的轉化上都有著更接地氣的優勢。
(三)兼顧社科成果的轉化
社科成果屬于一種人文、管理類的科技成果,也是屬于本文所涉及到的科技成果,需要進一步構建社科成果的轉化,為政府進行正確決策提供依據和支持。例如《九年一貫制教育對學生管理的有效影響》這一項目就是屬于教育類的社科項目,這一科技成果的研究也是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這一研究需要解決九年制教育需要面對的主要中小學教師之間在職稱、工資待遇、工作量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研究可以幫助教育部門更好地提出更加合理化的方法和措施,實現這些問題和矛盾的解決。社科類的科技成果轉化也是需要更快地突破[3]。
科技成果的轉化需要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環境,需要有高校的資金、先進設備的支持,還需要有相互協調的人才團隊等。具備以上這些條件之后,高校的科技成果的轉化才能實現更加全面的、系統的發展。不斷爭取政府重大項目的支持,進一步深入企業深挖科研課題,同時兼顧社科成果的轉化,才能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地方經濟的有效輔助。
[1]孫海榮,趙軍倉,等.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協同創新機制構建[A].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3,03:159-160.
[2]姜彤彤,吳修國,等.基于因子分析/數據包絡分析的985工程高校科技創新效率評價研究[A].201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EEM 2013),2013,11:126-127.
[3]張新宇,陳麗霞,孟波,等.論吉林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的觀念創新[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0),2010,03: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