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娥福建省建寧縣城關中學
廣搜資源厚積薄發
--淺談七年級語文的積累習慣養成
曾淑娥
福建省建寧縣城關中學
要抓住課內外一切可以學習語文的機會學習語文,抓住一切可以積累語文的機會積累語文。做到廣搜資源,厚積薄發。
主題積累;理解感悟;主動學習;習慣養成
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對中學生學習語文自主性學法的探討+FJJK14-558”。
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我們身邊有著無窮無盡的課外資源,如何靈活高效的積累并運用這些課外資源,一直是我思考的一個問題,經過一年的實踐,我發現我們可以讓資源由多到少再由少到多,做到廣搜資源,厚積薄發。下面就膚淺地談談在七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如何養成學生的積累習慣。
首先明確要求。語文可以在各種場合學,各種場合用。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區、書籍、報刊、網絡、電視等等教育資源,進行語文積累學習,注重語文的積累感悟和運用,養成良好的語文積累習慣。我要求每位學生開學初準備好一本較厚的日記本,封面較硬不易破損,較為耐用,往往可用三年之久。初中三年的積累知識均在這一本里,方便復習朗讀,也方便查找運用。學生在第一頁寫上“語文積累天地”,并可有一些個性化設計,使本頁更美觀。
其次明確內容。每周常規積累為十個成語并解釋,一個成語一行;十句名人名言,要注明名人是誰;五段優美語段,要注明摘抄自哪篇文章或書或報刊等;一篇“心靈感悟”,可談學習方面,與人交往方面,家庭生活方面等等,字數100字以上。有感悟就多說些,實在沒有感悟可改為“好書推薦”,推薦一本好書,談讀后感,字數100字以上。此外,每兩周還有一次主題積累,主題積累由老師結合課本每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內容來布置。
再次明確方法。學生每周一將積累本上交至老師處批改,老師要及時批改完后發放給學生,學生從周一晚上便可開始做一周的積累作業,可在周一做十個成語積累,學生應擁有一本成語詞典,按順序積累自己還未掌握的成語,大概在初二時可完成初步積累。學生可在周二做十句名人名言的積累,學生應擁有一本名人名言集,積累并理解、學習名人名言。學生在周三完成五段優美語段,每一段優美的句子都應是學生在閱讀完名著或優秀作文后認為語句優美或富有哲理的句子。學生在周四完成“心靈感悟”一篇,可敞開心扉與老師交朋友,談學習、談交往、談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如果是寫“好書推薦”,要寫出推薦理由,其實就是介紹這本書好在哪里,寫讀后感,要寫出真情實感。每兩周一次的主題積累應教會學生如何利用書籍、網絡、報刊等積累。下面以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我也追“星”》為例談談。
老師可布置學生第一次積累五個中國名人故事,每個名人故事不少于100字,不是名人簡介,而是具體的某個故事,如曹雪芹是如何寫作《紅樓夢》的故事,蒲松齡為何要編寫《聊齋志異》的故事,周恩來的外交故事等等,可以是作家、政治家,也可以是球星、歌星、影星,無論是哪位名人,都一定要是勵志類的故事,積極向上的故事。老師第二次布置學生再做這一主題積累,就積累五個外國的名人故事,可以是牛頓被蘋果砸后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愛迪生在火車上因實驗不慎起火后被列車長打傷耳朵的故事,也可以是居里夫婦共同進行科學探索的故事……學生可自己上網搜索,也可叫父母幫忙搜索,打印好后張貼在積累本上,或剪貼報刊,或從書上抄寫在積累本上。除了像這樣按中外名人劃分外,老師也可按: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發明家、教育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等等來分類積累。老師還可以安排學生推薦名人的自傳或佳作。
學生在積累完成后要常常讀一讀,積累不只是語文知識的識記鞏固,它一般要經歷理解、感悟、鑒賞、記憶的復雜過程。理解,就是弄懂所積累的知識的意思。理解的任務主要是準確地“再現”,是積累的起始環節。感悟,就是通過反復誦讀、思考,悟出自己的收獲。感悟已經開始由人到己,由“再現”到聯想創新,是積累的較高層次。鑒賞,就是通過欣賞性的閱讀、感受、品評、體味,揣摩,汲取藝術營養。鑒賞實現了由內容到形式的過渡,是積累的更高層次。記憶,就是將自己學習的收獲加以歸納整理,存入自己的經驗庫,與自己的經驗結構對接,完成經驗重組。記憶是積累的末端環節,最終決定著積累的成效。
最后明確意義。語文學習的關鍵在于主動學習,只有主動學習語文的人才能讀好語文,主動積累知識,并養成積累的習慣很重要。相信學生們在初中三年堅持積累,將會獲益匪淺。成語與名人名言是語文之精華,而且對人生也很有教育意義。一個成語,一句名言后面又有一個故事,能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優美語段往往有著豐富的語匯、深刻的思想、美好的情思,還是創造性地運用語言規律的成功范例。積累優美語段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修養,是促進語言發展的重要手段。“心靈感悟”既能讓學生暢所欲言,又是教師了解學生的絕好機會。“好書推薦”是督促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一項活動,同學之間通過互相交流積累本互相提高、互相學習。這項活動安排在每周一下午的第七節自習課時完成。主題積累可配合綜合性學習進行,也可彌補語文課堂學習時間緊張這一缺陷。
總之要抓住課內外一切可以學習語文的機會學習語文,抓住一切可以積累語文的機會積累語文。我想,要真能做到這樣,那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開放的,創新的,靈活的,多彩的!學生能養成廣搜資源的習慣,扎實積累,便可做到厚積而薄發了!
曾淑娥(1977-),女,福建人,學歷:本科,職稱:中學語文一級,學校:福建省建寧縣城關中學,研究方向:中學生自主與合作學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