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華雞西日報社
新聞采訪權保護探析
孟慶華
雞西日報社
新聞采訪是媒體人工作中的基本內容,但是近年來,在我國新聞媒體人的工作中,時常會出現一些阻礙工作進展的事情發生,甚至會出現人身攻擊的事件,對新聞媒體人的工作造成了很消極的影響。我國法律并沒有對新聞采訪權的權利和保護措施進行明確的定義,監督管理機制也不完善,因此,導致了一些不和諧的針對媒體人的事件發生。新聞媒體人是連接社會與群眾的重要橋梁,因此,對新聞采訪的保護有重要意義。
新聞;新聞采訪權;采訪權保護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依法治國”的策略不斷深入實施,我國法治社會建設日趨完善。但是在新聞業,近年來出現了很多針對新聞采訪的侵犯事件,例如,記者被拒絕采訪,甚至被毆打,讓記者的工作處于兩難的境地,繼續采訪可能會被人體侵犯,但停止采訪,讓記者失去了工作的意義,也無法向社會給出滿意的答案。山東記者采訪火災被打,北京記者采訪郭德綱住宅侵占小區綠地時被其弟子毆打,記者在他們的工作中不能受到尊敬,反而時時面臨著危險,我國對新聞采訪權的保護不夠全面,應在法律和監管制度方面作出調整,為新聞工作者提供堅實的后盾。
1.1 新聞采訪權的內容
對新聞采訪權最有效地保護措施就是相關法律的完善,完善法律之前,要對新聞采訪權做一個明確的定義。新聞采訪權的基本含義是,新聞記者對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進行采訪,采訪時得到允許的,并且可以將采訪或拍攝的作品在媒體進行發表。就是說新聞采訪權是新聞記者的權利,這里的新聞記者指的是依法成立的經營媒體的在職記者。新聞采訪權的實施對象是那些具有采訪意義和價值的事件。新聞采訪權的內容既可以是進行的新聞采訪,也可以是制作的采訪過程的視頻,可以交給媒體進行報道和發表。
1.2 新聞采訪權的性質
新聞采訪權的的基本權利是新聞自由權,新聞自由權的基本內容是法律規定的自由言論權利。新聞采訪權的權指的是權利而非權力,因為新聞媒體雖然為人民和社會服務,但并不屬于國家機構,因此采訪權只能是權利而不是權力。新聞采訪權不是個人擁有的權利,它是一種社會的公有權利,同時新聞采訪權也是具有政治性質的一種權利,和個人權利不同,因此,不能享有個人權利的保護方法。基于這樣的社會法制條件下,新聞采訪權沒有良好的保障措施,在出現媒體人被傷害的情況時,才會沒有法律來保障媒體人的權利。
1.3 我國新聞采訪權的現存問題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新聞事業也得到了發展。但是,近年來,記者卻受到很多不公平待遇,很多人不但不尊重記者,甚至對記者進行人身傷害,我國新聞采訪權的現狀令人堪憂。一般情況下,新聞記者在采訪一些負面新聞,如揭露一些不正當或者違法的經營,涉及了某些人或者某些集團的利益,采訪就會收到阻撓,采訪無法順利進行,甚至記者會受到嚴重的傷害。但是,新聞采訪報道是社會和人民需要的,這是公眾的知情權,輿論媒體是社會的監督,可以為社會服務,為社會的穩定發展服務。在一系列危及新聞媒體人的生命健康的事件發生后,我國法律不能根據法律作出相應的制裁,相關法律存在很多漏洞,仍不能對新聞采訪權進行有效的保護。對新聞采訪權的保護缺失,讓其失去了法律地位,是造成傷害事件出現的主要原因,同時,缺乏對采訪權的保護意識也是造成傷害事件的推動力,很多被傷害記者不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和采訪的權利,很多人不知道新聞采訪權是社會的權利,不能橫加阻撓,導致了矛盾的升級。
2.1 健全新聞采訪法律保護制度
從根本上講,有效地實施新聞采訪權,要依賴于完善的法律,健全新聞采訪權的法律保護內容。保護新聞記者的采訪權,應先對記者的人身權進行保護。拋開記者的身份,記者作為自然人應該享有人身權,而在采訪中,記者被傷害,不僅損害了新聞采訪權還傷害了記者的人身權。因此,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被傷害,應該從個人權利和社會權利兩個方面來考慮,但我國的法律制度中沒有相關的規定。因此,我國應該完善對新聞采訪權及記者個人權利的相應法律制度,從而制約不法分子的行為。
2.2 嚴肅處理阻礙新聞采訪的行為
目前,我國對新聞采訪權的法律保護較弱,體系不完整,讓很多行為沒有收到應得的制裁,這讓不正當企圖的人鉆了法律的空子。從心理學角度講,違法的成本很低,該行為的發生率就會上升,但如果違法成本太高,那么可能行為人在行動前會對現狀進行評估,最終可能會放棄違法的行動。因此,有效的阻止傷害媒體人的事件不斷發生的最好辦法就是,對施害者進行嚴肅處理,讓這種傷害行為的成本變高,從而降低侵害者的犯罪幾率,保證記者的人身安全。
2.3 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
現今社會的穩定和團結,離不開社會監督系統的日益完善。社會監督系統區別于法律制度,蘊含著巨大的能量,通過監督可以有效地防止徇私舞弊的現象發生。在對新聞采訪權的保護方面,也可以利用社會監督系統進行監督,幫助法律法制來制約分不法分子的行為。社會監督系統對新聞采訪權的保護新型信息反饋,再將制裁的權利交給法律機構,對采訪權進行全面的保護。同時,可以創建一個記者平臺,專門為記者提供傾訴和表達的平臺,記者遭遇不公平對待可以在平臺發帖子,平臺則由社會監督系統管理,及時的進行信息傳遞,解決侵權事件。另外,記者也應該意識到采訪權的重要性,堅決的捍衛自己的權利,并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不收侵犯。
現在處于信息傳播速度快、渠道多的時代,信息量大且雜亂,新聞媒體的信息報道是各種信息傳播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新聞的真實性和實時性是保證信息質量的重要原因。新聞媒體人不僅傳遞著世界快速發展中的信息,還將工作延伸到了對不正當組織和集團的探索,對黑心作坊的曝光,對仰仗權勢私占國有資源的人的曝光,都是新聞媒體對社會的穩定發展做出的貢獻。但是,很多違法的組織或機構為了避免被曝光選擇拒絕采訪甚至傷害了媒體人的人身健康,這對新聞媒體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影響。因此,健全相關法律和監督制度,提高權利意識,才能有效的保護新聞采訪權和新聞媒體人的安全。
[1]王雯.游走于道德與法律的邊緣——論新聞采訪權的保護路徑[J].法制與社會,2014(23).
[2]劉韻.解析新聞采訪權的保護問題[J].傳播與版權,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