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彪浙江省天臺蒼山中學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學方法的深入分析
劉天彪
浙江省天臺蒼山中學
“加速度”是高中物理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這個物理概念把運動學與力學關聯起來,可以說貫穿了整個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但是對于大多數高中生來說,加速度這個概念是他們走入高中物理課堂之后才第一次接觸到的概念。在一開始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認為這個概念抽象難懂,難以把這個概念理解透徹。所以,本文針對高中物理“加速度”這個物理概念的有效教學方法進行分析研究。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學方法
高中物理學科對高中生來講,是一門比較難學的學科,因為高中物理學科的知識相對于初中來講難度加大了很多。高中物理的知識都有很強的抽象性,很多物理現象并不是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用肉眼觀察到的,而且高中物理要掌握的概念也非常多。高中物理知識的特點決定了物理教學一直都是高中教學的重難點,“加速度”這個概念只是高中物理學習中的一個入門概念,但是對學生之后的學習是個基礎,老師必須要考慮如何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讓學生掌握好加速度這個基礎物理概念。
加速度沒有字面看起來這么簡單,它的物理定義是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高中物理學科中的一個重要物理概念,它是一個矢量,也就是有明確方向的物理量。這個概念在運動學和力學原理中都要涉及到,是學生理解很多物理現象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學習之后物理知識的關鍵所在。學生在之后的物理學習中,會隨著掌握的知識逐漸增多而建立起自己的物理知識框架,加速度這個概念就像是物理框架的螺絲釘,對學生掌握的整個知識體系有著非常關鍵的連接作用。所以,對高中生而言,理解好加速度這個概念可以說是他們學習高中物理的一個必要前提。由于它對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性,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都非常重視對這個概念的講解。
隨著社會各界對我國教育水平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教育部門對教育領域的發展情況也越來越重視,對我國各個學校的軟硬件教學設施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要求越來越嚴格,無論是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都做出了一定創新改變。但凡是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對于我國高中物理教學的加速度這一重要概念來講,還是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對加速度的教學方法還是很單一,教學理念也比較落后。應試教育給我國教育領域帶來的影響依然在加速度教學中有所體現。
在老師給學生講解加速度這個概念時,過于強調對概念的記憶而是忽略了讓學生從實際運用中加深對加速度這個概念的理解。而且老師在講解加速度概念內涵的時候,教學方法也比較單調,通常都是有一個黑板,幾只粉筆、一本教材和學生的耳朵,老師就能完成整個概念的講解過程。這樣的教學過程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單調的講解讓學生感覺加速度這個概念看起來更加抽象難懂,所以這種傳統的物理教學方法很容易導致老師的教學效果事倍功半。
老師在學生學習知識過程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高中物理作為一個高中生的必修課,掌握好高中物理知識是每個高中生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而物理教師要幫助學生簡化學習過程,找到學生方法和方向,讓學生可以高效的學好物理學科。下面就是對高中物理加速度這個知識點的高效教學方法進行分析。
3.1 做好教學設計,明確教學目標
加速度這個概念對高中生來說是第一次接觸,他們還沒有從初中那些比較簡單的物理知識中反應過來,難以接受高中物理的思維方式。所以學生對加速度這個概念的深入認識并不是通過老師幾句話的講解就能完成的,還需要經過一個從簡單的概念認知到逐漸熟悉掌握,最后才能是學生的熟練應用環節。學生學習的整個環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老師要在這個過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告訴學生在每個環節應該怎么做,做些什么,這樣學生才能緊隨老師的思路掌握好加速度這個物理概念。想要給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能夠盡快掌握好加速度這個知識點,老師首先要做好教學設計,明確教學目標,充分考慮到教學過程中的每個階段要實現的教學效果和要使用的教學方法。
課程設計的第一個階段是要設計好課堂導入環節。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想要把加速度這個概念介紹給學生,老師應該先設計一個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課堂導入,讓學生對加速度這個概念先有個大致的認知。老師在設計階段可以為這個階段設計幾個教學問題,用問題來導入教學是教師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能夠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除了問題導入這種教學方法還有很多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可以使用。比如,老師也可以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來給學生播放與加速度概念相關的視頻,以此來引出加速度這個概念。
課程設計的第二個階段是對加速度概念的具體講解過程。在這個環節的設計中,老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參與度,盡量增加一些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的教學活動,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這個環節最好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實驗探究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的使用可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讓學生從實驗中得到正確的規律,總結出加速度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課程設計的第三個階段是對加速度難點的進一步突破。加速度是一個有方向有大小的物理量,與簡單的速度這個概念有著本質區別。在加速度這個大的概念之下需要學生能夠明確區分掌握的詞有六個,具體分別為速度的大小、速度在增大、速度在減小、速度改變的快、速度改變的慢。這幾個詞有的隨著加速度的大小變化而變化,有的隨著加速度的方向變化而變化,還有的與加速度完全沒有聯系。區分這些概念對學生來說需要更加細心和足夠深入的理解,所以老師在做教學設計時應該考慮到安排幾分鐘的教學時間來重點幫助學生區分體會這些容易出現問題的知識點。
3.2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加深,我國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落后,如今素質教育的浪潮在教育領域已經興起。各個學科的教學都在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而老師更多的是給學生的學習加以正確引導。這也同樣適用于今天的高中物理教學,物理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加速度知識點時,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生過程中,引導學生更多的去思考探究教學內容。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夠對課堂節奏進行良好的把控。為了讓加速度教學過程既能保證教學質量,又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兩點。
其一,老師要能夠根據課堂上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選擇更適合的教學方法。當老師在講解加速度這個概念的時候,一定不能簡單的給學生進行灌輸式講解,而是要讓學生參與到老師對概念的講解過程中,及時的通過提問題和同學進行交流溝通,以便更好的掌握學生對知識的了解程度。老師了解了學生的掌握程度之后,要對之前教學設計階段安排好的教學方法進行合理調整,以達到更高的教學效果。在講解的同時,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可以及時的消化知識。
其二,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的對學生放手,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機會。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了把所有的知識都講給學生,不給學生留下需要自己探究的知識內容。這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非常不利,在加速度教學中,老師要給學生留出一些需要學生自學的知識,給學生一些課堂討論時間或是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有針對性的預習。比如,對于加速度知識點的學習,老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談論加速度和速度這兩個概念有什么不同之處和各自的特點,以此來讓學生自己進行概念辨析。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
綜上所述,加速度作為高中物理學科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是所有高中生必須要掌握好的一個知識點,物理教師一定要用高效的教學方法幫學生學好加速度。
[1]石永興.淺議高中物理“加速度”教學方法[J∕OL].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5(02)
[2]王詩琴.高中物理“加速度”教學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6 (19)
[3]許鎮.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