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娟(安徽省桐城市文昌街道文廣新站231400)
試析群眾文化工作者應具備的素質
林 娟(安徽省桐城市文昌街道文廣新站231400)
群眾文化是廣大群眾業余生活、社會實踐活動的反映,也寄托和承載著人民群眾的理想信念、精神需求。因此,群眾文化工作是建設精神文明社會的不可或缺的力量,關系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他們的業余生活和精神訴求。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要具備多方面的優秀素質和能力,這樣才能夠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業余生活,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素質
群眾文化是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尤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在宣傳政策方針、充實人們業余生活、提高群眾思想水平、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做好群眾文化工作,不僅能夠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陶冶他們的思想情操,還能夠推動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能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要保證這項工作的順利高效進行,需要群眾文化工作者有較高的素質,成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領頭者和組織者,成為群眾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紐帶,這樣才能逐步實現文化發展為人民、文化發展靠人民,以及文化發展成功有人民共享的目標。筆者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總結出了群眾文化工作者應具備的幾個素質,現表述如下,希望能為各位同仁完善個人素養、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提供一些借鑒。
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真正科學的世界觀,是對整個世界的總看法和根本的觀點,人生觀是世界觀在對待人生問題上的應用,價值觀是人們對事物進行價值判斷和選擇的標準。我們處在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時期,各種思想觀點和人生價值觀念異彩紛呈,群眾文化工作者只有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擔負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和群眾文化建設的責任,才能承擔起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到群眾文化工作中,才能擔得起用科學的思想引領廣大群眾的重任。
雖然群眾文化工作者的級別和待遇不高,但是他們的工作范圍非常廣泛,承擔的任務也很繁重,尤其是在適應不同層次群眾文化生活需求方面是較為繁雜的。因此,群眾文化工作者應當具備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遇到挫折時毫不氣餒,在遇到困難時迎刃而上,而且在遇到群眾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時,要有寬廣的胸懷,要經得住批評,受得了委屈,懂得自我調節,及時化解工作中的壓力和煩惱,在工作中始終充滿朝氣、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時刻保持旺盛的活力,這既是群文工作者應必備的基本素質,也是搞好群眾文化工作的基礎。
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各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健康有益且積極向上的活動來對廣大群眾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道德素養、社會公德、家庭美德,以及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在提高廣大群眾綜合素養的同時,弘揚時代精神,并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群眾文化工作者之所以受人尊重,就是因為他們都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的心和對社會高度負責的精神。因此,群眾文化工作者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要做到上為政府分憂,下位群眾解難,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熱愛群眾文化工作,為廣大群眾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他們的思想認知和道德水平。
群文工作者不僅要具備培訓輔導等專業技能,還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尤其是組織各種大、中、小型的文藝調演、晚會和各類藝術活動等,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組織群眾性的文化藝術活動是一件既充滿著無限的熱情又十分謹慎嚴密的工作。群眾廣泛參與,人多影響大,常常可以營造出非常喜慶熱烈的節日氛圍。這項工作又要求我們做到全面策劃和安排,做到人再多、事再多也一步一步有條不紊。尤其是安全工作特別重要,如各種大中小型文藝演出稍有不慎就容易出事。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計劃好、安排好,活動中還要以高度的責任心管理好,防止和杜絕一切事故的發生。
群眾文化工作者肩負著創作、組織、編排、指導、輔導、培訓、研究本地群眾文化活動的重任,不僅承擔著挖掘和培養群眾中的藝術人才的責任,還承擔著對民族民間文化遺產進行搜集、整理、保護、開發和利用的工作。可以說,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情況與群眾文化工作者的水平有著直接而密切的聯系,每個群眾文化工作者都要做到“一專多能”,要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要在精通自己的專業的基礎上,多學習、多研究,掌握音樂、舞蹈、戲曲、繪畫、書法、曲藝、攝影等多個藝術門類的基本常識,并能夠在自己的工作中融會貫通,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做好他們的文化輔導工作,使群眾文化活動更高效,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群眾。此外,群眾文化工作者具備了一專多能的本領,不僅能更好地指導和輔導群眾,還能夠彌補當前群眾文化隊伍人才短缺的問題,進而為廣大群眾創作出豐富多彩的文藝作品,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市場,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群眾文化工作者必備的能力之一,因為我們的服務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他們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多種多樣,要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使他們都能夠積極參與到文化活動中,群文工作者要要與時俱進,多創作一些與群眾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文藝活動,使人們有親切感、有認同感,這樣他們也會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進而拉近彼此的關系,形成凝聚力,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比如,為廣大群眾創作舞蹈作品時,創作者要考慮到群眾的舞蹈基礎,設計的動作不能太難、太花哨,要有利于他們掌握,這樣才能起到充實業余生活、鍛煉身體、協調人際關系的作用。與此同時,群文工作者要掌握當前群眾舞蹈的發展趨勢,創作一些與社會同步的作品,使舞蹈作品更好地為大眾服務,而且人民群眾在不斷接受新的舞蹈內容的過程中加強了與他人的交流、合作,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親近感,非常有助于營造和諧的活動氣氛。總之,創新思維是人類的一種思維方式,思維科學家把人類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從某些事實中進一步找出新關系,尋求新答案的思維方式,群眾文化工作者必須確立創新思維、樹立創新精神,才能不斷實踐、不斷創新,使自己的工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進而提升大眾的文化素養。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也開始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作為新時期的群眾文化工作者,我們要時刻把握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要在為群眾服務的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充分發揮自身的組織、指導、輔導、示范作用,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各種文化活動中,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爭取使文化建設工作真正落實到千家萬戶。
[1]周詠梅.群眾文化工作者的素質養成[J].文化月刊,2012(4).
[2]韋紅玉.對群文工作者素質的思考[J].劇影月報,2013(2).
[3]卓素萍.淺談群眾文化工作者應具備哪些素質[J].小作家選刊,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