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明(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210013)
產品設計中感性的認知與表達探究
張 明(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210013)
產品是一種精神與物質、理性與感性的結合體。產品設計中的感性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主要是指人的主體,具有人文關懷的特定表現,是人類原始的、基本的動因。無論是在物質非常豐富的現代社會,還是在物質相對缺乏的傳統社會,人們是普遍存在著感性需求,這主要是由于感性不僅是人類感性生命的回歸,而且它還能滿足人類的基本精神需要。本文將對產品設計中感性的認知與表達探究進行研究分析,以期給相關研究者以有益借鑒。
感性;認知;產品設計;表達
本文為2012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名稱:中國方式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DG2MMSJ。
所謂大眾對產品的感性認知主要是指人們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產品與人們的精神所發生的一種互動運動,是相對比較復雜的一種心理歷程。
1.人們對產品的感知覺
感覺與感性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特定意義上來說,感覺世界就是感性世界。人們對周圍的刺激和各種變化以及對這種刺激和變化的生物反應共同組成了人們的感覺世界。人們所感知到信息通過自身的感覺器官傳送到大腦,此后知覺便隨之而生了。
人們對藝術設計的感覺主要來自于人們對藝術設計的知覺。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形成的,它主要是人們對事物內在關系和整體屬性的總體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們的經驗和理解的約束。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一般都是從感覺開始的,基于的感覺對客觀事物的狀態和屬性進行反映。這種感覺只是相對較為單一的心理活動,但是在人們的心理運動中其卻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們通過感覺內容進行自身行動計劃。必須注意的是,人們必須順應信息關鍵歷程,并根據客觀情況進行一定的調節,人們的信息傳播過程中經驗產能充分發揮作用。
2.人們對產品的注意
在心理學中,注意是用來解釋和描述轉移和集中的心理活動的。從本質上來講,注意是意識的集中與聚集,是心理活動對特定活動和事物的集中和指向,在人們對產品形成感性的認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人們在選購產品時,會比較注意產品的材質、色彩和造型等感性要素,而注意的集中,會讓人們對特定對象產生很大的傾向性,繼而能夠起到深化人們心理活動的效果,這些特定對象就是中心注意。因此,在感性設計產品時,所設計的產品要盡可能的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讓產品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主動“說話”,以刺激人們的購買欲望。但是,這并非獨立的一種心理過程,而是需要讓注意在知覺、感覺、情感中等都有貫穿,在思維、記憶中都有維持,并進行不斷進行深入的。
3.人們對產品的情感
情感是指人們對自身和周圍事物的心理態度,是人們對事物客觀屬性的一種反應表現,是事物對自身需求符合程度的經驗和態度。從產品的角度而言,情感是根據人們對所包含信息的滿意程度而出現的,是一種具有恒常性、本質性和變異性的主觀態度和情感體驗。它包括人們受傳播情感的所感染情感,人們對產品內容的情感和人們對自身言行、心理反思的情感,是人們整體情感的基本組成部分。盡管這種情感是基于產品傳遞信息而產生的,但和認識不同,它并非源自于人們的自身需要,也不是對事物屬性的直觀反映,而是由產品對象激活的,通過人們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要而產生的一種主觀態度和主觀體驗,是對人們需求滿足情況的一種心理反映。
敏銳的感知生活中的“感性”,并將其在產品設計中進行超水平的表達是產品設計人員必須具有的一種素質。那么,產品的感性是如何進行表達的呢?
1.基于感官層面的思考
感性從人的感官層面來說主要是人們在與事物的互動中,本能的通過感覺器官所產生的,是人在受到各種刺激時,通過本能反射進行回應的。盡管感性在這一過程中是比較原始的,但也是最難抗拒、最為直接的。在人類的五大感覺中,觸覺、視覺同設計的距離最近,但是在國際影響日益強大的當下,視覺的重要性受到了強烈的強化,人們通過各種大眾傳媒將信息以視頻、圖片和印刷品的形式進行傳遞和開發,這時視覺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人們最重要的感覺。因而,人們相信,被人們在上個世紀遺忘的那些未開發的感覺,在今天將會重新變得非常重要。從一個注重國際號召力的時代到今天這樣一個倡導個性的時代,身體感覺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衡量人們的感性是非常困難的,而感性的產品設計又具有很大的風險,但設計至少要從人們的感覺視角做一些探究性的研究,不只從產品視覺角度進行問題思考,還要基于其他感覺例如,味覺、嗅覺、觸覺和聽覺進行問題研究。
2.基于精神層面的探究
人們在產品的使用中,會接觸到各種信息,發生各種心理和生理反應。這些感性一般是通過精神層面進行體現的。因此,我們將從不同精神層面進行產品感性表達探討。
首先,意境的營造。基于精神層面進行產品感性表達的研究,意境是很好的一個途徑。因為在營造產品意境的過程中,需要注重綜合感官的體驗,重視自然、用者和所造之物的和諧一體,進而創作出詩意十足的情境,是一種難以用語言文字表達的情境會意。
其次,意義的豐富。對于設計人員而言,想要設計出好的作品,就要積極、深入的進行思考,盡可能的在產品中添加各種積極的意義,將比較簡單的產品設計成非常獨特的、意義非常豐富的事物,讓它可以融入到人們的現實生活中。當人們接觸到意義豐富的作品時,會產生一種像朗讀詩歌的不確定感覺,這樣才能讓消費者和設計產品具有一致的內在感性。
最后,愉悅的體驗。在產品使用過程中,愉悅體驗的感受需要產品使用者的積極參與。例如,像各種需要使用者自己親自組裝的產品,使用者會在自己親手組裝的過程中收獲愉悅的感覺,而不再是通過產品被動的激起相關體驗。使用者對產品的主動參與,不但能夠感受外在世界,而且可以在心理上產生成就感和滿足感,激發他們的潛在感性因素,進而可以更好的體驗產品的感性。
總之,產品的感性組成越多,產品的內在價值就越大,就能更好的滿足使用者的相關需求。因此,產品設計人員要不斷憑借對生活的感知,對事物的感知對創造出一種更好、更有意義的感覺。
[1](美)DonaldA.Norman著.付秋芳,程進三譯.情感化設計[M].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2](日)中西元男,王超鷹主編.21世紀頂級產品設計[M].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3]李樂山著.工業社會學[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溫孝卿,史有春主編.消費心理學[M]. 天津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