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秋平(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350108)
繪畫寫生與創作隨感
鐘秋平(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350108)
寫生,直接面對對象,對具體的物象進行描繪的一種繪畫方式。寫生的種類有很多,主要有風景、靜物和人像寫生。現如今,寫生也是各種各樣∶有作為提高技法的寫生;有作為收集素材的寫生;有作為體驗生活的寫生;也有作為創作方法的寫生。
創作,在《藝術學概論》中,創作的概念是“藝術家以一定的世界觀為指導,運用一定的創作方法,通過對現實生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選擇、加工、提煉生活素材,塑造藝術形象,創作藝術作品的創造性勞動。創作是人類為自身審美需要而進行的精神生產活動,是一種獨立的、純粹的、高級形態的。”創作從根本上來說是人類的自由創造活動。
藝術源于生活,但其更大的魅力是高于生活。這是因為藝術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創作者通過對生活的感悟,對大千世界的探索,從中找到讓自己感動的事物,加以聯想、想象、加工、提煉,再通過一定的藝術技法塑造出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在此,我想說說寫生對創作的影響。
(一)創作需要寫生的積累
繪畫創作需要寫生的積累,作為畫家,只有體驗生活,親近自然,在現實生活和自然界中尋找和收集素材,找到能讓自己有所觸動的,并能通過畫面傳達給觀者。好的繪畫作品絕不是空想出來的,而是畫家情感的真實表達。在以前的繪畫過程中,我一味的在臨摹,雖說這是我們學畫人必經階段,但畢竟那是別人的世界,他人的審美。記得有段時間,我對櫟樹特別著迷,喜歡它多變的葉形,也喜歡這種植物顏色的變化。我臨摹了很多畫家畫的各種寫意和工筆畫法。但到最后自己想創作一幅自己的作品的時候,我才發現,畫櫟樹,自己頭腦里有的全是別人的東西。這時我才知道,原來沒有感受的東西,哪怕把它畫出來了,也是沒有生命力的。藝術源于生活,生活是繪畫創作的源泉,生活中萬事萬物具有鮮活的生命力。當我們親近自然,在自然中感受、寫生時,會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之所在。與此同時,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會激起畫家的創作欲望。通過對自然的切身感受,美好的事物在畫家心中已有了升華,可想這樣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必然充滿著大自然中生命的律動,并能給人以無窮無盡的回昧。
寫生這種作畫方式在中國繪畫史上源遠流長,寫生的魅力不僅來源于現實生活給畫家的吸引力,更多的是畫家自己能夠用善于發現美的眼睛,主動地去探索自然環境中存在的美。世間萬物都可以成為寫生的對象,成為繪畫者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展現各種繪畫語言的載體。寫生的過程中,由于現實環境的烘托,藝術家才會產生出強烈的創作激情和表現欲望。在這種狀態下所描繪出來的藝術形象,融進了藝術家的主觀情感,所以才會變得鮮活生動,進而才能感染觀眾。優秀的作品,人們能從畫面中看到畫家個人的藝術追求,也能看到畫家對現實生活,對自然界敏銳的觀察力,對客觀事物更是有自己深刻的理解。
(二)寫生是創作的基礎
我曾在于非闇先生所著的《我怎樣畫工筆花鳥畫》一書中讀到過這樣一段話:“寫生不等于創作,如同素描不等于寫生一樣。寫生得來的素材,與素描得來的素材,還不僅是用鉛筆、用毛筆的不同,寫生意味著再加上相當主觀的選擇對象,試行提煉,大膽地去取,塑造出自己認為是對象的具體的形象,并強調自己的風格。寫生是為創作創造出比素描更好的材料,有時寫生近于完整時,還可以被認為是創作的初步習作或試作。”寫生是創作的基礎,是我們收集創作素材的重要方法。寫生對于創作而言的確有著重要的作用,好的寫生作品,可以為后面的創作打下結實的基礎。
繪畫創作是以生活體驗為基礎的,需要將感受進行物化。寫生是繪畫創作的基礎,因為寫生可以很直觀的看到鮮活的、生動的客觀對象。寫生過程是畫家把觀察到事物進行梳理,概括,加工,提煉,而后成為繪畫創作的素材,寫生的過程對事物的表現是尊重現實的也是客觀的。首先,通過寫生可以培養畫家獨特的感受力。畫家的這種感受力是建立在認真觀察和深刻感知的基礎上的。通過寫生,畫家可以鍛煉對客觀對象的點線面關系、色彩關系、物體之間的空間關系等等這些關系的組合處理。其次,通過寫生可以直接鍛煉畫家的技巧。寫生可以直接地、感性地撲捉對象,不需要考慮那么多形式內容之間的問題,從而鍛煉自己的繪畫技巧。最后,寫生可以積累審美經驗、豐富藝術表現力。大千世界內容非常豐富,畫家們可以從中積累到各種讓自己感動的素材。
在藝術創作中畫家追求主觀情感與客觀物象相互結合,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精神境界。與自然萬物溝通是從認識到了解、再從了解到熟悉,漸進地與之產生心靈共鳴的過程。在創作過程中首要的條件是使自己入境。全身心地融進自己所要創造的情境之中,在自然物象和畫面形象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和交流的橋梁。使得畫家與自然物象之間建立的情感借助于畫面中的山花野卉、飛鳥鳴蟲等藝術形象得以表現和傳達。
對于寫生,直到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其魅力之所在。走進大自然,我們可以表現的東西有很多。但能夠感動我們,激發我們去進行創作,并通過其把自己內心真正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的卻比較少,或說比較難找到。面對著世間的種種,找到一處讓自己感動的地兒停住,認真的觀察著對象的各種變化,將最讓自己感動的那一處記錄在自己的畫面中。
那次去往太行山寫生,看到那滿地的牽牛花纏繞在枯萎的玉米桿上,讓我很是感動。我就坐在那,靜靜地、認真地、仔細地觀察著,記錄著葉子的變化,藤曼的纏繞,花朵的開合,感覺只需記錄,畫面都已經很豐富了。再加上一些主觀的處理,感覺自己已不是單純地寫生而已了。經過一天的寫生,回來創作時,也是胸有成竹。對牽牛花葉子的種種變化,藤曼的纏繞,花朵的開合處理也不會那么的生硬,整個畫面也豐富生動了很多。
雖然只是一次小小的寫生活動,但我卻感覺自己收獲了好多好多。不僅讓我真正感受到寫生對創作的重要性,而且也為我以后的創作道路指明了方向。作為創作者,只有真正親自感受過的事物,我們才能把自己內心的情感寄托在其身上,我們才能給予其生命力。而寫生真的是一種不錯的創作方式。
藝術源于生活,自然界的無窮變化為藝術創作提供了無限的發展空間,我們應該多去感知生活。走進大自然寫生,是將生活與繪畫藝術相連接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藝術創作需要不斷的創新,不斷地注入新的元素,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積累藝術經驗。作為一個繪畫者,或說是一個繪畫的愛好者,我們需要用我們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多看,多尋找那些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事物,并把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感染他人。客觀世界的深邃與龐大是照片所無法比擬的。在藝術創作實踐中,寫生依然是藝術創作的主要手段。通過寫生,積累大量的創作素材,加上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我們將可以更好的轉化為具體的藝術形象,描繪出具有感染力的優秀作品。
[1]彭吉象著.《藝術學概論(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于非闇著.《我怎樣畫工筆花鳥畫》.廣西美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