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楠 侯 珂(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451191)
論黑格爾藝術美學對工業設計的影響
徐亞楠 侯 珂(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451191)
這篇文章以黑格爾西方近代美學思想為對象研究其對現代工業設計美學的影響,從現代美學的發展到黑格爾藝術美理論中的美學思想進行論述,對其理想本身、外在實在、藝術家的論述進行深刻的剖析,提出黑格爾美學中凸顯的實踐觀、和諧觀和人性關懷三個方面對工業設計審美的深刻影響。
設計美學;實踐;和諧;人性關懷
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量工業產品的出現使人們來關心日常生活用品美學問題。19世紀下半葉,人們開始對機器產品的低質量、粗制濫造現象深表不滿,倡導了一場設計改革運動,企圖改變“設計美學上的混亂”。設計美學思想在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在不斷發展。21世紀以后,伴隨著經濟與文化的融合,審美因素進入到經濟學家的視域,與之相關的日常生活、消費文化、產業經濟同時也得到了美學家的關注。馬斯洛人類需求層次理論也說明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后人們對生活用品審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審美活動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設計美學的研究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現代人們對設計美學的研究已經逐漸系統化、理論化。黑格爾美學是西方美學經典之作,本文以工業設計的視角對黑格爾美學進行剖析,并從其藝術美思想中多角度的闡述其美學思想對工業設計的影響。
我們的祖先在進化過程中,一直都在不斷的有意識的、有計劃地設計與改造環境。有諸如中國古代《考工記》和古羅馬普林尼的《博物志》等全面反映造物觀念的典籍,以及其他古籍中都有設計理論和美學觀念的閃現。設計審美的真正提出是工業革命以后一百多年的事。工業革命促使了設計和制造的分工,也產生了設計美學的研究。設計美學是以現代設計理論和應用為基礎的,結合美學與藝術研究的傳統理論而發展起來。有別于傳統的美學,它主要是探討設計領域中的美學問題,力求使美學與技術達到完美結合。現代設計美學的研究,從理論體系上正在逐步的完善。
黑格爾在客觀唯心主義的一元論基礎上,把美學的各種主要范疇按照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原則組織成為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他以“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為中心,把美和藝術的發展設計為一個內在包含的對立面的矛盾所形成的揚棄的過程。黑格爾美學體系,不僅是德國古典美學范疇的集大成者,而且也達到了近代西方美學的高峰。在前人對美學的研究著作中,我們可以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的更高更遠。
黑格爾對自然美藝術美都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他認為自然美低于藝術美,從其對美的定義以及對美的劃分可以看出他對自然美的貶低,對藝術美的崇尚。藝術美理念在其《美學》著作中重點詳細闡述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對于工業設計設計美學有著很深的研究價值,下面分別對這三個方面進行進一步的剖析。
1.理想就其本身
“從一方面看,真實的東西固然只有在展開外在存在時,才得到它的客觀存在和真實性,而從另一方面看,這真實的東西所含的并立的部分是結合為統一體而且都包含在這統一體里的,所以這展開為外在現實的每一部分都顯現著靈魂。”在黑格爾對理想這段論述中強調理想是通過外在存在而表現理想,而外在跟內在又包含在統一體里,所以外在又無時無刻不再表現著內在也就是靈魂。這里說明了藝術作品要有靈魂的注入,要表現其本真,成為心靈的表現。黑格爾對理想的基本特征定義為和悅的靜穆與福氣,自足自樂情況的自我欣賞等,再對理想本身的論述中,對沖突等負面對表現美也給與肯定,并顯現出其實踐的思想,如在其對理想與自然的特征中寫到“藝術作品具有完全形式的觀念性……是一種制作出來的東西,是由人生產出來的,人叢他觀念中取出題材,再上面加工,通過他自己的活動,把它從觀念世界表現到外面來。”
2.理想的定性
黑格爾認為理想是從外在方面得到定性。理想就是和實在統一起來的理念。實在指的就是外在現實。外在現實包含外在自然,人要利用外在自然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利用的方式等也在外在實在的范圍之中,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客觀現實,如家庭親屬關系、宗教信仰、戰爭、公民方面、政治方面等多種道德習俗都在現實世界范圍之內。在對理想的定性論述中黑格爾強調外在形象的重要,強調理想的中心是人,一切藝術活動也是圍繞著人而形成的。對通過怎樣的形式和形象,藝術才能按照理想把這整體以內的外在因素表現出來,也就是理想怎樣表現才是美呢,他分過三個方面分別進行了說明。
第一,抽象的外在因素,單就它本身來看。純粹抽象的外在因素,例如空間,時間,形狀,顏色,這種外在本身都需要取得適當的藝術形式。外在因素的表現方式:整齊一律、平衡對稱,和諧,另外就是藝術作品感性材料的統一。整齊一律和平衡對稱,作為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外在事物的抽象的統一和定性,主要只對量起調節作用,和諧基本上是質的差異。協調一致才有和諧,才有完美統一的印象。感性材料是藝術的表現媒介。感性材料不能成為不明確的參雜而應該有單純一致性,如人通過喉嗓和胸腔發出聲音,而不能是樂器。
第二,具體的理想與它的外在實在的協調一致。外在實在就是具體現實,它要求在藝術作品中與處在這種環境中的人物的內在世界的主體性達成協調一致。首先,這種協調一致可以是自在的統一,只是使人和外在環境結合在一起一種隱秘的內在聯系。其次,心靈與外在的協調一致也應看做是人的活動的產品,是由人的活動創造出來的。這點表現了黑格爾實踐的觀點。如他說道“人不僅要裝飾他自己和他所生活在里面的環境,而且還要在實踐中利用外在事物來適應他的實踐方面的需要和目的。”也就是說人通過實踐表現自己的理想。再次,由人心靈創造出來的世界本身是一種整體在客觀存在中又稱為客體,在本質上是相互依存的。這也是黑格爾辯證法的體現,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也就是說人創造的外在,如宗教、法律、道德等精神方面及各種社會關系,在作為客觀方面又影響其理想,理想與外在客觀也表現為協調一致性。
第三,理想的藝術作品的外在方面對聽眾的關系。就是供觀照欣賞的藝術作品,也就是為群眾的藝術作品,群眾有權利要求按照自己的信仰,情感和思想在藝術作品里重新發現它自己,而且能和所表現的對象起共鳴。這里表現了對人的關懷,在這部分的闡述中黑格爾以兩種極端的描寫,說明藝術的正確表達方式。對文化修養缺乏和藝術家對自己時代文化盲目的驕傲做了批判,并說明藝術作品應該發揮自己時代的文化,維持歷史的忠實,并表現真正的客觀性。
3.黑格爾關于藝術家的論述
藝術作品既然是由心靈產生出來的,就有主體的創造活動,這種創造活動就是藝術家的想象,藝術家理論的論述了怎樣才成為一個藝術家,才能創造出好的作品,從心靈的想象、靈感等到藝術表現的客觀性到藝術品最后表現出的作風、風格、獨創性等都進行了詳細的研究。
在對工業設計美學的思考中,發現黑格爾美學體系里,實踐的觀點,和諧統一的觀點,和以人為本的觀點和藝術家理論都值得我們深入的學習。
1.黑格爾藝術美學中的實踐觀
藝術作品是人在勞動,自我實現之中通過實踐而產生的。實踐而產生藝術,而使人自身得到表達,得到圓滿。在現代設計中,設計物也都在表達設計師們的思想,一個好的設計,充滿美感的設計,也都是設計師心靈通過實踐而產生。心靈要表達,而作為設計,在考慮經濟因素下,也在實踐中綜合其他考慮的因素表達設計師或受眾的追求。設計是否是美的 是否可以引起受眾心靈的共鳴,同時獲得經濟利益也都是在實踐中一步一步探知的。如,現今汽車的設計,在科技進步,審美發展的情況下,各大汽車生產商都會在汽車展會上展出自己的概念車,這是設計者對設計審美趨勢的探求,也是審美理念的表達。可以說設計審美應該是在實踐中前行的。
2.黑格爾藝術美學中的和諧觀
和諧統一的觀點在其整個體系中都有著重要的體現,并表達了美的觀點,需要外在世界與本身的統一。這不禁讓我想到,中國古代設計美學里的“象以載器,器以象制”,以及在工業設計里所討論的部分與整體、功能與形式之間的關系。設計美學以產品自身的結構形式為出發點,取得審美的形態特征,通過設計,使產品的形式與功能達到完美的統一。在對和諧觀的思考中我認為錯綜復雜的外在世界也應考慮在和諧內容之中。在一個大社會背景下,這個社會的審美需求,在設計中要考慮。比如唐宋兩個朝代雖說發展而來但卻有著不同的審美要求,從其服裝,器具中都有明顯體現。這就說明了外在世界各方面會影響審美,而在現代設計的物品也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符合現代人們心靈的表達。
3.黑格爾藝術美學中的人性關懷
在黑格爾美學理論中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其中,人本理念顯然也是黑格爾與現代文化契合點之一。黑格爾多次強調“理想的完整中心是人”,藝術作品應該揭示人的心靈和意志中高遠的目的,揭示那些本身是人道的有力量的東西,揭示人的內心的真正深處。在現代工業設計中,對設計的人性關懷更加注重。在現在最新的4D技術中,把人的感覺知覺都納入了設計之中。在工業設計興起的交互設計中,更注重與人交流互動。正如他在藝術與聽眾的論述中強調“群眾有權利要求按照自己的信仰,情感和思想在藝術作品里重新發現它自己,而且能和所表現的對象起共鳴。”可以看出現代設計的發展也表現了黑格爾美學思想的發展。
4.關于黑格爾藝術家理論對設計師的思考
對藝術家的論述聯想到現代工業設計師,作為設計師如何表現自己的設計思想,表達自己的設計產品。在其反面舉例中說明了,作為一個優秀的具有高度審美素質的設計師首先是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對所從事的事業要有高度的認知,其次要客觀的看待設計審美,不能盲目驕傲。在作品的創作中要有更高尚的追求,如風格、創新等。從中國設計教育的發展,對設計師的培養中,這些觀點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
在對現代設計美學的學習中,從前人對美學的研究里,我們可以吸取到許多對現代設計有用的美學思想。對黑格爾美學著作的研讀以及對工業設計美學的思考中,可以發現許多設計美學思想都是對前人美學思想的揚棄。工業設計美學的研究還沒有系統化,在對工業設計美學的思考中那些前人對美學的研究給予現代設計美學以啟發,影響著設計美學的發展。
[1]黑格爾.美學(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96.
[2]李超德.設計美學.安徽美術出版社,2009.
[3]王建萍.人道主義:黑格爾美學的一個特征.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報,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