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鑫 (承德市群眾藝術館 067000)
文化志愿者服務為公益文化服務注入新動力
姜 鑫 (承德市群眾藝術館 067000)
文化志愿者逐漸成為公益文化服務隊伍最好的補充力量,他們在各項公益文化服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認識到文化志愿者服務的重要意義,以及開展文化志愿服務活動中亟需解決的問題,以進一步推進文化志愿者服務工作,從而為公益文化服務注入生命與活力。
文化志愿者服務;公益文化服務;新動力
近年來,文化志愿者隊伍作為一支新興的生力軍,已逐漸成為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力量,在各項公益文化服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擬就文化志愿者服務成為公益文化服務的新動力這個話題進行一些思考。
文化志愿者是指不收取物質報酬,自愿為公眾提供公益文化服務或者幫助的人。他們是志愿者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性更強,強調公益文化藝術服務。
文化志愿者的出現有其特定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背景。我國經過改革開放已經進入小康階段,生活富裕、物產豐沛為文化志愿服務提供了物質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發展,推動了文化志愿服務的繁榮;人們對志愿精神推崇,以及先進事跡的傳播,為從事文化志愿服務營造了氛圍;人們文化素質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文化服務的需求,使文化志愿者逐漸走進人們生活;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認識的提升,使文化志愿服務成為個人豐富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總之,文化志愿者的出現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當下歷史階段的結果,它既反映了社會的進步與需要,也反映了文化志愿者自身的需要,彰顯了進入小康社會的人們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訴求和時代特點。
(一)文化志愿者服務隊伍的壯大,為公益文化服務隊伍補充新生力量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我們要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單靠公益性文化機構的從業人員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文化志愿者便是公益文化服務隊伍最好的補充力量。他們依靠自己的知識、能力和才華,參與管理公共文化設施,生產公共文化產品,提供文化咨詢、文藝輔導,策劃、組織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
(二)文化志愿者服務深入基層,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發展
文化部、中央文明辦已經將文化志愿服務列入重要日程,
組織引導文化志愿者在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廣大群眾中廣泛開展文藝演出、文化藝術知識普及教育、文化藝術技能輔導、文化展覽展示等形式多樣的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進一步引導基層群眾創造文化、參與文化、享受文化,以逐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推動全民文化素質的明顯提升。
(三)打造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品牌,進一步提高公益文化服務質量
各地文化志愿者服務隊伍在進一步完善、優化長期志愿服務項目的基礎上,整合志愿服務資源,全力打造文化志愿服務品牌,公益文化服務活動日益豐富多彩。在2012年12月4日召開的全國文化志愿服務工作會議上,38個全國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優秀品牌都得到了表彰,其中既有活躍在基層、深受百姓喜愛的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品牌,也有緊貼少數民族文化需求、遠赴邊疆開展文化志愿服務的品牌。這些品牌化的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推動了公益文化服務的進一步發展。
(四)文化志愿者服務精神的傳播,帶動全民參與公益文化服務的積極性
文化志愿者在提供文化服務的過程中,同時也傳遞了友誼、信仰、團結、奉獻的精神。他們不僅是文化大使,更承擔著社會責任。如今,公益文化服務在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深入基層的文化志愿者,更有利于促成公益文化服務成為全民行動,是公益文化服務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生力軍。他們心中形成的那種自覺、自愿回饋社會的風氣感染和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文化志愿者的隊伍中來,帶動全民參與公益文化服務的積極性。
第一,不斷完善文化志愿服務管理機制,使其納入規范化、常態化管理。目前,文化志愿者流失率較高、人員構成單一、缺乏健全完善的志愿者管理體系以及志愿者服務下缺乏專業化、規范化、常態化等,不斷完善文化志愿服務管理制度與機制顯得尤為重要。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對文化志愿服務進行法律支持、規范,對文化志愿服務的立法有助于提升公民對文化志愿服務的認知水平;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務管理制度,加強對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的領導和引導,促使志愿者更好地提升服務水平。
第二,建立文化志愿服務保障機制,促進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健康發展。文化志愿者的合法權益極易受到侵害。為了提高文化志愿者服務的積極性,應該建立文化志愿服務保障機制,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支持、肯定文化志愿工作,對志愿者績效進行評估,對優秀志愿者予以表彰和獎勵。同時,進一步探索文化志愿服務的自身特點與內在規律,逐步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文化志愿者組織形式和運作機制,促進文化志愿事業健康發展。
第三,加強對文化志愿者的培訓和輔導,確保文化志愿者的服務質量。文化志愿服務涉及的面很廣,需要懂得多方面的知識,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如公共文化機構陣地活動管理知識、廣場文化活動管理知識、圖書管理和借閱知識、知識共享工程知識、博物館管理和講解知識、音響使用知識、文化活動的策劃知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知識、文化政策法規知識等等。文化部門可以根據自愿者的素質情況以及開展文化志愿服務的知識與能力要求,從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管理能力、文化素質、服務能力等方面,對文化志愿者進行相應的培訓,從而建立起一支專業化的文化志愿者隊伍。
第四,豐富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方式,推進文化志愿者服務品牌建設。文化志愿服務品牌要在提升文化服務品位、創新文化服務形式上做文章。善于挖掘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志愿品牌,努力使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成為當地主流文化和時尚文化的一部分,并自覺擔當起公益文化服務的重任。
如今,文化志愿者的身影在各種文化場合越來越活躍,文化志愿者服務也逐漸成為公益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文化志愿者要以服務群眾文化為己任,以豐富公眾文化生活、提高公眾文化素質為目標,結合當地社會文化發展需要,努力形成鮮明的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志愿服務,以進一步推進文化志愿者服務工作,從而為公益文化服務注入生命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