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紅 (河北省群眾藝術館 050000)
河北省開展邊遠貧困地區人才支持計劃文化工作者專項工作的實效與對策探析
——以河北省群眾文化領域為例
趙書紅 (河北省群眾藝術館 050000)
國家推行的人才支持計劃是文化隊伍素質提升工程的重要舉措,對于提高受援地的基層文化服務水平和基層文化工作者的業務素質意義重大。群眾文化領域的文化人才支持計劃在省群藝館實施兩年多來,取得了良好效果,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基于現狀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在列舉問題和現狀后,為更好地開展此項人才支持項目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人才支持;文化工作者;選派;培養
按照文化部要求,邊遠貧困地區人才支持計劃文化工作者專項活動2013年在我省啟動,省委組織部、文化廳、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扶貧辦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邊遠貧困地區人才支持計劃文化工作者專項工作的通知》。此項工作從2013年啟動,一直持續到2020年,旨在通過選派和培養省內基層文化干部,加快我省邊遠貧困地區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河北省文化廳響應國家號召,自2013年起,每年向廳直屬事業單位和各地市文廣新局下發人才支持計劃專項工作的相關通知和任務要求,部署專項工作,省級財政兩年來也持續投入大量資金支持該項目的完成,至今人才支持計劃專項工作已經開展三個年頭了,可以說卓有成效,切實提高了省內部分基層文化干部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河北省群眾藝術館作為文化廳直屬的省直事業單位,同時也是省內各地市基層文化館站的對口單位之一,自2013年開始部署安排此項工作,一方面采取短期項目支持的方式,每年選派15名藝術專業的業務骨干下到張家口尚義縣、保定望都縣、滄州孟村回族自治縣、保定阜平縣等省內邊遠貧困縣的文化館及縣鄉村等基層提供文藝輔導和培訓;另一方面,對基層縣鄉級文化館站每年選送上來的十名文化藝術專業干部進行專業培訓和再提高,以使其今后更好的為基層文化服務。文化人才支持計劃在省群藝館實施兩年多來,引起了各地市文廣新局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工作局面逐漸打開,選派和培養取得較好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受培訓人員大多來自縣、鄉級文化館或文體局,他們的基層經驗豐富。培訓期間,通過與他們的深入溝通,使省館更直接的了解到基層群文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和困難,基層群文活動的開展目前普遍存在經費短缺、基層領導重視不夠、藝術門類不夠豐富健全、文化工作者業務水平不高等短板,現狀亟待改變。這為省館今后的輔導培訓、群文活動引領與開展、政策制定等明晰了著力解決的問題方向。
(二)受編制所限,縣鄉級的文化業務人員普遍短缺。在縣鄉級基層文化活動中,業務文化工作者常常身兼數職,跨專業跨領域參與各種文藝活動。比如,音樂專業的文化干部兼做群文晚會與大型活動的主持人;舞蹈業務干部常常也要組織群眾合唱,兼任縣級非遺部門的工作和燈光音響與音樂制作的操作者,此類情況在基層文化館普遍存在。因此,這些基層文化干部群體往往有強烈的學習意識和愿望,希望能到省級文化館、專業藝術院校和院團來接觸專業水平較高的老師,學習和提高各藝術門類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使自己成為一專多能的文化人才,更好地服務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
(三)省群藝館選派下到基層輔導的業務人員立足于基層文化需求,開展了形式內容豐富、深受群眾喜愛的廣場舞、合唱、器樂演奏等各門類文藝輔導,培訓當地群眾文藝骨干,對提高當地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質量和水平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基層群文業務干部的專業水平也得到普遍提高;同時,變“送”文化為“種”文化,增強了基層薄弱地區文化的“造血功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但該項目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選派人員與受援地溝通不暢,業務開展范圍和輔導區域有待拓展,基層文化館站的設施和器材簡陋影響培訓效果,導致實效性不突出等問題。基層文化單位希望省館和上級單位除給予人才支持外,也能撥付經費改善縣區級文化單位的設施配備問題。
(四)邊遠貧困地區來我館接受培養的人員,由于原單位工作繁忙、家庭等原因,個別人不能做到堅持長期在崗學習,影響省館培養計劃的完成和培養效果,也是對邊遠人才培養指標和經費的浪費。建議今后各縣市文廣新局在選拔該項人才支持計劃受培養人員時,優先考慮基層文化單位中對業務知識有強烈學習和進修意愿的文化工作者。
(一)加強指導、監督、管理和意見反饋,建立監督考評機制。為開展好人才支持工作,派出單位要根據受援地區文化需求,結合派出單位業務人員專業特長及選派人員意向,確定選派人選,并簽訂三方協議,同時,加強指導和監督計劃落實情況。任務完成后期,組織受援地文化單位對選派人員進行考核評價,輔以成果匯報演出和展覽,以計劃執行情況和實施效果為重點,從派出單位、受援縣和被選派的文化工作者三個角度,結合服務對象評價,對項目進行總結與考核評估;另一方面,培養單位對每一批受培養人員的培訓效果應予以考核鑒定,及時進行經驗總結和交流座談,聽取受培訓人員的匯報和意見建議。力爭使選派和培養兩個人才支持項目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發揮積極作用。
(二)制定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做好后勤服務與保障。據了解,省群藝館制定了《河北省群眾藝術館選派到邊遠貧困地區工作的文化工作者管理及補助發放辦法》和《河北省群眾藝術館邊遠貧困地區文化工作者培養工作管理及食宿、交通等補助辦法》兩個制度。嚴格規定了選派人員到受援地工作的職責范圍、工作目標和任務、工作期限與考勤、紀律要求、工資福利待遇、生活補助及差旅費發放、評優考核辦法等事項。對在館內接受培養的基層文化工作者也詳細規定了部門分配、崗位安排、考勤紀律、食宿安排及生活補助和差旅費的發放辦法等內容。做好后勤服務與保障,確保選派和培養兩個人才支持計劃能無后顧之憂的予以貫徹落實。
(三)加強對優秀人才的選派工作,擇優遴選。借鑒其他省份好的經驗,面向高校、專業院團等擴大選派范圍,制定面試、評審等形式的遴選制度,讓選派候選人陳述文藝特長、擬服務區域、服務內容、服務計劃、重點項目策劃等內容,并接受受援市縣和鄉鎮文化單位組成的評審組的質詢,擇優遴選出具體人選,優化輔導隊伍。選派培養單位應加強與各地市文廣新局的對接交流,結合當地需求開展對口支援和培養,為每一位受培養人員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和目標,并嚴格實施,定期匯報、交流和反饋效果,力求使受培訓人員得到業務能力和素質的綜合提升。
(四)統籌安排,豐富培養內容,創新方式方法,為基層文化工作者提供優質的學習平臺。
為強化實效性和針對性,應根據省內文化館站基層一線文化人才隊伍現狀,統籌制定2016年至2020年文化人才支持計劃上派培養規劃,采取長期專業培養與短期業務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培養我省基層文化人才。對播音主持、曲藝表演、音樂編創、燈光音響操作、非遺傳承等急需緊缺人才予以傾斜照顧,依托省館和專業院團著力緊急培養。省級部門對各地市項目實施情況應開展全面督導檢查,進一步改進和調整省級相關政策和安排。
為突出實效,省群藝館拓寬培養思路,創新方式方法,組織受培養人員參加了在重慶舉辦的全國文化館年會暨文化館事業成就展,開闊他們的眼界和視野;組織美術部培訓人員跟隨專業教師外出采風、觀看畫展,學習展覽策劃;組織音樂部培訓人員參加全國縣級群眾文化音樂編創培訓班;組織戲曲部培訓人員參加京津冀京東大鼓書會、河北梆子票友邀請賽等戲劇曲藝類比賽,并觀看省館小戲排練等等。此外,館內舉辦的各類培訓班、演出和比賽、講座交流活動等,也邀請他們積極參加。值得一提的是,鑒于縣域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業務人員短缺,需要一專多能的業務干部,而他們在基層輔導過程中也是身兼數職。為此,省群藝館安排他們打破專業局限,不囿于自己的專業,兼學其他藝術門類。如聲樂專業的學習了燈光音響、音樂制作操作技能;曲藝表演專業的學習了聲樂唱法、廣場舞等。跨專業、跨門類培養為基層文化工作者更好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另辟蹊徑,鋪路墊石。
國家推行的人才支持計劃是文化隊伍素質提升工程的重要舉措,對于提高受援地的基層文化服務水平和基層文化工作者的業務素質意義重大。我省應繼續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拓展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和方法,落實好選派和培養的保障措施,積極開展此項活動,為基層培訓人員提供優質的學習平臺。
[1]李秋云,楊國勇.《河北選派文化工作者赴邊遠貧困地區服務》.中國文化報,2013年12月17日.
[2]陸吉星.《文化館免費開放亟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電影評介,2012(10).
趙書紅,單位:省群眾藝術館,研究生學歷,職稱: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