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敏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410000)
陳 理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410000)
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在湘西新農村民居建造中的運用
彭 敏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410000)
陳 理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410000)
繼承、保護和發揚湘西傳統剪紙藝術,是對傳統藝術的藝術性升華,通過將其融入到企業領域中,煥發傳統剪紙藝術新的活力。本文通過對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進行發展演進分析,發現其運用非常廣泛,尤其是運用到湘西新農村居民房屋建造中,得到了融入傳統剪紙元素符號在建造中的重要意義,也發現當前在讓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與新農村居民建造中,面臨的幾大難題,最終提出推廣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在新農村居民建造運用的建議。
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湘西新農村民居建造
本文為2014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在湘西新農村民居建造中的運用》成果。
剪紙藝術在我國已經有了超過3000年的發展歷史,是構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單元,既傳遞勞動者的藝術修養,又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在湘西,傳統剪紙藝術,主要以苗族的銼花為主要代表,通過運用苗族獨特的鑿刀,雕刻出獨特制作技藝的剪紙。為了更好的繼承、保護和發揚湘西的傳統剪紙藝術,家庭自主教授學習、民俗學者進行廣泛的宣傳、在學校開設相關的剪紙課程、實現剪紙產業的轉化,不斷創新了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的現代應用。
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運用非常廣泛,如在服飾的刺繡上、服飾花樣的設計、日常用品花樣設計中運用,甚至是民居建造中,包括在傳統民族建筑和新農村居民建造中。通過融合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湘西新農村居民建筑煥發了新的光彩,既傳遞了民族特色,也讓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獲得了新生。
在國際化進程加快的影響下,外來的西方文化藝術被很多國人所接受,甚至推崇,這大大的擠壓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空間,讓很多傳統藝術文化面臨無人知曉的窘境,因此在湘西新農村居民建筑中,充分運用湘西傳統的剪紙元素符號,既是對湘西傳統剪紙藝術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也是讓湘西新農村居民建筑設計得到創新的重要途徑。
(一)傳承和發揚湘西傳統剪紙藝術文化
民族同化進程的加快,讓湘西傳統剪紙藝術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人們的審美和需求發生巨大的改變,這讓湘西傳統剪紙藝術文化有很危險的傳承危機。通過在新農村居民建筑中,使用這些剪紙藝術元素符號,并將其與現代設計結合,讓民居建筑獨具地方、民族特色,一方面能夠滿足現代人對新民居建筑藝術審美的需求,也能夠讓湘西民族特色得到傳承和發揚,另一方面,還增加了新農村民居建筑的附加值,體現了湘西文化信息,營造出湘西地域文化氛圍。
(二)創新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設計
在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全國大地上建造出了沒有籍別的建筑,千篇一律,哪怕到了湘西也沒有感受到濃厚的民族特色。因此在新農村民居建造中,融入傳統的剪紙元素符號,能夠創新民居建造的設計,體現獨特的湘西特色,讓貴為旅游勝地的湘西留給游客更多的享受體驗。在湘西新農村居民建筑中,將剪紙元素的圖案、色彩、布局等活用起來,讓建筑煥發新的活力。
在充分意識到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運用到新農村居民建造中的重要作用之后,在政府的帶領下,這種模式得到了廣泛的推廣,主要運用現狀如下:
(一)湘西傳統剪紙構思方法在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中的運用
在湘西傳統剪紙構思方法中,充分的將對構圖的巧思運用到其中,通過對一張平面紙的精心剪裁,靈活的夠顯出生動活潑、特色鮮明的圖案,因此當前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房屋的時候,充分的將剪紙構思的方法納入進來。通過對剪裁構思的提煉、加工、重組,在房屋的架構上充分體現出來,并在相關的設計上,進行剪紙藝術標志性設計,原生態的在新農村居民建造中體現湘西民族特色。
(二)湘西傳統剪紙圖案形狀在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中的運用
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中,通過對傳統剪紙藝術圖案形狀的創新運用,更具湘西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建筑毅然挺立,通過向游客展現的形式,走出國門,邁向國際。尤其是在旅游景區中的一些標志建筑設計上,充分的融入了傳統剪紙藝術圖案形象,從視覺上形成了與現代水泥鋼筋建筑強烈的對比。在新農村居民建筑設計的屋頂設計中,融入了硬山頂的設計,在墻頭做出各種造型,體現獨特的風格。
(三)湘西傳統剪紙藝術內容在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中的運用
湘西傳統剪紙藝術的內容涵蓋廣泛,上到神明鬼神,下到現實生活,從動物到花草,從人物到吉祥物,剪紙藝術都能夠活靈活現的表達出來,憑借的是抽象、夸張等剪裁手法,以對稱、變形的形式呈現,所以在進行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中,利用剪紙藝術的剪裁方法,取材,以及表現形式,將民居建筑設計得更加美觀,造型別具一格,色彩鮮艷照人,大大的提高了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的辨識度。如在湘西吊腳樓的設計中,加入了傳統剪紙元素的符號,讓吊腳樓煥發新的光彩。
(一)難尋到現代新農村居民建造與傳統剪紙元素符號融合點
雖然剪紙藝術內容豐富、構思方法奇巧、作品也非常精美,但是要充分將其與現代新農村的居民建造融合起來,是非常困難一件事情。首先,要通過運用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到居民建造中,用到什么地方,體現怎樣的主體,是否會影響建造的功能性等等問題,都需要找到融合點;其次,在現在新農村居民建造中運用多少傳統剪紙元素,是完全打破現代建筑的風格,還是進行現代建筑的傳統元素創造,都困擾著湘西新農村建造中的建設者們。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讓建設者們產生疑惑,沒有方向,隨意的進行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的應用,讓設計出來的建造,牛頭不對馬嘴,體現不出湘西的地方特色。
(二)在新農村民居建造中缺乏剪紙藝術人才
要充分將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運用到現代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中,就需要有人來推動、來牽頭設計、完成施工、進行總領等等,但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湘西地區既懂建造,又懂剪紙藝術的人非常少,這樣就會出現在建造中運用剪紙元素符號不合理、畫蛇添足影響建造功能等問題。
(三)缺少統一的引導機制
缺少統一的引導機制,是目前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中無法大規模、有體系的運用湘西傳統剪紙元素符號的重要原因,產生這樣問題的原有主要有2個層面:一是地方新農村居民建造的管理者,沒有意識到從領導層面制定引導機制的重要性,缺少主動引領傳統剪紙元素符號運用的動力;另一方面則是實際的新農村居民建造者,沒有形成規模,讓相關部門加以重視。
(一)展開規劃論證,確定融合點
實現合理的傳統剪紙元素符號運用,是提高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的關鍵,不然將會影響建造的美觀、功能。所以,要從展開相關的規劃論證入手,找到最能夠體現湘西地區文化的二者融合點,讓最能夠體現湘西特色的新農村民居建筑在傳統剪紙元素符號的應用中凸顯出來。
(二)重點培育人才
要改變當前缺少復合背景的專業人才難題,湘西地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做到3點:一是從人才的培育上,進行重新設計,可以在湘西地區的專業院校中,將剪紙與建筑專業融合起來,研討出新的專業,通過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提高未來地區人才的儲備;二是可以在湘西地方黨校,開展相關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領導管理者的重視;三是從社會層面來看,可以通過開展技能培訓的形式,對目前相關的從業者進行技能培訓提升。
(三)建立健全引導機制
要充分引導在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中運用傳統剪紙元素符號,形成地方建筑風格和凸顯地方傳統文化特色,就要從建立健全引導機制出發。一方面要在研討出臺相關的管理辦法,鼓勵更多的建筑設計者,在新農村建筑設計中融入傳統剪紙元素符號;另一方面,要進行相關的規范和指導,規劃在特定的地區進行固定模式的建筑設計,讓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體現規模化的美感。
以苗族的銼花為主要代表的湘西傳統剪紙藝術,歷經時代的變遷,毅然煥發新生。本文分析后有4個重要論點:一是運用湘西傳統的剪紙元素符號到湘西新農村居民建造中,既是對湘西傳統剪紙藝術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也是讓湘西新農村居民建筑設計得到創新的重要途徑;二是湘西傳統剪紙元素中的構思方法、圖案形狀、內容都被運用到新農村居民建造中;三是當前推動大規模的在湘西新農村居民建筑中融入湘西傳統的剪紙元素符號還面臨著融入點難以找到、缺乏復合人才以及引導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四是要從開展規劃論證、培養人才以及健全引導機制等角度進行深入運用的強化。
[1]朱亮等.湘西苗族銼花剪紙的藝術特征及內涵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5(10).
[2]吳衛等.不用剪刀的剪紙——湘西踏虎鄧興隆服飾鑿花[J].藝術百家,2014(11).
[3]左超林.苗家剪紙 湘西一絕[N].中國特產報,2006(07).
[4]龔迪.湖南省新農村民居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05).
[5]申慧.湘西苗族地區傳統民居的繼承性發展研究[D].湖南大學,2012(09).
[6]張蕓蕓.湘西傳統民居建筑符號及其現代演繹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