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莉萍(淮北師范大學235000)
淺談懷素的書法藝術
侯莉萍(淮北師范大學235000)
懷素是中國書法史上一位杰出的書法家,他的狂草書遒勁狂逸、奔放率意,大大拓展了中國書法藝術表現力的邊界?!蹲詳⑻肥菓阉夭輹拇碜鳎韽娬{連綿的筆勢,一氣呵成,為草書藝術的極致表現,對后世書壇影響極大。本文通過《自敘帖》的風格特征的分析,進而探求懷素書法藝術。
懷素;草書;《自敘帖》;風格特征分析
懷素學習書法,勤學精研,特別重視眼界的開闊,他的狂草書使轉如環,神采飛揚,所流露出來的浪漫主義情懷,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懷素終生對書法藝術執著追求,其藝術成之高,成為了繼張旭之后,唐代草書史上的第二位書法大家。他的經典書作如《自敘帖》《小草千字文》等給唐代草書藝術增添了光芒?!蹲詳⑻窞閼阉刂心杲^唱,此卷通篇線條圓勁流暢,狂放恣意,精神煥發。
懷素出生于湖南,自幼聰明好學,年少出家,其后就一直以僧自稱。他在《自敘帖》的開頭說:“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文暇,頗喜筆翰。” 懷素學習極其勤奮刻苦,他的這種精神是令人震撼的。
懷素是一位僧人,他性情狂放,癡迷于草書,雖是僧人卻無心修行,更好酒,但他更是一位傳奇的書法家,單純率意,堅韌不拔。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有云:“書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學,如其才,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懷素的才情和秉性集中地表現在書法作品中,形成了他浪漫詩意的書風,這種風格所散發出的獨特氣韻,后人是難以摹仿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性,而不同的秉性體現在作品中的氣韻更是難以力求的。書法容易學的是法度,難學的是書者的性情以及作品所散發出來的氣息與韻味。
從唐代中期開始,懷素及其他的《自敘帖》,一直被熱衷于書法的人士所談論。他喜愛做詩,常常結交名士,與李白、顏真卿等人都有交游。當時許多王公名流也非常樂意結交這個狂僧。每當飲酒興起之時,他便不分桌椅、墻壁、衣物,任意揮寫,時人稱他為“醉僧”。
懷素行筆飛動圓轉,線條奔放流暢,率意顛逸變化萬千,卻絲毫不失法度。這確實要歸功他的勤學苦練。從師承關系上看,懷素狂草直接二張,得力于張旭要更多一些。他發揚了張旭筆法,但在使轉上更出于張旭。他繼承張旭又有新的突破,謂之“以狂繼顛”,他與張旭并稱為“顛張醉素”,對后世影響深遠。
懷素傳世的書跡是比較多的,計有《千字文》《清凈經》《圣母帖》《藏真帖》《律公帖》《腳氣帖》《自敘帖》《苦筍帖》《四十二章經》《食魚帖》等。從上述作品來看,其風格并不是全部相同的,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還沒有完全擺脫前人作風的,如《圣母帖》《苦荀帖》《食魚帖》等;二是他書風自成一家的,如《清凈經》《四十二章經》《自敘帖》;三是追尋循和平淡的書風,如《小草千字文》,與其狂放大草書相比,風格大不相同。
1.《自敘帖》概述
《自敘帖》,紙本,墨跡,長755厘米,高28.3厘米,126行,共698字,原跡現在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是懷素狂草書的代表作品。
從《自敘帖》的內容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懷素自述生平大略,有八十余字。第二個部分,有二百五十余字是摘寫了顏真卿《懷素上人草書歌序》中的一部分,借顏真卿之口,展示“開士懷素,僧中之英”的“草圣”氣象。第三個部分,懷素將朱逵、李舟、張謂、虞象、許瑝、錢起、戴叔倫、竇冀等八人的贈詩,摘取重要的部分,按內容分為四個方面。在文章的最后,懷素擔心人們評論他是借眾多名公之口來贊揚自己,特意寫了這樣一句話:“固非虛薄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1。
《自敘帖》通篇為狂草,幾乎筆筆中鋒,如錐劃沙,縱橫斜直,上下呼應,可以想象當時懷素書寫時豪情勃發,一氣貫之的場景。懷素雖然樂酒作書,但他絕對不是沒有法度的顛狂。恰恰酒的催化作用,助使他的創作激情與想象的即興表達,在一定程度上使他擺脫了一些束縛,可能會讓靈感更自由更加淋漓盡致的發揮。
2.淺析《自敘帖》風格特征
《自敘帖》全篇有二百多字。無論是提按使轉還是字形大小,他做的到位且含蓄,非常精微,沒有拖泥帶水的地方。有些字雖然筆畫很少,但每一筆都穩、準、狠地落到紙上,線條流暢富有韌性,筆鋒連帶提按的粗細恰到好處。臨寫的時候,如果筆勢的俯仰、向背,筆法的提按與所臨碑帖不同,很難寫出原帖連綿的氣息與韻味。
《自敘帖》線條的精細,更能顯現懷素非同一般的筆頭功夫。線條如鋼絲般帶著彈性,任意連綿繚繞,生動多姿,神采動蕩,舒緩飄逸,沒有一筆不妥,線條雖然很細但充滿著韌性和力量感。雖然狂放但法度嚴謹,結體準確,更能體現出懷素非凡的才能。整體看來,全篇連綿草勢,運筆上下翻轉,動蕩起伏,疾緩有致,輕重相間,像是節奏分明的音樂旋律,極富動感。全篇氣息猶如行云流水一般,給人以無窮想象。自然的書寫狀態下,隨著他情緒的變化,字形大小、開合對比非??鋸?,錯落互讓,回環縈繞,忽而祥云飄渺,忽而急風驟雨,洋溢著濃烈的浪漫主義氣息,實為草書界之極品。
狂草書是理性與浪漫高度的統一,懷素筆法上的嚴謹與狂放達到了理性與浪漫的極致。理性則需一定的手上功夫,需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懷素曾經在盤底、木板上以及芭蕉葉子上苦練書法,這種勤奮刻苦的學書精神讓人欽佩??穹艅t需要一定的天賦和才華。懷素是一位僧人,草書與酒幾乎是他全部的生活。懷素把書法視為己命,一生追求,所以他很在乎詩人寫給他的詩歌以及書法前輩們對他的評價。此外,他好像別無所求,這種專一的秉性恰恰是藝術人所必須的品質。藝術之路是需要藝術家用畢生時間去虔心追求的。因此,懷素這樣為藝術而生而狂的士僧,他的藝術成就才能達到一種超凡脫俗的高度。
懷素以其獨特的筆法,形成了他草書藝術輕盈、狂逸的特質。自然率意、毫無拘束的書寫,用筆連綿不斷,清逸悠揚,有一種緩緩而至的氣韻美和深遠的境界。他這種獨到的、充滿韌性的線質,為我們提供了一種不同往常的新的草書線質的藝術視覺美,豐富了草書線條語言和草書藝術史,對后世影響深遠。
注釋:
1.見《自敘帖》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1]自敘帖[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2]劉熙載.藝概?書概[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
[3]張弼.歷代名家書法經典[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
[4]陳振濂.書法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
[5]懷素草書的研究與欣賞[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6]胡抗美.胡抗美書學論稿[M].河南美術出版社,2009.
[7]沃興華.書法問題[M].榮寶齋出版社,2009.
[8]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