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剛 王 婧 (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150000)
美術職業技能訓練在小學教育專業中的重要性研究
張 剛 王 婧 (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150000)
隨著現代教育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小學教育專業的教學中,對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美術職業技能訓練是小學教育專業中的一門課程,是培養教育人才綜合素養的重要基礎。但是在教學實踐當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慣性的影響,對美術職業技能訓練有所忽視,美術職業技能訓練是教師綜合素養得以提升的根基,關系到學生未的來職業發展前景。本文將針對當前小學教育專業忽視美術職業技能訓練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在探討當前存在問題的同時,進一步分析美術職業技能訓練在小學教育專業中的重要性,旨在構建更為科學完善的小學教育人才培養體系。
美術職業技能訓練;小學教育專業;教育改革
注:本文為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課題《“T型訓練模式”在小學教育專業美術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4Q143。
美術職業技能訓練是小學教育專業中的一門課程,對于未來高素質教育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在未來教學當中,學科滲透趨勢將更為明顯,而扎實的美術理論基礎和美術應用技能則能夠夯實學生的教育基礎能力。從當前小學教育專業教學實踐來看,對美術職業技能訓練有所忽視,這一現狀往往造成學生真正走上講臺之后,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技能等方面造成缺陷。以下將就美術職業技能訓練的重要性逐步展開分析。
1.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受限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新形勢下教育領域需要在教學理念、教育體制方面積極改革,優化教育結構,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決定》當中對素質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尤其對于教育人才培養的首要素質要求為“科技與人文的綜合素養”。雖然素質教育已經提出多年,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落實點較為虛化,而在小學教育專業中設置美術職業技能訓練,則是將綜合素質培養具象化、分解化、落實化。如果忽視美術職業技能培養,那么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在課件制作能力、學科滲透能力、教學創新能力方面都將受到限制,學生思維容易陷于模式化的理論程序中,難以實現多元化素質發展。歸根結底,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轉化。
2.影響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如果忽視美術職業技能訓練,則會造成學生教育理念偏差。職業技能訓練能夠使學生具備更完善的美術功底,同時培養學生與時俱進的審美教育理念。美術職業技能訓練有著特殊的育人功能,能夠改變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美術技能教育的片面認識。這一教育形式并不是針對專業美術生所實施的技能強化教育,而是針對全體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開展的基礎性、通識類審美教育。利用美術知識和技能的轉化,能夠使學生構建起更豐富、更立體的知識網絡體系,拓展學生審美視野,在空間、線條、色彩、結構、表達方面提高審美敏感性,在感受美、欣賞美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創造美、表現美的綜合能力,進而凸顯小學專業教育綜合育人能力。
1.順應素質教育的新要求
美術職業技能訓練注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創新能力和美術教育能力,而這些內容也與小學教育專業改革高度契合。通過美術職業技能訓練,學生能夠具備更完善的美學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審美思維的培養、審美鑒別中獲得全新的藝術體驗。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美術職業技能訓練,學生的綜合技能、創造力等得到了有效發揮,建立在通識教育基礎上的美術技能訓練與專業美術藝術教育截然不同。對于小學教育專業而言,美術職業技能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培養高素質教育人才的前提。美術職業技能教育更關注通識教育的完善效果,改變了以往僅關注教育結果的片面性,進而轉向關注學生未來職業發展。這一教育理念的轉變,使美術職業技能教育在小學教育專業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美術職業技能訓練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職業技能教育,是培養學生藝術感知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順應素質教育的新要求的必要舉措。
2.培養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完善的審美能力
在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而美術職業技能則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可行途徑。美術技能本身就具有直觀審美引導性,同時更有利于實現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協調統一。通過美術職業技能培養,學生能夠深度發掘審美對象的藝術內涵,同時激發其主動審美情感與藝術想象力,起到激勵審美意識形式的促進作用。在美術職業技能訓練當中,教材具有良好的思想性和引導性,能夠使學生系統性的認識并掌握基礎美術技能,通過美術實踐完善自身審美認知,通過和諧的色彩搭配、系統的技能整合,提升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和駕馭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實現強化學生的審美修養。審美教育屬于小學教育專業中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師德、完善教育精神的出發點。學生所掌握的美術技能不僅能豐富其審美理論,更有助于將其轉化為綜合教育技能。
在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術職業技能培養中,需要體現出理論結合實踐的統一格局。美術職業技能培養涵蓋了美育、技能教育、通識教育的多重元素,學生經過美術技能培訓之后,能夠將美學理念滲透與生活和學習當中,進而在語言、行為、認知理念等方面發生積極變化。針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開展的審美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是體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當中,而美術職業技能培養則豐富了美育形式,使學生在更直觀、更生動的學習氛圍當中構建起主體審美認知,為未來工作、教學、學習等起到良好的推助作用。
3.培養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學科滲透能力
學科滲透是未來教育模式創新的主要途徑,小學教育專業開設的主要目標,是培養面向未來的、綜合素質過硬的教育人才。在小學教育專業體系內開設美術職業技能訓練,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階段構建起完善的教育理念,對學科滲透有更加深刻和形象的認識。無論學生選擇的何種專業,比如語文教育、數學教育、英語教育等,都與美術技能訓練有著密切關系。舉例來說,如果學生專修英語教育專業,從傳統觀點來看,這個專業與美術技能沒有明顯關系。但是在綜合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的現代教育中,學生可以利用自身美術技能實現教學優化,例如一邊釋意英語單詞內容,一邊以簡筆畫形式畫出不同的物體,學生會對這樣的新穎的教學方式表示關注,同時也能夠使教學形式更為活潑,課堂氛圍更加濃厚。
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必須掌握制作教學課件的能力,如果學生具有良好的美術職業技能基礎,那么在課件制作過程中將融入更多的美學理念,使課件制作更具美觀性和藝術性,這樣的課件勢必會提升課堂質量,使學生獲得更良好的執教體驗。由此可見,美術職業技能是完善學科滲透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鼓勵學生創新發展的源動力之一。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專業教學當中,美術職業技能訓練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美術職業技能訓練的開展,有助于提升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是培養新時代高素質教育人才的基礎。美術職業技能訓練具有一定的系統性,貫穿教育人才的培養、應用、優化的全過程,只有對這一課程提起重視,認識到美術職業技能訓練在小學教育專業中的重要性,才能盡快完善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使之成為塑造高素質教育人才的一條捷徑。
[1]莊可.提升教師審美素質的意義及培養策略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4(03).
[2]王麗娟.淺議教師必備的審美素質[J].吉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4).
[3]李文英.審美素質的培養與創造力的開發[J].高等教育,2014(S1).
[4]梁永平.職前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發展的理論與實踐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3(01)
張剛(1976.6-),男 ,黑龍江省北安市,碩士,大慶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動畫理論和環境設計。
王婧(1976.4-),女,吉林省松原市,碩士,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美學與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