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雯 (南京郵電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 210046)
《瘋狂動物城》:完美的角色造型與角色塑造
蔣文雯 (南京郵電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 210046)
本文通過對《瘋狂動物城》中動畫角色造型與角色塑造設計運用,進行詳細的闡述及案例分析,通過對于角色選取、角色頭部造型設計與服飾設計等多個方面研究角色造型的確立與設計;從新技術研發、道具的合理使用、以及配音的技巧三方面研究《瘋狂動物城》中,角色塑造逼真感的展現。這些對于動畫電影準確塑造、情節的推動、主題的解釋,有著最為基礎的作用。并且,汲取其中的優點,為我國的動畫電影創作團隊提出啟示策略。
瘋狂動物城;角色造型設計;角色塑造
動畫的角色造型設計,一般是指設計師對動畫電影中所有的角色,以劇本為依據,對其身份、性格、職業等一系列社會屬性,進行服飾的搭配等創作。動畫的角色造型設計是動畫電影制作前期中的一項關鍵任務,其重要性貫穿于整部動畫電影的制作中。
近來,由迪士尼出品的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風靡全球,在豆瓣上坐擁9.4的超高評分,獲得了非常高的口碑。這部由600名員工耗時五年內精心制作完成的電影,除精彩故事、 “烏托邦”式的政治理念以外,動畫角色造型設計更是精妙絕倫。本文試從多角度入手,剖析這部動畫成功背后,角色造型設計的精彩之處。
角色造型的設計與電影敘事關系非常重要,在《敘事學導論》一書中也指出“在敘事作品中,在人物結構和敘事結構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加深對角色的認識和感受,并在敘事時空中塑造出完整的角色,這種塑造包括直接形容和間接表現,具體可通過對形象、服飾、表情的描繪等來間接表現角色的性格,而這些觀點在動畫電影中同樣適用?!?/p>
(一)角色的選取有助于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在設計師設定角色的基礎形象時,必須以故事提綱為基礎依據,明確我們的設計目的。《瘋狂動物城》的導演組為了深層次地斟酌,探究角色的社會屬性背后應有哪種類型的動物來扮演,親自去非洲進行實地考察,全面了解觀察動物的特性。在考察前,設計師原本把數量較多的牛羚設定為商人,但是經過深層挖掘,發現牛羚智商并不高明,所以改變了原始的設計,把它改為普通的居民,如圖1。非洲水牛記憶力很好,并不是因為他們不會忘記,而是容易記仇,所以這種強悍的動物當了局長,并且對之后牛局長對于朱迪的“記仇”有著情節性的決定作用。這些特性變成了我們運用在電影中的觀點,幫助我們厘清片中的角色該由什么動物擔任而成,從而進一步推動劇情的發展。
(二)角色的形態設計為影片增添亮點
動畫造型的優勢在于設計上可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將想象變為現實,塑造現實之外的生命和空間。通過設計師的描繪,動畫角色的形態可以與現實大小的比例失調、可以把沒有生命的物體擬人化、重構、拼接、甚至可以更換角色的骨架與材質。
在角色的形態設計中,《瘋狂動物城》與其他動畫電影最大的不同之處的設計師還原了真實世界中動物的比例,如一個長頸鹿的角色是95只老鼠的高度,這樣在畫面中,當各種身體大小不同的動物聚集在一起,很容易造成畫面的違和感,顯得非常的突兀,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整部動畫片的成品效果打破了所有常規,讓這種動畫風格別具風格,成為了影片最大的亮點。
此外,由于影片中同一物種還將會有多個角色,因此,在做基礎形態設計時,除了考慮該角色自身的社會屬性外,還需要將角色互相的性格差別體現出來,增加他們各自的辨識度。同樣身為狐貍的捷克,參考了跟尼克形象差別較大的闊耳狐,擁有體型更加嬌小、外觀更加可愛的特點。他與主角尼克從外形上形成了強烈對比,增添了觀眾對于了解他們性格的的好奇點。但是又以與外形差異巨大的粗狂的聲音與狡猾性格來找到他與尼克的關聯性,成為影片中一大亮點。
(三)頭部造型設計為角色的本質特征服務
角色頭部設計包含了對發型、五官、臉型等的設計。通過對于頭部的設計,如面部的形狀、大小、胖瘦等,依據角色的本質特征為基礎,可以塑造出角色的年齡、性格、社會背景特征等。
1.發型設計
通過角色的發型設計,可以向觀眾傳遞出角色的職業、性格等特點。樹懶的頭發看上去非常的中規中矩,頭發被整齊的梳在兩邊,看上去非常的柔順、干凈、整潔、清爽,符合他公務員的職業地位。與之相反,牦牛的卻有一頭濃密厚實的頭發,周圍還時不時的圍著一群蒼蠅,看上去非常的凌亂、邋遢、骯臟,僅用一頭亂糟糟的發型就能把牦牛倡導自然主義的理念,刻畫得淋漓盡致,非常生動形象,如圖2。
2.五官與表情設計
除了對發型細致入微的極致表現外,擬人化的面部五官設計,絲毫沒有讓人出戲,始終讓觀眾在導演建立的動物世界觀價值觀中,體會到影片傳達的成人化的主題思想。表情從屬于面部五官造型,它可以很好的傳達角色喜怒哀樂的情緒。人的表情是由面部大大小小約幾十塊表情肌,這些表情肌通過收縮從而牽動皮膚產現成千上萬種表情。與真人表情相比,動畫表情具有更夸張、更容易塑造的優勢。迪斯尼在制作角色的表情時,從寫生真人對象的面部表情結構出發,重視短暫而過的表情細節,敏銳地捕捉人物瞬間狀態,并且把捕捉到的微表情與動物角色相結合,反復的調整每一寸面部細塊,造就了影片中動物戲劇化的表情。不僅讓動畫角色從表情中展現自身的性格,而且還通過表情,讓觀眾感受到它的情緒并讓觀眾感同身受,使得導演與觀眾在各自心中構建的故事在不知不覺中靜謐鏈接,讓角色更加多維立體。
(四)服飾設計突出角色的處境,讓電影內容戲劇化
在影片中,觀眾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服飾,兔朱迪的交通警裝、警察裝、買蘿卜的休閑裝,這無一例外地展現了角色所屬故事橋段的情境。羊咩咩在電影剛開始時,作為副市長一直被獅子市長的權威所壓制,穿著過氣的藏青色呢絨大衣,配著土氣的灰色花紋棉麻長裙的她,顯得非常老土、過時、卻又平易近人。而到故事發展到尾部時,她晉升為市長,手握大權,她的穿著打扮也與之前也大有不同,高貴的黑色緊身套裝讓羊市長看上去非常的老練、卻又高冷,反襯出她就是把“食肉動物野蠻化”幕后的真兇,加大了電影內容的戲劇化,如圖3。
在動畫電影中,提高動畫角色塑造上的真實感和細膩感,不僅可以使得畫面更加的圓滿,完整,增強觀者對角色的喜愛,而且可以拉近角色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增強畫面的帶入感,讓觀眾感覺觸手可及、身臨其境。
《瘋狂動物城》制作團隊采用了多種不同的手段,通過研發新的制作軟件、強調角色的聲音等方法,讓角色塑造的更具有逼真感。
(一)積極研發有關角色造型的新技術
《瘋狂動物城》能創造出如此多優秀的動畫角色,技術這兩個字是繞不開的。關于角色的塑造,角色的頭發的卷曲和毛發的數量,角色身上衣服的布料,甚至是角色身上的反光,都是通過開發新的軟件、新技術的研發才得以實現。
在角色塑造方面,最大的困難則對于是動物毛發的視覺實現。在《瘋狂動物城》中,主角兔子和狐貍身上有250萬根毛發,長頸鹿更是920萬根,除了物理計算以外,光是靜態的毛發設計就任重而道遠。因此,《瘋狂動物城》團隊用超級敬業的態度開發改進了iGroom軟件,通過調整“虛擬層”的厚度來表現出毛發的“濃密感”,并且把各種動物毛發的粗、細、軟、硬的特點通過熒屏完美呈現,讓這成千上萬只動物像是真實的、會呼吸、觸手可及的。
(二)強調角色聲音的生命力
聲音便是動畫電影中的演員,這里的聲音不僅僅是指角色的語言,還有角色語言之外的聲音,包括音色的質感、發聲的急緩,還包括角色動作發出的聲音等等。一個角色擁有怎樣的音質、語調、語速,對于角色的塑造十分重要,雖然這些表現與角色性格息息相關,卻是直接體現在角色的整體造型之上。由此,結合著角色的性格,聲音也能塑造出不同的角色。
特別是動畫電影中的各種想象類的角色,甚至都不會說話,但都會通過一定的聲音來表現角色間的對白,塑造出角色的特色。在《瘋狂動物城》中印象最令人深刻的,是闊耳狐粗狂厚重的聲音,與它可愛嬌小的外形的形成了逆天的反差,也塑造出了捷克并非外表看上去的那么簡單,他有著詭計多端、狡黠的性格,成為電影中的一大亮點。聲音的塑造對于賦予角色生命力顯得尤為重要,聲音也是動畫角色生命力的最好體現,側面體現出讓角色更加生動逼真。
(一)加強研發實現角色多種造型的新技術
技術是實現任何創新與想象的一條必經之路,在一部動畫電影的創作初期,遇到不能達成的想象效果時,就應當試圖研發新技術來解決這些難題。在國內,一般形象設計受技術所牽制,技術程度決定著最后角色的造型效果,很少會為了角色創作本身而試圖革新技術。相反,在美國動畫電影公司,其中一位技術導演無奈地表示:“每個項目的設計師,對于角色設定完全是異想天開,根本不顧忌技術的可行性”,因此,每當技術部門拿到設定稿時,都需要攪破腦汁,竭盡全力的研發新技術,來實現當初所設定的角色狀態,這也正是我國動畫技術部門所欠缺的“學習精神”。在如此復雜的動畫電影創作中,堅持對角色的想象并大力開發相應的實現技術,將會成為提升中國動畫電影質量的一條有效途徑,為塑造出經典動畫角色打下有利的基礎。
(二)在花絮和短片中延續角色的塑造。
像正片一樣重視動畫電的花絮和短片,是繼續塑造角色的一種有效方式。這里的花絮和短片包括動畫電影的片頭片尾、宣傳片、系列短片等,這些影視作品都是增加動畫角色生命力的重要部分,因為,動畫角色在電影里的表現只是角色的一部分,動畫角色還承載著影片幕后和影片之外的更多信息,這使原有的動畫電影顯得更加豐滿,電影中的動畫角色更加生動。在中國動畫電影的系列短片方面,《熊出沒》系列動畫已經開始有所重視,如2014 年在動畫電影《熊出沒之奪寶奇兵》上映的同時,同時推出《熊出沒之年貨》《熊出沒之過年》等50分鐘左右的特別動畫片,雖然都沒有在電影院上映,但這一系列的連鎖動畫效應,在群眾中反響不錯。想要延續電影之外的角色塑造,最直接的做法便是擴展角色的存在空間和影響范圍,真正做到“源于生活”之后的“高于生活”,進而“影響生活”。
(三)重視和加強角色塑造中聲音的作用
近年來,網絡配音逐漸興起,不少年輕人在網絡上組成團隊,對經典的影視作品進行重新剪輯和聲音再創造,奪得了網友過億的點擊率,從他們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們對聲音塑造角色的熱情,依靠著自己的努力奉獻著精彩的聲音演出,并用模仿中的創意將配音文化推廣至大眾。皮克斯導演布拉德·伯德在為其創作的動畫角色選擇配音演員時解釋說“偉大的聲音能夠帶來偉大的動畫”,專業配音演員的培養也不容忽視。在中國動畫方面,《中國驚奇先生》在畫面制作雖然略顯粗糙,但在有趣的配音把動畫的整體效果推高了一個層次,融入了許多類似東北話等特色性語調,讓觀眾備受親切。
我國動畫片配音分為兩種:專業性與明星性。專業的聲優往往會研究劇本,揣摩角色,把自己幻想成角色本身來提高情感的投入度,以保證成品效果的質量。相反,一些動畫電影經常會請明星作為聲優,提高動畫電影的賣座率與知名度,但是成果往往缺乏專業性。但是,不要單純為了提高動畫的商業價值而降低動畫本身的質量水平,希望動畫片的創作團隊在配音演員的選擇上還是以角色為主,重視和加強角色塑造中聲音的作用,希望參與配音的明星也能認真塑造所配的角色,同時擁有向老一輩配音演員們學習那種語言表演的精神。
[1]海貝,吳冠英.裝飾有度—關于動畫角色造型設計的審美思考[J].裝飾,2014(12).
[2]張靜.解讀商業動畫中動畫角色造型的重要價值[J].電影文學,2014(07).
[3]孫立軍,李捷.現代動畫設計[M].河北美術出版社,2003.
[4]譚君強.敘事學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韓月輝.商業動畫影片角色造型設計[J].大眾文藝,2013(23):192-193.
蔣文雯(1993.03-),女,江蘇常州人,江蘇省南京郵電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研究生,專業:信息藝術設計與教育,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導師范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