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楓 (江西省撫州市文化藝術發展中心 344000)
地區文化藝術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問題探析
顏 楓 (江西省撫州市文化藝術發展中心 344000)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新常態環境,各地區相繼出臺一系文件、政策、法規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其中出臺的部分文件、政策、法規都涉及到了地區文化藝術與旅游業結合、融合發展問題;本文以上述問題為研究切入點,在對其進行必要概述基礎上,探討了不同融合主體角度的二者發展問題,最后總結闡釋了融合發展對二者及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與意義。
文化藝術;旅游業;產業融合;發展
在知識成為全球經濟核心競爭力的大背景下,文化藝術創意逐漸成為各國、地區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從產業發展特性角度來說,文化藝術及其產業有著明顯的創意性、高輻射性,以及高附加值特點,地區文化藝術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表面上看一方面能夠給地區文化藝發展增添新動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于文化藝術來重塑地區的旅游業發展模式,不論是對地區文化藝術產業發展,還是地區旅游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環境下,各地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促進地區文化藝術、旅游業發展的文件、政策、法規,出現的這些文件、政策、法規都不同程度的要求地區旅游業、文化藝術產業之間要嘗試融合、雙重發展;在這樣一個地區文化藝術和旅游業發展的背景下,系統、深入探討二者的融合發展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目前,雖然旅游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的現 象已經存在,并有著進一步發展的趨勢,但是,對兩大產業融合理論上的探討尚處于初級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這與日益發展的文化創意旅游產業是不相 適應的。對旅游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進行理論研究,不僅可以指導旅游產業發展實踐,豐富旅游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的基本理論,還可以為推動兩大產業融 合的發展制定對策提供依據。
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是人們閑暇時間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與注重個性化、多樣化的休閑娛樂需求,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強調活動的新、奇、特、異,以及追求參與式體驗;傳統“走馬觀花”式的“觀光”已經不能滿足游客的現實需求。一些地區基于滿足旅游消費者上述需求、偏好的目的,開始著力提升旅游產品的競爭力,嘗試更多的突破傳統旅游活動、服務界限的限制,主動將地區的文化藝術產品引入到旅游活動中,試圖延伸拓展傳統旅游業,有效提升旅游產品、服務的文化與發展內涵,促進旅游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隨著地區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一些大型的、先進的文化藝術產業企業也在嘗試突破本產業發展的界限,主動延伸業務至旅游業,意圖以旅游業的發展為依托讓更多的知道、了解所在地區的文化藝術,促進地區文化藝術的發展。總體來說,地區文化藝術和旅游業二者之間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融合發展態勢。
從“融合”一詞涵義角度出發,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地區文化藝術與旅游產業的“融合”,即二者之間的相互滲透,對外表現為二者產業邊界的越來越模糊,直至出現一種兼具二者特征的新型產業業態。就二者之間的融合,依據不同的主體,可以有三種不同理解;為了讓我們更好的認識與理解地區文化藝術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下面我們就分別進行探討。
第一,地區旅游企業及相關管理部門作為主體;地區旅游企業及相關管理部門作為二者融合發展的主體,是指憑借著地區旅游企業掌握的各種資源優勢、市場渠道等,主動突破自身產業發展活動的邊界向文化藝術產業延伸,對外表現為主動向游客提供具有獨特地區文化藝術特色、價值的旅游產品,在提供旅游服務的同時宣傳地區文化藝術,促進地區旅游業和文化藝術產業的共同發展。
第二,地區文化藝術企業及相關管理部門作為主體;地區文化藝術企業及相關管理部門作為二者融合發展的主體,是指憑借著地區文化藝術企業掌握的強大文化藝術形象、內容、資源優勢、市場占有優勢和品牌優勢等,主動突破文化藝術產業的活動邊界,嘗試借助于旅游業來宣傳、推廣地區的文化藝術產品,甚至是主動開發符合特定文化藝術主題的文化旅游產品給旅游企業使用,借助于地方旅游業發展來樹立地區的文化藝術形象,從而更好促進地區文化藝術和旅游業的共同發展。
第三,地區政府及相關部門作為主體;地區政府及相關部門作為二者融合發展的主體,是指以地區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名義,通過組織各種文化藝術類節日、節慶活動等,并與所在地區的旅游業、文化藝術產業等的活動進行重組集成式發展,旨在打造出全新的地區文化藝術與旅游產業,真正實現二者的融合發展;最為典型的就是當前各地區開展的文化藝術節、特色文化藝術展會等。
(一)有助于提高地區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滿足游客的高層次需求
借助于產業融合,將文化藝術產業這一新鮮“血液”注人到地區旅游業發展中,從而有效提高地區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使地區的旅游產品更具文化藝術感染力;同時,獨特的地區文化藝術產品等所具有的價值、創意空間等,也能夠賦予地區旅游業新的資源和功能,即對于傳統旅游中可能原本不被重視的文化藝術產品,變成了可以利用的旅游資源,而旅游業在有了可以利用的新的資源、更多滿足游客高層次需求的同時,也在發揮著宣傳地區文化藝術產品、價值的功能。
(二)有效增強地區旅游服務吸引力,進一步拓寬兩大產業發展空間
地區傳統旅游業發展,主要依靠的是地區所具有的自然景觀資源,旅游吸引物主要通過對自然資源的開發獲得,自然旅游是地區旅游服務的核心產品;由于可利用自然景觀資源數量有限,加之開發模式的落后,地區旅游產品吸引力呈直線下降態勢。而文化藝術產品的融入,可以大大拓展地區可以利用的旅游資源種類,既使采用傳統旅游資源開發模式、手段,也能進一步豐富地區旅游服務產品種類,能夠大大增強地區旅游服務的吸引力,對進一步拓寬地區旅游業、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空間有重要作用。
(三)增強地區企業競爭力,優化與升級旅游業和文化藝術產業結構
地區文化藝術和旅游業的融合發展,一方面在各自在服務產品開發上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開發出更具吸引力的服務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最重要的是可以為地區旅游和文化藝術企業帶來了新的贏利增長點,進一步增強地區文化藝術和旅游企業的競爭能力,促進地區文化藝術和旅游企業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夠實現對地區旅游和文化藝術兩大產業價值鏈的重組,旅游企業借助于諸多文化藝術產品提升自己的產品、服務價值,而文化藝術企業也能借助于地區旅游業的發展而促進產業價值鏈及結構的優化。
[1]邢莉莉.試析文化藝術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過程、模式和效應[J].人民論壇,2015(33).
[2]李岳,尹丹.蒙古族音樂文化與內蒙古旅游業的發展探究[J].通俗歌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