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 敏(鄭州輕工業學院450000)
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現代設計
——設計需要情感
陰 敏(鄭州輕工業學院450000)
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現代設計之所以受到大眾的歡迎,是因為賦予每件設計品一種“人情味”,給予物品一種情感。越是美的物件,使用起來心情越是愉悅,這種愉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然而設計是為人所用,所以對功能的要求同樣重要,一個成功的設計,是將可以使用的產品加入情感的需求,是功能與美的完美結合。
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現代主義設計;情感;情感設計
1.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現代設計
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包括芬蘭、挪威、瑞典、丹麥、冰島五國,早在20世紀初,這些國家就開始與歐洲其他國家同步發展現代主義設計,但是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它們在發展現代設計的同時,也制定了保護傳統手工藝的措施,認同功能主義,也強調產品設計的“人情味”,反對冰冷過分機械化的風格,重功能也重形式的美感。設計師尤其擅長在傳統與民間自然樣式的造型和色彩中獲得設計的靈感,并將其與功能性、理性化完美結合。總的來說,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設計重傳統,卻不拘泥于傳統的符號形式中,而是把傳統作為一種內在的精神,從極富現代沒感的設計中呈現出來,產生了一種富于“人情味”的現代美學,受到眾人的普遍歡迎。
2.缺乏情感的“現代主義設計”——形式單一,強調功能,高度理性、系統
“現代主義設計”開始于20世紀初,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是一個長時期內的設計運動,包含范圍極其廣泛;同時,它也是一個意識形態定義,它的革命性、民主性、個人性、主觀性、形式主義性,都非常典型和鮮明。它的主要特點就是形式單一、反裝飾性、強調功能、高度理性化、系統化。 二戰后“國際主義”得到發展,它遵循了密斯?凡德羅“少即是多”的設計原則,為達到減少主義,甚至可以漠視功能的要求,成為一種單純的商業風格,變成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義設計,這也是之后“后現代主義設計”企圖改變這一現狀的原因。
“后現代主義設計”出現是因為 “現代主義設計”形式太過單一,太過理性化,忽視“人的情感需求”。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現代設計之所以受到認可,是因為它所設計的產品,不只是考慮到使用者“用”這一特性,而且加入了“情”,它把自己的文化加入到設計中,諾曼在自己的《情感設計》中提到“實用性強的產品未必讓人樂意使用,吸引人的設計未必是最好用的設計,這些要素一定是互相沖突的嗎?”1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現代設計正是將功能與美結合,才使得自己的設計有了與眾不同的“情感”。
1.情感觸發對物品的回憶
“產品不僅是其所有功能的集合,它們真正的價值是可以滿足人的情感需求”2。面對一個已經使用過的物品,再次欣賞時,所看到可能不是一個簡單的工具或物品,也許會想起曾經使用中與其發生過的一段經歷,那么這件物品就有了自己的價值,這一“價值”不是它功能的體現,而是一段情感的流露。既然如此,在設計時是否可以將這種情感考慮到其中?設計不是單純的“功能代表”,它的出現僅僅只是為了“使用”那樣簡單嗎?那為什么要設計彩色電視,黑白電視與彩色電視功能是相同的,只是色彩區別。然而,人們往往被吸引的不單純是功能,他們需要“美”的滋潤,也有欣賞“美”的權利。人對于美的物品,工作起來更有效率,而這種“美”是不一樣的,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它是受到社會、文化、歷史、經歷、教育等要素影響的,而這種種的外界環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每個人的喜好程度,因為每種喜好背后都有各自的經歷與情感。
我們可以從一個人佩戴的手表看出佩戴者的年齡、性格和外表,這種時候手表被賦予不僅僅是顯示時間的工具,它已經超越外表,而表達一種內在的情感,讓人反思,給人不一樣的情緒。這也是為什么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在設計中加入傳統文化,根據自己的文化特點設計實用性物品,原因就是它賦予了物品情感。
2.“功能”與“美感”的完美結合
看到一件物品,我們的潛意識告訴自己是否需要,這種潛意識是被物品的外觀所吸引,而是否需要,這就需要做出思考。對于一個產品,除了外觀,最關鍵的就是其功能性。“現代主義設計”中著重強調功能,不可否認的是這的確很重要,我想應該很少有人會因為外觀別致而購買一個不能觀看節目的電視,當然也不排除特殊情況,可能有人會單純的為了欣賞而去購置。精致的外觀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戶,但是不代表功能、性能、可用性不重要,對于一個單純為欣賞購置的物品,它是藝術品,不是設計產品,設計的初衷還是“以人為本,為人所用”。而真正吸引人的設計同樣可以擁有完美的外觀,根據文化、社會、歷史等要素去探究物品的真實感,從情感的角度設計,將是功能與情感的完美結合,更受到大眾的歡迎,因為它賦予了物品一個故事,一種情感。
對于一個擁有5000年悠久歷史的中國,我們在發展自己的“現代設計”時應該如何進行,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目前的中國正處于發展階段,借鑒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是在所難免的,但是這種“借鑒”應該是有選擇的。面對各種現代化及外來新鮮事物的涌現,似乎傳統的東西已經逐漸消失,被一些所謂的時尚所取代,這樣的一種現象應該不是每個中國設計師所希望的。
沙發很舒服,但還是有很多人對明清家具情有獨鐘,因為每一個家具的設計都含有中國傳統的文化,而且使用者使用時的那種威嚴,是舒適的沙發所無法代替的,它所代表的是國家的文化,是一個歷史的再現,是一個民族是情感。
那么,中國的設計是否也可以借鑒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設計經歷,發展現代設計的同時,保護傳統手工藝,將傳統的文化加入到現有的設計中,賦予產品中國人特有的情感。
真正的設計應該是將情感賦予其中,用戶在使用時能夠產生一種情緒,將體驗中的思想與情感結合,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物品的功能同樣重要,也許會被外在的第一印象所吸引,但在反思階段,功能、性能、可用性的重要性就會凸顯出來。一個合格的設計被表現出來后,應該有自己的故事,產生自己的情感,這種情感通常表現在外部設計,但又超越外觀的外部表現,將功能與美結合,才會引起用戶使用的欲望,并且方便用戶,這才是設計的初衷——以人為本。
注釋:
1.唐納德?A?諾曼.《情感設計》[M].中信出版社,2012,序.
2.唐納德?A?諾曼.《情感設計》[M].中信出版社,2012,81.
[1]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新世紀出版社,2002.
[2]唐納德?A?諾曼.情感設計[M].中信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