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214000)
運用海報藝術塑造城市形象
劉曉麗(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214000)
20世紀以來,中國城市發展迅速,城市形象建設理念也得到空前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城市形象宣傳逐漸受到政府主管部門、設計研究機構等社會多方面的關注,城市形象海報如同是城市的名片和窗口一樣,是城市形象最直接和直觀的代言者,是城市景觀的特殊構成要素,是城市文化的有形體現。
海報;城市形象
本文為1.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資助項目,項目名稱:“城市形象”主題下的海報設計研究,項目批準號:2015SJB371;2.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院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課題名稱:“城市形象”主題下的海報設計研究,課題編號:15KT104。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期,我國的城市主要通過提供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資源來吸引外來投資,城市形象是潛意識的。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電視作為一種強勢的媒體,是加快城市形象認知的捷徑。青島、大連、昆明、珠海等城市,開始以電視廣告的形式大張旗鼓的宣傳自己的城市,推進了城市品牌的戰略研究和實施。2004年,杭州啟用“女子十二樂坊”作為杭州形象代言人。城市會展的舉辦可以不斷推動著城市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發展,并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很多的城市堅信會展的發展潛力巨大,從而更加熱衷舉辦會展。同時城市的CI所形成的理念可以成為一個城市的追求目標,也是城市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總體反映,更是宣傳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綜上所述的各類宣傳城市形象的策略當中,不能不提到關鍵的塑造城市形象的方式——海報。
海報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文字和圖形,它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的自然創造,在平面設計的發展歷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海報設計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多種藝術流派的影響,如裝飾藝術、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以及野獸派、未來主義、達達派、表現主義等一大批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流派,這些藝術流派推動了海報設計的發展,形成了多種不同的表現風格,在表現手法、色彩關系、構圖形式、作品風格、表達觀念上各具特色。同時海報也受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的時代,它所產生的作用是不同的。如在戰爭年代,大多數的海報是以促進和平、遠離戰爭的為主題的反戰海報;戰爭結束后,海報則大多以宣傳和平為主題;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商業海報作為推銷商品的重要形式,逐漸成為市場經濟中市場營銷的有機組成部分;和商業海報相得益彰的是公益海報,設計這些海報的目的是為了使人們關注一些社會問題,比如,環境保護、節約用水、保護野生動物、注意交通安全等。公益海報可以提高人們對社會的責任感和關注度,起著非常重要的社會作用。文化海報作為海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區別于其它類型海報,用來表現不同主題文化傳播的海報形式。上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海報在上海較為流行,當時的海報形式主要以商業海報為主。到了50年代至60年代,中國內地的海報藝術開始流行,主要是因為受到前蘇聯和波蘭的設計風格的影響,促進了海報的發展。從70年代末開始,中國的海報進人了最鼎盛的時期,全國的海報展覽活動如同雨后春筍一樣發展起來。早期的展覽有:首屆中國電影展、亞太海報展、全國宣傳畫展等等。正是由于各種類型海報設計展的不斷舉行,進而促進了海報作品的質量不斷提高,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海報的發展。如今,海報設計展覽更是層出不窮。比較著名的海報展有:寧波國際海報雙年展、杭州國際海報雙年展等。
城市是是人類精神文化的一個大容器,人類物質財富的集中地。芒福德認為:在城市發展的大部分歷史階段中,它作為容器的功能都較其作為磁體的功能更要。因為城市主要地還是一種貯藏庫,一個保管者和積攢者。城市社區的運動能量,通過城市的公用事業被轉化為可儲存的象征形式。一系列學者都認為:“社會是一種積累性的活動,而城市正是這一活動過程中的基本器官?!背鞘惺恰拔幕萜鳌敝f,鮮明的揭示了城市在人類文化進化方面的意義。縱觀人類城市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最新的人類文化成果總是產生在城市里,亦如列寧曾說:“共產主義只能產生在城市里”,無論是中國春秋戰國文化黃金時代所創造的“百家爭鳴”的城市文化,還是西方古希臘羅馬城邦創造的人類文化奇跡,城市文化始終作為城市的某種文化資本存在形式。中國幾千年華夏文明積淀下來代表的以北京為代表的“京派文化”、近代中西文化沖突與融合而形成的以上海為代表的“海派文化”和以香港為代表的“港派文化”,均構成巨大的無形資產與“城市文化資本”形式。良好的城市形象如今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投資環境,它可以以一種無形的資源,把大量的外來資金吸引進來,從而促進城市的發展。一座城市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必須像經營品牌一樣經營這座城市,保持自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城市規模擴張。
城市海報是一種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賞心悅目,無聲的推銷者。一幅優秀城市形象海報可以創造出具有文化影響力的社會效益,展現良好的城市形象。一個城市的形象除了硬件設施的建設,應該更加注重城市地方文化的宣傳,那海報就是城市地方文化傳播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地方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城市形象海報必須在設計主題、設計觀念、創意手法等多方面不斷更新和提高才會有更長足的發展,起到更好的社會效應。我們首先總結到的是主題概念的創新。主題是一種思想,也是設計過程的核心和靈魂。主題的界定不僅僅是局限在城市的地域文化上,它可以同當今社會現狀、未來發展,相結合才可能會有更明顯的社會意義。如城市老百姓關注的環保問題、社會風尚及美德問題等。人們企盼海報設計在新技術、新觀念、新媒體、新空間空前發展的情形下能夠展現神奇的精神面貌。在這種情況下,海報設計師更要不斷地挖掘時代、社會所帶來的新特點、新變化,更加細心地關注現今人們的生活方式、關注人群,重新審視當代的文化現象、哲學思潮以及流行藝術等方面,期望從中得到新的視覺傳播觀念,繼續帶給人們美的感受。第二方面是海報創意手法的多樣化。我們看歷屆城市形象海報在創意手法方面仍比較局限,常用的創意手法都集中在圖形這方面,而且一些圖形創意方法的運用過于重復,如果在設計中大膽的運用幽默夸張的手法來表現,應該形式會更加的豐富。最后強調的是作者的情感,一件作品一定是注入情感,才能引發觀者的興趣,最能打動人。因此海報藝術在宣傳城市的現代形象的意義是非同一般。
蘇珊.城市反思[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