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蕾(內蒙古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014010)
淺談民歌演唱中的情感表達
王 蕾(內蒙古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014010)
歌唱是人們交流感情,交流思想,抒發情感的一種自然而普遍的形式,演唱者必須從所演唱的歌曲中找出它的思想感情,找出歌曲中各個人物形象并把歌曲中所強調的情感生動真實地傳達給聽眾,所以說情感是歌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歌唱中只有理解歌詞寓意,并充滿感情、生動地表演,演唱才有感染力。本文從實際出發,分析找出了幾種運用及處理情感的方法,從而做到有感情的,動人的歌唱,進而體現出情感在民歌演唱中的表達。
歌唱;民歌;情感的運用與處理;情感的作用
1.創作背景生活化
民歌是群眾心聲的代言者,他們不是為了創作而創作,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為了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隨性的有感而發。從漢族的民歌來看,許多號子一般反映的是勞動人民的生活與勞作,如:農事號子、漁船號子、搬運號子等等。山歌,則大多是對人民群眾現實生活的描述與對愛情的贊美。歌唱是一門藝術,“藝術源于生活”,就在于此。
2.短小、淳樸、直率
民歌大部分都是口頭即興創作出來的,所以民歌所表現出來的感情都是淳樸的、都是比較直率的,也很貼入人心,并很少使用婉轉、抽象的表述方法。例如,云南民歌《放馬山歌》曲式單一精煉,旋律明快,情感坦率、淳樸、奔放,很有當地的地域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陜北民歌《趕牲靈》,旋律也是很簡明、朗朗上口,講述了陜北人民的一種出行方式,趕著騾子車,看著前方的路,看著前方的人,整首歌曲體現出一種悠閑的感覺,三段歌詞都是描寫了“趕牲靈”這一路的所見所聞。
3.故事情節的體現
民歌,尤其是地方民歌大多都是在借助演唱者來闡述一件事,比如云南民歌《繡荷包》,講述了當地男女確定戀愛關系后妹妹給情郎哥哥繡荷包的習俗,意思是妹妹在繡制荷包的過程中,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或對愛情的向往都寄托在這個小小的荷包上面,邊制作,邊輕輕唱著自己心中對美好生活的愿望,由此產生了繡荷包這個作品,以及之后其他地區也相繼出現類似繡荷包這樣的作品,這些民歌采用敘事的手法,歌詞內容豐富,廣泛流傳。
除上以外,不同地區的民歌還具備當地的風俗習慣的特點,所以說民歌是人們的生活的寫照,而歌唱是訴說情感的藝術形式,很多人都會用自己的歌聲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
1.分析歌詞含義及旋律特征
演唱的基礎就是了解歌曲的內涵。每一首歌曲都有他自身的思想感情和時代精神。無論演唱什么歌曲,首先都要認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了解歌曲創作背景與時代精神,并對歌詞內涵進行深入分析等等。我認為只有在讀懂歌詞的含義、了解作品的寫作意圖才能更好的、更恰當的理解歌曲當中的情感,進而才能更形象的表演出作品中每個人物的特點,顯現出作品獨特的風格。我們想要了解一首歌曲的旋律首先應掌握其節奏形式,要做到準確穩定,更要富有動感,充滿活力。有些很簡單的節奏節拍往往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所以會使歌曲缺少基本的律動感
例如,《趕圩歸來阿里里》這首歌,一開始唱的是人們要去趕集之前的心情,像是站在山頭上向著集市吶喊的聲音一樣,很悠揚很委婉,但也透露著一絲著急迫切的心情,速度稍慢,緊接著就是趕集時的興奮心情,速度一下由慢變快,此時的旋律帶動人們的心情,是活潑的、高興地,最后又由快變慢,訴說了趕集之后回家的心情,這首歌分成了三個階段來闡述了這一天“趕集前、趕集中、趕集后”的情感變化,旋律波動也比較大,總體來說還是歡快的,因為這首歌曲總的來說還是想向人們表現出山里的人民去趕集的愉快心情。我在學習這首歌曲的時候,首先了解了作品的歌詞含義,并反復朗誦歌詞,找到其中情感的宣泄點,然后弄清楚歌曲的節奏與演唱速度,那么這首歌曲是4/4拍子,自由地,一開始的四句話速度較慢,這樣對于后面的旋律它就起了鋪墊作用,緊接著后面的四段旋律都是歡快地、激動地、興奮地,情感一定要帶動起這種快樂的氛圍,最后幾句收尾句,情感要做到游刃有余,不能一下子全都放出來,也不能小心翼翼,要把握好這幾句話的起伏點,準確地把情感表達出來。
2.加強音樂實踐,用心感受作品
歌者需要深刻的了解作品表達的情感與創作背景,才能讓作品發揮出應有的效果,與聽眾產生共鳴,讓聽眾與自己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首先,歌者需要有多種的情感體驗,能夠真正深刻的體會到喜悅、悲傷、離別、思念、興奮、悠閑、豪放等情感和情緒,并能真正為這些“情”而感動。其次,聲樂藝術是一門知識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我們也都知道,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想要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必須在掌握聲樂知識本領之后在多次進行音樂實踐來加強和提高。演唱時,對于情感的表達有兩方面是很重要的,一個是外部形態的表演,但更為重要的是內心思想感情的理解與把握。因此不管是演唱民歌或藝術歌曲還是歌劇中的一個角色,都需要進行深入的角色設計,因為在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其特定的環境。
3.充分發揮音樂想象力,加入個性的表演
歌曲的創作離不開想象力,更離不開對于情境的創設。在聲樂演唱中,不僅需要自身想象力且歌唱激情也是尤為重要的,它可以加大音樂想象力的發揮,是音樂想象力的一個有效的動力。發揮想象力把自己放到歌曲中的意境,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使人物充滿感染力,歌曲也會比平常動聽有吸引力,這樣就必須讓歌唱者的情感有所依附,有所寄托,而這樣就必須先用一個很有激情的情感去演唱,并在演唱過程中充分發揮音樂想象力。
例如歌曲《祝酒歌》,作詞作曲者對于這首歌的情感表達深有體會,它是一首具有蒙古族音樂風格,兵描繪出了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和蒙古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因此情緒上應該是歡快活潑的,是積極向上的一種狀態,并且要把感情與節奏巧妙的結合運用,還要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力,歌唱時首先應在眼前勾勒出一幅曲中所描繪的畫面,要讓自己的眼睛真的看到金杯銀杯里都斟滿了美酒,真正看到親人、朋友歡聚一堂共同干杯的歡樂場景,要充分運用想象力與歌唱技巧,唱出草原人民的性情,唱出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要讓自己與聽眾都沉醉在你用歌聲描繪出的美好畫面中。因此自身想象力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
[1]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部編.中國民歌選[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
[2]郭仁昭.民歌的流變及其特點[M].內蒙古電大學刊,1955.
[3]周青青.中國民歌[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
[4]陳曉.歌曲演唱情感處理和體現的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6.
[5]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王蕾,抒情花腔女高音,內蒙古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音樂系聲樂教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公共關系教育專業委員,先后師從于張黎紅,王蕾,王志信,王永春,聶建華,徐龍,段嶺,張秀艷,李建林,肖英群,李小平,孫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