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華(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214000)
論陳凱歌電影中典型性格的美學特征
錢玉華(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214000)
陳凱歌電影中的典型人物性格具有豐富的美學特征,人物性格不僅突出個性特征,而且把個性特征和普遍性、豐富性有機地統一起來。并且強調性格和環境的沖突,性格和性格的沖突,性格自身的內部沖突,在各種沖突中完成人物塑造。
陳凱歌電影;典型性格;美學特征;個性;沖突
在第五代導演中,陳凱歌的電影充滿了思辨色彩,在傳統的故事層面上加了象征或隱喻。陳凱歌像一個電影哲人,他的電影是“優美”和“崇高”兼優的藝術作品,其中,他對于典型人物的塑造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陳凱歌電影中的人物,從《黃土地》中的翠巧,《大閱兵》中的呂純,《孩子王》中的老栓,《邊走邊唱》中的瞎藝人,《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風月》中的如意等身上都顯現出各種典型性格的美學特征。
在陳凱歌的電影中,人物身上既具有頑強的理性思考,又具備崇高的自由意志,在他的作品《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電影中程蝶衣的故事分為三段,即學藝期、鼎盛期、衰落期,亦即小豆子的故事、虞姬的故事、程蝶衣的故事。癡迷執著的程蝶衣始終堅持程蝶衣就是虞姬、虞姬就是程蝶衣,人戲不分,雌雄同在。從他入戲班后燒掉那件母親從身上脫下——被不懂事的師兄譏笑為“從窯子里帶來的”棉衣開始,顯現了自己的剛烈和執著,也從此對妓女、窯子變得很反感,以至于后來段小樓娶了從窯子里出來的菊仙時,他感到徹骨的悲涼。這里我們就不難看出程蝶衣對于女性有一種深刻的理性思考,雖然這種思考可能有些極端,有失偏頗。同時,程蝶衣是這部電影中最具自由意志的一個人物,他對于人生的理想始終追求美滿,支撐著他的,只剩下了對戲的癡迷。人生如戲,對戲的癡迷毀了程蝶衣,又救了程蝶衣;救了程蝶衣,又毀了程蝶衣,而他,始終有自己堅信的理想,有自己要追求的自由,雖然追求的方法甚至是墮落。在這個典型性格身上,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理性和自由意志的有機結合。此外,在陳凱歌的電影《風月》中的如意也是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一個很好的典型,她追求愛情,但后來她走入理性的軌道,但正是這種理性的選擇最終害了她。最大的原因也是劇中男主角忠良由一開始的理性甚至冷酷轉而變得過于追求理想的愛情,而最終,都被殘酷的現實所打敗。
黑格爾認為,人不只具有一個神來形成他的情致,人的心胸是廣大的,一個真正的人就同時具有許多神,許多神就各只代表一種力量,而人卻把這些力量全包羅在他的心里,因此,人物性格也須見出這種豐富性。但是,在這種豐富性中,卻不是雜亂的瑣碎的把各種性格放在一起,而是必須顯得凝聚于一個主體。在陳凱歌的電影《風月》中,如意是一個具有強烈個性的女性。影片的第一個鏡頭就表現出來了,那是少女如意的正面特寫,,她在聞煙,畫外音說:“乖女兒,這鴉片煙,是天地間的鐘靈毓秀啊:——這句話的語法和語義上雖有不妥之處,但作者的意思很明顯,要表現如意特有的“靈秀”之氣。接下來的鏡頭是如意光著膀子、尖著腳,跑進了不許進入的莊嚴之地:龐家祠堂。如意這種帶有挑戰性的個性顯現出來。當如意再一次出現在銀幕上時,成了一個豐滿的大姑娘,可以從祠堂正門進出,她的命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變的是如意非凡的個性,她當權后的第一件大事,是命龐安將家中的姨奶奶、姨太太全部打發走,這個舉動具有前衛性、挑戰性,甚至一意孤行,這些性格的鋪墊為迎接忠良的到來做好了準備,迎接她一生中更大的、真正的命運挑戰。影片在這里不光展現了人物的性格,一個女人和三個男人之間的戰爭,同時通過人物性格塑造體現了了大量的時代信息元素:舊時禮教對女性的束縛、混亂時期上海的拆白黨、人性的多重性等。這就做到了個性特征和豐富性的有機統一。
1.性格與環境的沖突
是指通過外部環境與人物性格的特定碰撞,表現鮮明、確切的人物形象。例如陳凱歌的電影《黃土地》中,顧青是八路軍文藝工作者,他來到翠巧家的窯洞里,就被當成客人了,他想擺脫這種客位,力圖與這家人打成一片,這是他以后一直在做,并且部分做到了,這里所進行的人物性格塑造就是通過性格與環境的沖突發生的。另外,在《孩子王》中,老栓的性格與環境的對立也很突出。另外,《邊走邊唱》中,小瞎子——石頭的性格也是在人物與環境的沖突中產生的,他與蘭秀的相愛,他生活的環境,周圍人的態度等等。在某種意義上,石頭的形象,可以看成是生命本能的表意符號。他與環境的沖突,首先表現在他與師父的沖突,后來又表現在他與蘭秀相愛后,現實對于他的沖擊:野羊坳的村民看不起瞎子,其結果是蘭秀絕望自殺,石頭肝腸寸斷。
2.性格與性格的沖突
是指通過彼此對立或不同層次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的展現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與性格的沖突,可以是兩個對立性格的沖突,也可以是同一品格但不同檔次的性格之間的沖突;可以是兩個人物性格的對撞,也可以是一個人物與幾個他人的性格碰撞;還可以是一組同類型人物的“集體性”性格的沖撞,等等。在《風月》中,如意的執著、熱烈與忠良的猶豫、搖擺不定相沖突;在《霸王別姬》中程蝶衣和菊仙的性格沖突,他們為了同一個男人產生矛盾,產生激烈的碰撞;在《風月》中端午與如意為了各自的欲望,產生的沖突等。
3.性格自身的內部沖突
是指通過人物性格內部兩種品質趨向或思想情感的自相矛盾及矛盾的定向解決,來表現立體的人物形象。嚴格地說,每個現實生活中的人,其性格內部或多或少、這時那時、此處彼處地存在著產生過矛盾與沖突。因此,無論是主要人物還是次要人物,如果挖掘其內在的性格沖突后,可以使人物更加真實可信,也能使劇情更為豐富曲折,具有藝術魅力。在電影《霸王別姬》中,段小樓性格的自身沖突就很具有典型性。段小樓期望戲劇、人生兩者兼顧,但面臨著這二者的矛盾,即面臨著師兄弟之義與夫妻之情的矛盾時,他的心理處于兩難之境,而性格上卻拖泥帶水,全然沒有楚霸王的那種果敢剛毅、敢作敢為的個性氣質。在他的人生歷程中,尤其是與程蝶衣的幾分幾合中,他都是被動的,無奈的。相反,以從一而終的虞姬自居的程蝶衣,和盼望著和段小樓終生相守的菊仙,都無形中支配著段小樓的生活,使得人物性格自身充滿了矛盾,充滿了沖突。
以上,是結合了陳凱歌的幾部電影談了典型人物性格的美學特征,人物性格不僅要突出人物性格的個性特征,而且要把個性特征與普遍性有機地統一起來,同時,人物性格還要有堅定性,這樣才能形成人物性格的主體性和整一性。他早期電影中的人物性格還是具有相當高的審美價值。
[1]施旭升.《戲劇藝術原理》.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2][法]馬克.西門尼斯.《當代美學》.王洪一譯.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3]余秋雨.《觀眾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桂青山.《影視編劇教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5]陳吉德.《影視編劇藝術》.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6]陳墨.《陳凱歌電影論》.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