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甜(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230011)
淺析日本校園題材電視劇的繁榮原因
田 甜(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230011)
日本的校園劇產量非常豐富,每個電視劇播出季都有新的作品問世。日本的電視觀眾也格外偏愛校園劇。日本的校園劇的制作與播出在整個電視劇產業中處于重要的位置,它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電視劇類型,本文從劇作、制作和演員方面,進一步探討它的繁榮原因以及創作特色。
日本校園劇;劇作;制作;演員
1. 漫畫、小說——日本校園題材電視劇用之不竭的源泉
日本是一個漫畫大國,校園題材的漫畫在這個漫畫王國里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校園漫畫為校園劇創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漫畫擁有著豐富的內容、個性化的人物、以及龐大的支持群。時常為缺乏優秀劇本而發愁的電視臺們自然也就不會放過這個市場。所以研究日本校園劇,不能不提到的就是漫畫改編劇。改編自漫畫的校園劇數量非常多,就2007年進入收視率前十的三部校園劇來看,全部是漫改作品。日本校園劇中很多耳熟能詳的作品都源自漫畫改編,如:《漂流教室》《麻辣教師》《愛情白皮書》《花樣男子》《一吻定情》等。雖然都是漫畫改編劇,但其中也可以分很多流派。針對校園劇來說,其中最明顯的一個區分就是少年漫畫和少女漫畫。少年漫畫顧名思義,就是以男性為主要讀者群的漫畫作品,通常故事性比較強,有美麗的女主角,但是愛情成分不是特別重,強調友情、親情,有不少女性讀者也很喜歡,觀眾群和影響力都較大。如《麻辣教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龍櫻》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而少女漫畫因為以女性為主要讀者,所以書中的主角通常是年輕美貌的男女,故事也以年輕人的愛情為主線。如《偷偷愛著你》、《山田太郎物語》、《花樣男子》等是此類校園劇的典型。
成功的小說更容易改編出良好的劇本。在日本,很多電視劇改編自暢銷或者經典的文學作品。校園劇的制作也不例外。眾多的青春小說成為日本校園劇創作的源泉。如∶《野豬大改造》就是改編自作家白巖玄的同名小說。這部小說曾獲第41屆日本文藝獎的純文學新人獎,并入圍日本最高的文學獎項第132屆芥川獎,本身就具有很高的關注度。而且根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也相當優秀。2008年播出的《戀空》更是改編自流行的手機小說。
2.注重劇本質量的傳統——著名編劇的廣泛參與制作
日本在電視劇的制作上比較重視劇本的質量。雖然現在日劇的制作也是以制片人為中心的制度,但是編劇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在日劇界,一些著名編劇如野島伸司、北川悅吏子等具有明星般的知名度和收視號召力,他們甚至擁有挑選導演和演員的權力。編劇各自不同的創作風格和個性,形成了日劇風格題材的多樣化。與之相對,導演卻顯得不那么受人矚目。在日劇的片頭或者片尾出現的演職人員表,也通常是把編劇放在最前面的。日本著名的編劇們很多都寫過關于校園題材的劇本。他們的參與提高了日本校園劇的制作水平。
野島伸司,日本最著名的編劇之一。他的作品非常具有社會批判精神,在理想主義和悲觀主義中掙扎。他1991年的《101次求婚》是部經典純愛劇。1993和1997年《同一屋檐下》一二兩部表現了親情的溫馨。被真正認作是他的巔峰之作的卻是1993年創作的校園劇《高校教師》,該劇狠狠揭露校園暴力、師生戀、亂倫、謀殺、自殺、同性戀,而引發了很大的社會爭議。之后,野島還寫過《人間?失格》和《未成年》,和《高校教師》并稱為“校園三部曲”。由他創作的另外一部校園劇《蛋糕上的草莓》播出后也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游川和彥也是日本知名編劇,他的作品也比較具有社會寫實性,比如描寫強奸問題的《白晝之月》。游川比較熱衷于校園題材,他最知名的幾部作品幾乎都是校園劇。他是《魔女的條件》的編劇,這部作品反映了師生戀問題曾在日本引起極大的轟動。還有一部不得不提的漫畫改編作品就是校園劇《GTO》(麻辣教師)也出自他的筆下。鬼冢英吉在他的描繪下栩栩如生、深入人心。他05年創作的《女王教室》是一部風格獨特的校園劇作品。08年他也有新作《學校學不到的事》。
北川悅吏子的作品多以女性角度切入愛情題材。她的《跟我說愛我》《悠長假期》《美麗人生》都在日劇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她曾創作出著名的校園劇作品《愛情白皮書》,這部作品以細膩的情感、唯美的風格成為日劇的經典。
還有一個女性編劇大森美香在日本也非常有名,她的作品多從關注弱勢群體和女性角度出發,而她也同樣做過校園劇《漂流教室》《愛迪生之母》的編劇。
坂元裕二因創作《東京愛情故事》而為人所熟知,他也曾創作過校園劇《我們的教科書》《太陽與海的教室》等。
宮藤官九郎是近些年來嶄露頭角的青年編劇,被人稱作“創作鬼才”,他的作品思維奇異、風格另類,多次獲得日劇學院賞最佳編劇獎。他的作品中多為青春、成長題材,其中《未來講師》就屬于校園劇。日本著名的編劇們很多都參與過校園劇的創作,他們的參與保證了劇本質量,也吸引了更多人觀看校園劇。
在日本的電視體制內,電視劇的制作是以電視臺為主導的,近些年來電視臺委托影視公司制作的電視劇數量有所增加,但即使是委托影視公司制作的電視劇也是以電視臺為主要投資方的。日本的電視節目制作費用是十分高昂的。節目制作費用以支付演員和美術公司派遣的工作人員,以及物品費、差旅費、交通費、住宿費、演播室和攝像機的使用費等。單就電視劇這一類型的節目來看,1997年日本民間放送聯盟編寫的《日本廣播電視手冊》中提到:60分鐘電視劇為3000萬日元到4000萬日元,120分鐘的增至6000萬日元。如果起用當紅演員、明星擔任主角,60分鐘的電視劇的制作費有7000-8000萬日元,120分鐘的則會超過一億日元。古代劇的制作費要更高。新京報的記者在赴日本富士電視臺的采訪時,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部日劇每集的制作費都很高,因為日本觀眾已經形成這樣的習慣,就是看高質量精細的作品。假如為了拉大片長,讓單集制作費降低,觀眾肯定不同意,所以不能把制作費降下去。為了博得觀眾的喜愛,只能把劇集打造得更細膩?!比欢?,在日本,付給演員的報酬在電視劇制作總費用中所占比例卻不太高。在采訪中,日本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還提到:“跟亞洲其他國家最大不同的是,我們的制作費中,給演員的費用是亞洲最低的……而在日本只有28%是付給演員的,對演員而言,拍電視劇更多是為了宣傳而不是賺錢?!庇捎谘輪T的報酬在制作費中的比例較小,大多數的費用便可用在電視劇的具體制作上。這樣一來則利于提高日劇的質量。
由于日本的電視臺花費大量的資金來制作電視劇,單就技術層面看很多日劇還是制作精良的。就日劇的片頭和片尾來說,很少有劇情的剪接與堆砌,幾乎都是專門制作的,它們和電視劇的內容、基調相吻合,能夠很好地烘托整個電視劇的氛圍。以幾部日本的校園劇為例,《My Boss ,My Hero》的片頭是特意制作的動畫片斷,動畫人物的頭像被換上男主角的頭像,畫風粗獷、簡練非常符合片中男主角黑社會老大的兒子的身份,動畫的風格幽默和劇情的氛圍相當吻合?!短柵c海的教室》的片尾極富有隱喻意味,它采用了比較夸張的手法將男主角櫻井老師放大很多倍,老師站在海岸邊笑望著比自己小很多倍的學生,而學生們手拿繩索和工具將老師放倒捆綁在沙灘上,最后櫻井老師努力地掙脫了束縛依舊微笑著站了起來。這個片尾暗喻了櫻井老師在片中一一解決自己班上學生的困難與問題,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片頭、片尾的精美只是日本電視劇制作精良的一個表現,另外在燈光、以及鏡頭的運用上日劇也做得非常精細與出色,這當然也包括校園劇的制作。
校園劇的制作需要大量的青少年演員,如果使用年齡較大的演員就會出現不真實的感覺,也很難將故事與情感很好地詮釋出來。日本擁有大量的青少年演員,很多孩子從小就踏入了演藝界,參與演出影視作品,所以日本的校園劇在制作時很容易尋找到合適年齡段的孩子來表演。大量年輕演員的產生和日本的造星機制是分不開的。
日本不僅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令世人矚目,而且在全球化的娛樂文化產業中,日本培育、造就明星的機制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目前,在日本大眾娛樂文化業的經營成果超過了日本制造業的代表——汽車工業的產值,在這種情況下演藝明星的培育和推出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明星培育方面可以用事務所、年紀輕來加以概括。
日本的藝人選拔一個很大特點就是年輕化,其中以“全日本國民性美少女競賽”和杰尼斯事務所對藝人的選拔為主要標志。“全日本國民性美少女競賽”參賽資格限定在12歲至20歲之間。其獲獎的少女多不超過15歲。在獲獎后,她們便可以獲得電影、電視劇、歌手等方面的包裝,成為明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杰尼斯事務所是日本一個專門培養推出男藝人的事務所。此事務所在日本家喻戶曉,在日本的娛樂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周邊國家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和大批量的粉絲。比如,木村拓哉、稻垣吾郎、瀧澤秀明、山下智久、龜梨和也、赤西仁等著名藝人均出自杰尼斯的打造。每年該事務所都會在全國選拔有資質的男生進行培訓,稱為JR,即Johnnys Junior。目前JR一般只從15歲以下的男生中挑選。杰尼斯事務所的年輕男藝人們是出演日本校園劇的主力,他們旗下的藝人很多人都演出過不止一部校園劇,同時,參加電視劇的演出也是事務所提高他們知名度,打造明星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明星的年輕化,可以為家庭、所屬事務所獲得較長時間的經濟效益。從包裝的角度看,越是年紀輕,所需要的成本就越低,成為明星后所獲取的利益就越大。從消費市場的角度來看,年輕人是最大的消費群體,為了維護和發展年輕人的市場,娛樂業大勢向年輕人傾斜,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吸引年輕人的眼球成為娛樂業和大眾媒介的首選,為此,明星的年輕化勢必得以重視,以滿足年輕階層的思維活躍、追求新鮮的需求??梢哉f,校園劇的制作與播出是日本造星機制的一個重要的環節,電視臺與明星經紀公司達到了雙贏的結果。
校園劇描寫的是青少年學生的成長故事,因此反映校園題材的劇本、充足的制作費以及大量合適年齡段的青少年演員對于校園劇的創作顯得尤為重要。日本校園劇正是因為具備了以上三個重要因素才得以蓬勃發展。這三個因素不僅是日本校園劇繁榮的原因,也是其特色。
[1][日]日本民間放送聯盟.《日本廣播電視手冊》.秦建,李俊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
[2][美]悉德?菲爾德.《電影劇作者疑難問題解決指南——如何去認識、鑒別和確定電影劇本寫作中的問題》.鐘大豐,鮑玉珩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
[3][美]約翰?費斯克著,楊全強譯.《解讀大眾文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陳剛.《大眾文化與當代烏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5]周以量.《大眾媒介語境下的日本明星制》.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