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麗(河北大學071000)
從《鐵臂阿童木》的成功看中國動漫原創力的發展
崔艷麗(河北大學071000)
卡通藝術的開拓者手冢治蟲被稱為“漫畫之神”,《鐵臂阿童木》堪稱是他的作品里最為經典的一部。反觀動畫史上,雖然經典影片層出不窮,然而當前我國動畫的發展陷入了缺乏創新性的困境。要走出這種困境,就要放眼世界,我們通過對手冢治蟲的研究發現《鐵臂阿童木》的成功,與其高度的原創性緊密相關,這對我們產生了重要的啟發意義,它引導我們思考我國動畫的原創問題,啟迪我們發掘中國動畫的原創力量,激勵我們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原生態原創精品。
鐵壁阿童木;手冢治蟲;原創力量
卡通藝術的開拓者手冢治蟲被稱為“漫畫之神”。1951年4月,開始連載手冢治蟲的漫畫《鐵臂阿童木》。時隔十年,手冢治蟲首創性地把《鐵臂阿童木》制成電視動畫片,這是日本第一部電視動畫片,并在當時創下了很高的收視記錄,受《鐵臂阿童木》的影響,許多孩子把成為出色的漫畫家作為自己的夢想,這在當中就包括《哆啦A夢》的作者野比康夫。日本動畫業開始在整體上接受“手冢治蟲式”的動畫制作理念,并將其發展成為一種行業標準。手冢治蟲開創了一個由人們漠視動畫到喜愛動畫的時代。
(一)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原創性
這部作品的成功,首先歸功于手冢治蟲的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原創性。手冢治蟲首次把電影語言運用到動畫當中,首創了用視聽語言來表達故事內容的敘事漫畫。手冢治蟲開創了漫畫的革命性變革,并確立了日本動漫的基本風格與技法。直到今天,手冢治蟲發展起來的這種新型動漫繪畫,還在不斷的向其他題材延伸,這些題材涉及到社會的諸多層面。
(二)拍攝手法的創新
《鐵臂阿童木》的拍攝手法也有別于其他的影視藝術的拍攝手法。比如景別的選擇、鏡頭的拍攝角度的運用、鏡頭的切換方式和蒙太奇的組合等等。在表現快鏡頭時,使用速度線來體現,這樣的表現方式不僅可以制造動態效果,而且速度線的長短,密度等也可以表現出人物的心境、渲染片中氣氛等。在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活動的時候,其他的影視作品中通常用一個轉臉的慢鏡頭的特寫來呈現,而在手冢治蟲漫畫中則用三張定格畫面加上眼睛或者表情的變化,這樣就可以表現出人物的內心感受。比如一個轉臉的特寫鏡頭,就用了純側臉——側半臉——半正臉三個定格畫面來表示。“這些畫面繪畫感強烈,蘊藏著深層次的藝術魅力與表現力,與商業動畫片的美術風格截然不同,給人以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這些定格畫面的運用再加上阿童木的眼睛和表情的變化讓觀者感受到其內心豐富的情感。在影片《鐵臂阿童木》當中鏡頭拍攝角度運用、降格鏡頭和升格鏡頭的巧用,鏡頭的切換方式的轉換和蒙太奇的剪輯等方面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些拍攝方法和漫畫緊密結合,使《鐵臂阿童木》迸發出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形成了手冢治蟲獨特的藝術風格。
(三)獨特的創作風格
這部動畫片把技術創新與拍攝手法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該片在承襲了歐美動畫片傳統主題的基礎上,融合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包含“義、勇、仁、禮、誠、名譽和忠義。”其中,影片當中強調最多的就是“勇”和“禮”。影片鼓吹為了理想英勇獻身的武士道精神,并把這種精神呈現的別具戲劇性,讓人們在開懷大笑當中產生悲憫之情。這種悲憫之情主要是通過阿童木這一角色來呈現的。阿童木是一個可愛中又帶點憂郁的角色,他善良、執著,但又因為得不到天馬博士的關愛而感到憂傷。同時他又具天真、好奇、勇敢、善良等人類兒童所具有的優良品質。這種外在形象與內在氣質的結合,使得阿童木這個人物形象豐滿起來,與整部動畫片配合得恰到好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片中的主要矛盾,即人性與機械的并存,體現該片的主題。不僅成功的塑造了阿童木這個形象,體現該片的主題,而且也成功的塑造了其他人物。比如反面人物中的機器人阿托拉斯,唯利是圖、勢力的馬戲團老板等。這些人物形象在手冢治蟲匠心獨運刻畫下顯得十分真實,讓觀眾在平凡的生活流程當中體味到強大的藝術魅力。
(一)汲取營養,發掘中國動漫的原創力量
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中國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動畫制作者,他們從諸多民族元素中汲取營養,創作出了原創性很高的經典且具有民族特色的動畫作品。如《小蝌蚪找媽媽》《寶蓮燈》《豬八戒吃西瓜》和《烏鴉為什么是黑的》等。這些經典的動畫作品在國際上獲得了很多的獎項,為中國和中國的動畫事業贏得了國際聲譽。然而這些榮譽只是曇花一現,隨著市場經濟的出現,中國動畫片的產量和制作技術雖有所提高,但是原創力量逐漸薄弱,競爭力不斷下降。要使中國的動漫事業再展昔日雄風,就必須尊重傳統、遵守創作規律,不斷發掘中國動漫的原創力量;要發掘中國動畫的原創力量,就必須上下聯動,全方位、多方面共同努力。
(二)爭取政府支持,改革審批模式
挖掘中國動漫的原創力量,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需要政府加大對動漫產業的投資力度,做好動漫產業發展的堅強后盾。由于中國影視沒有分級制度,有的時候會把愛情等同于色情、把戰斗當作暴力,把妖狐鬼魅當作封建迷信,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就是中國動畫沒有原生態的原創。這種原生態的原創主要靠有創造力的人才,而目前我國缺乏原生態的創作人才和具有創新意識的市場策劃和營銷創新人才。要克服我國動漫發展的這種困境,我們需要進行制度方面的改革,需要加強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而這些問題的核心就在于把原創力作為中國動漫發展的基石。調整審批模式,把審批權“放”給市場。把審批的重點放到影片的質量上,在內容方面,留給市場去判斷,正確的發揮審批的功效。
(三)加強人才培養,樹立原創觀念
加大對原創人才的培養力度,首先要注意正確把握好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方向,增強美術的觀念,作為一名從事動畫專業人員,必須對新媒體發展方向保持敏銳的感覺。其次,要堅持藝術教育的特殊性,遵循藝術教育的發展規律:第一點是強化對學生的個性培養。第二點是建立特殊的人才培養機制。第三點是鼓勵學生盡早樹立創作意識。再次,注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最后,把小學、甚至幼兒園增加至動畫專業人才培養的體系中。只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寬松的審批制度下才能使更多的動畫人釋放自己的原創力,才能讓更多的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投身到動畫創作隊伍之中。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對手冢治蟲的研究發現《鐵臂阿童木》的成功,與其高度的原創性緊密相關,這些高度的原創性在其作品《鐵臂阿童木》當中熠熠發光。這些原創性體現在技術、拍攝手法和創作風格之中,并對我們產生了重要的啟發意義。它引發我們思考我國動畫的原創問題,啟迪我們發掘中國動畫的原創力量,激勵我們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原生態原創精品。
[1]沈浩劉暢.淺析漫畫電影[J].電影評介,2011(7).
[2]張娜等.鐵臂阿童木締造的動漫傳奇[J].電影文學,2010(11).
崔艷麗,設計學碩士,河北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設計學專業,研究方向:動畫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