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然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 215000)
電影《星際穿越》的符號學解讀
劉浩然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 215000)
電影具有自身的一套符號系統,為符號學提供了研究對象。本文從符號學的角度對電影《星際穿越》進行解讀,從“星空”的象征內涵、主人公的雙重身份和背景音樂三方面入手,挖掘影片的深層含義,闡述應用符號學理論來理解電影的可行性和現實性。
符號學;星際穿越
電影符號學誕生于上世紀60年代,其理論的根源是結構主義語言學。根據索緒爾提出的“能指”與“所指”的概念1,電影符號學著重研究敘事手法和意義的外延,并采用微觀與宏觀結構分析并重和整體決定局部的原則使其系統化。換言之,它把電影看作是特殊的符號系統和表意現象,認為電影不是對現實的直接反應而是創作者重構的具有約定性和結構規律的系統,電影拍攝的過程其實是一套完整符號系統的構建過程,其背后遵循著一定的范式和規則。這里我們就以電影《星際穿越》為研究樣本,通過對電影中象征內容的分析,來探究導演的真實意圖,理解光影聲色背后所指的終極含義。
根據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此片可以看作一個表達特定意義的符號系統,影片本身代表著一種特殊的“語言”規則,電影包含的各種基本元素遵循這一規則,形成故事發展的情節,充當構成整個宏觀系統的具體“言語”。微觀層面而言,“能指部分”是影片中每位角色的身份特征,演員們的詮釋構成了故事內容,推動情節發展,是影片的“外延”;“所指部分”指角色的性格特點,透過同一角色不同身份引起的沖突來表達故事主旨,是影片的“內涵”。劇情合理的安排加上清晰富有條理的敘事,就是將“代表意義兩方面的能指和所指有機結合起來的過程,也是作為符號的電影自身意義產生的過程。”2
1.“星空”的象征意蘊
作為遙遠而神秘的存在,浩瀚星空是影片重要的背景。通過敘述主人公Cooper和女兒Murphy親密、分離又再次相聚的情節,電影向人們完美詮釋了愛和信仰的意義。影片一開始呈現的是父女在一起時的幸福生活,先行鋪墊了二人的感情,也為接下來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前美國宇航局飛行員Cooper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地球上種地來養家糊口,與岳父和自己的一對兒女一起生活,尤其與古靈精怪的女兒Murphy性情相投。后來,Cooper發現了美國宇航局不為人知的計劃,出于保護自己的孩子以及他們的未來,他決定接受教授Brand的任務,但遭到了女兒的反對。在Cooper毅然決然加入星際探險時,原本融洽的父女親情由此斷裂,兩人的溝通也因為時間和空間上不可逾越的距離而漸趨消逝,浩瀚的星空橫亙在兩人之間,讓分離成為了永遠。星際探險充滿了很多未知的挑戰,無人能夠確定萬無一失,就像人類永遠都無法完全把握宇宙奧秘一般。接下來的探險任務也接連受挫,而與此同時,由于黑洞時間延遲效應的影響,女兒Murphy已長大并輔助Brand教授的研究,也逐漸得知整個計劃的真相,對父親的矛盾心情與日俱增。雖然父女二人的命運同時跌入低谷,但二人仍然在各自的時空中進行頑強的抗爭,此時那遙遠的“星空”被個人化,冷漠無情的客觀存在仿佛瞬間有了人類般的感情和情緒。故事結局處,Cooper關鍵時刻舍棄自我,選擇堅守計劃和人類的未來;Murphy從迷惘中振作,決定回到對父親情感與回憶的起點尋找一線希望。但殊途同歸,被吸入黑洞的Cooper發現身處奇異的多維世界,重新和女兒心意相通,并意識到了自己的真正使命;Murphy感應到父親的思念,借助Cooper利用重力傳遞的信息,獲得了掌控重力理論的關鍵數據,圓滿完成了任務。被時空分隔的二人最終得以重新相聚,敘事和情感在美麗壯觀的星空中匯流成為統一。大量特寫鏡頭的巧妙運用表現了人物與外部環境沖突和矛盾,把對星空的探索引入到人的內心世界,創造出一種“透過星空,看到自己”的效果。
2.主人公Cooper雙重身份的解讀
男主角的人物形象有著多重寓意,它是導演哲學理念和個人情感的高度概括和體現,同時也是一種超越電影敘事文本的情緒和思想。“導演在極力刻畫第一種身份并表現他們的具體的言行時,其焦點是虛的;為的是要表達超越這些具體言行之上的情緒、思想。”3第一,父親的象征性。電影中的Cooper默默為家庭付出,從不抱怨,對自己的女兒疼愛有加,這是父親角色的符號性。正是在父愛如山的襯托下,在兩人不得不分離的時候,他做出一定回到女兒身邊的承諾才更加打動人心。告別女兒再次成為宇航員后,身份的轉變也意味著故事情節的轉折。第二,宇航員的象征性。宇航員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對從業者有著苛刻的要求比如身強體健、剛毅勇敢。很多經典電影都對此有過完美的詮釋比如《阿波羅十三號》的吉姆·洛維爾、《天地大沖撞》的坦納,導演諾蘭自然也濃墨重筆地描繪了這個形象。影片中Cooper和其他航天員一起,駕駛宇宙飛船進行探索任務,遇到了重重考驗和困難。幸運的是,他沒有輕言放棄,而是選擇繼續堅持、頑強抗爭,雖然被吸入黑洞但憑借對女兒無私而深沉的愛,最終沖破阻力,重獲自由。
3.管風琴音樂的喻意
作為烘托敘事氣氛的重要中介手段,電影配樂在突出影片戲劇性和抒情性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悠揚的管風琴音樂貫穿電影始終,從地球一直到太空。據說此片的管風琴錄音來自倫敦一所教堂中有著近百年歷史的管風琴,在教堂獨特的聲學環境中,其透亮干凈的音色尤為攝人心魄,仿佛蘊含著神秘的力量,和浩瀚未知的宇宙在人內心的投影一樣,都是值得敬畏的存在,都代表著不容置疑的信仰。
作為“史上最燒腦”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處處體現符號學的奧秘及其原理的巧妙運用,是符號學在電影藝術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體現。運用符號學的思維解讀電影,不僅為闡釋作品提供多一種的可能,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領略電影的魅力。
注釋:
1.費爾迪南·德·索緒爾,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M].商務印書館,1982:68.
2.克里斯丁·麥茨等著,李幼蒸譯.電影與方法:符號學文選[M].三聯書店,2002:24-68.
3.陳墨.張藝謀電影論 [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73.
劉浩然,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