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玲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 510000)
談紙粘土藝術對兒童能力的激發與培養
——以作品練習《小兔子》制作流程為例
楊曉玲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 510000)
當今家庭和社會對兒童能力的關注度非常高,在培養兒童能力的形式和方法上不斷的進行探索和研究。紙粘土藝術的興起和發展,比較貼合兒童能力培養的需求,更能從思維上、身體上、心理上對兒童能力進行一個良好的激發和培養。
紙粘土;藝術;兒童;能力
兒童,是家庭的中心和重心,是社會的關注點和焦點,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兒童能力的激發與培養,也是家庭和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如何激發和培養兒童的各項能力,是家長和老師經常思考的問題。本文以紙粘土作為材質媒介,以藝術塑造為手法形式,通過準備、制作、加工、欣賞等具體幾個步驟來進行實施,期間各個步驟都有針對性的貫穿了對兒童能力的激發和培養,讓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學會辨識、懂得合作、自主分配、形成美感、健康生活。
實踐表明,紙粘土教學對兒童能力的激發和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以一個作品練習《小兔子》制作流程為例,具體可表現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階段:工具材料準備
制作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很多,大致包括:對照圖片、24色紙粘土、粘土工具三件套、油性筆、大頭牙簽、底座、紙巾、軟布等。對照圖片里面出現的角色和物品比較多,有:小兔子、胡蘿卜、青菜、小房子、小桌子、小凳子等。兒童在這個階段需要確定自己要制作的內容,從而選擇制作要使用到的粘土顏色和相關工具,比如制作小兔子,就需要用到紙粘土中的白色(做頭部、身體、四肢)、紅色(做眼睛)、黑色(做眼球)、粉紅色(做耳窩、爪墊),需要用到工具中的可以戳出眼窩的有圓頭端的塑料棒、可以壓出胡子痕和爪子形狀的刀狀塑料棒、可以固定頭部和身體連接的短牙簽、可以擺放制作完成小兔子的底座等。
這個過程,可以鍛煉兒童的選擇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引導兒童對圖片進行分析,他自己喜歡什么,更想做出什么,就通過確定制作的角色或物品體現出來;確定好制作任務之后要對紙粘土的顏色進行選擇,這就考驗兒童對色彩的簡單認知,多彩多樣的紙粘土能激起孩子們創作的喜悅與欲望。對兒童的辨認顏色能力進行針對性的色彩名稱引導,讓兒童了解自己喜歡的色彩名稱,感知色彩冷暖關系,有助于兒童更加客觀的認識了解周圍環境,融入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第二階段:紙粘土制作
準備好了材料工具,確定好自己要制作的東西之后,就可以大膽的進行制作嘗試了。制作一個小兔子,首先要選擇白色的紙粘土,揪一小塊兒紙粘土用大拇指、食指、中指進行反復揉捏,然后用兩手對掌將紙粘土揉成圓球形,這就是小兔子的頭部。用同樣的方法取紙粘土,然后揉成一個圓柱形,做小兔子的身體;揉四個小的細圓柱,做小兔子的四肢;揉兩個小圓柱,壓扁一端,做小兔子的耳朵;用塑料棒在頭部中間對稱的戳兩個凹洞,揉兩個紅色的小球放置進去,揉兩個黑色的更小的球壓扁貼在紅色小球上面,做小兔子的眼睛。然后將這些進行組合、擺造型,放置在底座上,小兔子就完成了。
在這個階段中,兒童可以對紙粘土進行充分的感受。用手掌握住一塊紙粘土進行抓捏揉搓,盡情感受紙粘土的柔軟、成型的隨意,讓自己手中的紙粘土變得千姿百態,驚喜連連。兒童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對紙粘土的造型進行任意的發揮,親自用小手制作出來,在這個好奇與探討的過程中培養兒童的探索精神;手部活動的訓練會對大腦細胞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有利于大腦智力開發,兒童在玩紙粘土的過程中,用手指、手腕和手掌的不同部位,與大腦、眼睛、心進行協調配合,做到了視有所感、腦有所思、手有所觸,鍛煉了兒童動作的靈活性、精確性和手眼協調等的能力,促進了兒童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發展了兒童的智力。在無形中避免了接觸電子產品,保護和鍛煉了身體,增強了兒童的動手能力和堅持到底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好的品質。
第三階段:加工和搭配
弗洛伊德曾說過:“游戲著的少年兒童都與創造性藝術家一樣,是在創造一個他自己的世界,是在以一種使自己快樂的新方式重新安排他世界里的東西,并賦予了極大的感情,他創造了他極認真對待的幻想世界”。所以,在玩紙粘土過程中的想象、好奇心和隨心所欲的探索,能把兒童的藝術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每個人的色彩感覺都是不盡相同的,對搭配和美的概念也是多種多樣。兒童根據個人的性格和喜好需求,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自信的對客觀世界進行豐富的聯想和想象,以粘土為媒介進行大膽的表現。無論是怎樣的造型和色彩搭配,都富予了兒童愉快的心情、自由的個性發揮和豐富的想象創造力在里面。在紙粘土作品基本成型的基礎上,引導兒童對紙粘土進行加工和搭配。引導兒童之間互相進行合作,將作品合而為一,創造出一個新的作品。正所謂“一千個兒童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兒童的思維世界和個性發展都是豐富多彩不可掌控的,其創造力也是讓人腦洞大開,搭配出各不相同的小組合,讓人眼前一亮,驚喜連連。
第四階段:欣賞和點評
兒童制作出來的紙粘土作品,造型質樸可愛,憨態可掬,雖然做工不那么精美,但是能感覺到濃濃的童真童趣,讓人對其作品愛不釋手。欣賞和點評階段是兒童最為放松、開心喜悅的階段,看著自己和周圍好朋友的作品一一亮相,那種無法抵擋的自豪感和制作完成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將所有的作品放在一起供兒童欣賞,他們會嘰嘰喳喳發表自己的觀點,充分發揮自己的語言能力和美術欣賞能力,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互相學習、找出不足,提高了自己的審美能力,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紙粘土是一種綜合創作的藝術形式,集趣味性、創造性、藝術性為一體。豐富多彩的顏色首先會吸引兒童的眼球,清涼柔軟的觸感吸引兒童進一步深入,生動可愛的造型吸引兒童迫不及待的學習制作,在制作中經歷了反復的欣賞、操作、再欣賞、再操作。在整個制作的過程中兒童會對作品進行不斷的欣賞和改進操作,其藝術欣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過用小手直接觸摸的方式去體會平滑與粗糙、堅硬與柔軟、凹進與凸出等感覺的不同,引發自己的遐想空間,從而發現美、欣賞美、體驗美、表現美,在不知不覺玩耍的過程中激發和培養了兒童的各項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1]張彤彤.幼師手工課教學動手能力實踐探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4.
[2]賈慧萍,顏霏霏,李曉倩.淺談粘土雕塑作品的市場前景[J].藝術品鑒,2015(1).
楊曉玲,本科藝術學學士,現就職于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動漫設計、繪畫與手工制作、手繪平面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