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璜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413000)
湖湘文化的新媒體傳播屬性研究
黃 璜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413000)
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是我國典型的地域文化之一。在當前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湖湘文化的廣泛傳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新媒體作為湖湘文化傳播的新平臺,具有著獨特的優勢。分析湖湘文化的本質和內涵,總結湖湘文化的內容體系,歸納湖湘文化的新媒體傳播的屬性,對于發揮新媒體的傳播優勢,促使湖湘文化進行更加廣泛的傳播,具有著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湖湘文化;新媒體;傳播屬性;文化傳播
論文為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新媒體背景下的湖湘文化傳播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4C0374)的研究成果。
湖湘文化作為我國極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具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文化特質,經過不斷的傳承與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內涵。文化作為國家發展的軟實力,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在這種多元文化背景下,隨著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湖湘文化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已經悄然到來的網絡時代,以數字化為突出特點的新媒體為湖湘文化的廣泛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借助新興媒體平臺的傳播速度快、信息含量大,覆蓋范圍廣等優勢,有效的推動了湖湘文化向全國傳播。分析湖湘文化通過新媒體傳播的屬性,對于傳承湖湘文化,促使湖湘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了世界,擴大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具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湖湘”是古代對于湖南的稱謂,顧名思義,“湖湘文化”就是指湖南一帶具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并且得到不斷傳承和相對穩定的歷史文化形態。為了清楚地分析湖湘文化在新媒體時代的傳播屬性,首先需要對于湖湘文化的發展歷程和本質特征、內涵外延等具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一)湖湘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追根溯源,湖湘文化最早起源前炎帝、黃帝時期的神農文化,后經過發展成為炎黃文化。在經過了古代中原文化的南移之后,儒學文化傳入湖南,與當地的“荊楚文化”進行交匯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湖湘文化基礎。在南宋時期,由張栻與胡宏二人在長沙和南岳等地講學,形成了“湖湘學派”,為湖湘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湖湘文化”真正得名還是開始于上世紀的80年代早期,由于當時掀起的“大陸文化”熱潮,“湖湘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還形成了一些新的叫法,如“瀟湘文化”“荊楚文化”“洞庭文化”等。通過不同朝代的傳承與發展,歷經數千年的演變,湖湘文化也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內容體系,具有了豐富的內涵。湖湘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體現著湖南區域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思想意識、社會心理、科學文化等,既有物質文化,也有精神文化,自古代開始,由湖南本土居民與不同時期在這片區域生活過的人們共同創造,不斷傳承和發展所構成,雅俗共賞,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是一個豐富、多樣的綜合體系。湖湘文化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有精神層次的哲學、宗教、政治、倫理、文學和藝術等,還有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飲食、建筑、服飾等特色文化。近年來,在全國文化產業大發展的形勢下,湖湘文化也被賦予了很多新的內容,成為湖南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驅動力,使湖面的廣電、出版、動漫、影視等行業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極大的豐富了湖湘文化的內容。
(二)湖湘文化的本質和特性
湖湘文化,從時間和空間屬性來看,指的是從古到今在湖南這一區域上各個民族不斷生息繁衍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所有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從這一點來看,湖湘文化的本質就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沉淀和積累,湖湘文化也形成了一些特性:首先,湖湘文化的歷史性。即湖湘文化不僅開始于古代,歷經各個朝代的傳承,受到了楚文化、儒家思想的影響,而且一直都保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得到了不斷發展,繼承了歷史文化的基因,保持了鮮明的個性特點,形成了具有相對穩定的核心思想的文化形態。其次,湖湘文化的包容性。即在湖湘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一直秉承兼收并蓄,追求真理,吸納先進思想的風格。古往今來,在湖南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民族有很多并非本土居民,湖湘文化中也留下了這些民族的烙印,很多不是湖南籍的人士的思想觀念也成為湖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世界一體化形勢下,湖湘文化沒有固步自封,而是以開放的姿態,走出湖南,在更為廣泛的范圍傳承,在提高自身影響力的同時,也受到了世界先進文化的影響,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實現自身的優化和完善。最后,湖湘文化的民俗性。這一點主要體現在湖湘文化中各個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建筑、飲食、服飾、民間藝術、文化活動等。古代時候,湖南人具有潑辣、霸蠻的性格特點,在湖湘文化中也充分體現了當地民眾這種核實的性格,崇尚節儉,吃苦耐勞,積極進取,務實創新,這也特點也成為湖湘精神文化中的精髓。
與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不同,新媒體作為網絡時代的產物,也由于網絡平臺傳播的特性,而形成了一些新特點和突出的優勢。新媒體作為數字化時代湖湘文化傳播的載體,分析總結新媒體傳播的特點,是分析湖湘文化的新媒體傳播屬性的基礎。具體來說,新媒體傳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實時快速。相對于傳統的紙質媒體、廣播電視的傳播來說,新媒體的傳播速度更加快捷,基本上實現了實時傳播。任何信息資訊,通過先進的數字技術,借助無處不在的網絡及智能化、易操作的網絡終端設備,能夠隨時隨地的發布,通過網絡設施,實現實時傳播。
第二,海量共享。數字化信息的存儲傳遞比報紙刊物等媒介來說,體積小,容量卻大了很多,攜帶也方便,修改、查閱都非常方便。最重要的是,這些數字化信息可以讓每一個接觸到網絡的人自由的瀏覽,實現最大程度的共享共用,而且這些了解信息的人通過分享,還會加快信息的傳遞,改變傳統的信息單線傳遞的方式,而構成一個網絡化、立體式的信息傳遞模式。
第三,覆蓋面廣。近年來,我國加快了信息化社會的建設進程,各種網絡基礎設施也不斷完善,互聯網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從城市到鄉村,實施了網絡的普及,加上移動通訊網絡性能的不斷優化,各種智能通訊設備的廣泛應用,為各種信息借助新媒體進行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實現了廣泛的覆蓋,只有有手機信號的地方,有一部手機就可以看遍天下事,了解各種信息,新媒體傳播的覆蓋范圍之廣是傳統媒體所無法企及的。
第四,互動多元。各種信息以新媒體作為媒介平臺進行傳播的過程中,信息的瀏覽者可以自由的發表評論,闡述自己的觀點,與信息發布者或者共享者之間,都可以進行隨時的互動交流。而且,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各種新媒體也越來越多,信息傳播的形式不僅有文字,還可以聲音、圖像,傳播形式和途徑也越發多元化。
湖湘文化雖然屬于地域文化,但是經過了數千年的積淀和傳承,也稱得上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網絡時代,通過網絡、數字媒體、移動通訊工具、網絡終端等實現湖湘文化的快速廣泛的傳播,能夠迅速擴大湖湘文化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了解湖湘文化。秉承湖湘文化的特質,利用新媒體的傳播優勢,決定了湖湘文化的新媒體傳播屬性,具體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一)湖湘文化的新媒體傳播動力
湖湘文化以新媒體平臺作為傳播途徑是信息時代的必然趨勢。推動湖湘文化的新媒體傳播主要動力有:第一,湖湘文化屬于地域文化的本質。文化對于大眾的思想觀念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力。由于大眾的個人訴求不同,對于文化信息的關注也不一樣,在新媒體傳播中,受眾很容易成為文化信息的傳播者,兼有兩種身份,加上一些受眾的從眾心理,自覺或者不自覺的產生模仿學習行為,加快了湖湘文化的傳播。第二,社會環境的影響。近年來,國家為了提升綜合實力,加快了文化事業的建設,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湖湘文化借助新媒體進行傳播,也獲得了國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措施方面的支持。第三,新媒體傳播的經濟性和實效性。新媒體作為湖湘文化的傳播平臺,比傳統媒介更加經濟實惠,傳播的內容也更加全面,產生了實際效果也更加理想。第四,信息技術的支持。以數字化信息為呈現形式,以虛擬的網絡平臺作為傳播介質,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克服了傳統媒體傳播中各種障礙性因素的不利影響,世界范圍內網民數量呈現數量級式的增長,虛擬平臺、匿名發布,無限自由,為湖湘文化實現瞬時和交互傳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五,眼球經濟的利益驅動。一些具有商業眼光的人士紛紛看好湖湘文化這塊文化寶藏,通過精心的策略和科學的商業運作,開發其中的商業價值,借助新媒體平臺實現自身的經營效益,因此,商業力量的推動也是湖湘文化的新媒體傳播的一個重要原因。第六,新媒體與傳統媒介的整合效應。不可否認,廣播電視、報紙刊物等傳統媒介在湖湘文化的傳播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具有著一些優點和不足。層出不窮的新媒體可以彌補傳統媒介在傳播過程中的不足,湖湘文化的新媒體傳播可以更好的發揮兩種媒介類型的整合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傳播合力,讓湖湘文化傳播的更遠,影響的范圍更大。
(二)湖湘文化的新媒體傳播類型
通常來說,信息的傳播類型可以分為線性傳播、環形傳播、星形傳播和網狀傳播等幾種類型。湖湘文化以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總體上是一種全連接的網狀傳播。在這種網狀傳播類型當中,由于新媒體借助虛擬的網絡平臺,發布的是數字化的信息,所以,在網狀結構當中的任何一個結點上,都可以圍繞著湖湘文化的內容,形成相關的信息,并且進行湖湘文化相關信息的發布。同時,在各個網絡結點上產生和發布的信息也可以用非線性傳播的方式進入傳播網絡,實現在網狀結構中的任何一個結點之間的連接,從而使湖湘文化信息由一點擴散到一個面,再由一個面傳播到整個網絡。這樣的網狀傳播類型,體現了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中的交互性,各種信息的受眾都是一個新的傳播源頭,還可以實時的進行交流互動,反饋相關的信息,進行評論,對于傳統的一對一傳播類型、一對多傳播類型都是一種革命性的突破,也就導致湖湘文化的傳播速度成倍增加。
(三)湖湘文化的新媒體傳播模式
文化傳播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實踐活動,影響因素眾多,過程也比較復雜。新媒體作為信息時代文化傳播的有效手段,隨著其廣泛應用,必然對于文化的傳播模式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在湖湘文化的新媒體傳播中,與傳統的媒介的傳播模式具有著本質的不同,新媒體的傳播采取的是一種“波紋中心模式”,這種傳播模式比以往的人際傳播、信息傳播模式復雜。政府、社會組織、受眾都作為這種模式中的調節者和引導者,文化信息實現大眾傳播就相當于平靜的湖水中投入一粒石子,信息源就是那塊石子,一旦傳播出來,就會激起一圈圈的波紋,而且波紋在向外擴散的過程中,還會向中心產生反作用力,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體現出湖湘文化在新媒體傳播中的動態性、社會性和復雜性。
(四)湖湘文化的新媒體傳播層次
湖湘文化這種獨特的地域文化,具有很明顯的層次性,可以分為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內容也囊括了哲學思想、文學藝術、歷史宗教、教育科技、民風民俗等很多方面。這些內容各異、層次不同的湖湘文化在新媒體傳播中,也表現出一定的層次性,第一個層面是認知層面,受眾會對于湖湘文化產生初步的感知,記憶基本的文化知識。第二個層面是態度層面。受眾在通過新媒體接受了湖湘文體中的精神意識、價值觀念體系之后,引發了受眾在情緒方面的變化,產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受到文化的感染和影響。第三個層面是行動層面,即受眾在通過新媒體接觸到了湖湘文化之后,對于自身的態度、認知都產生了影響,從而在行為習慣方面產生一系列的改變。由于現代人對于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生活中各種信息的獲得大部分是通過網絡,閱讀電子產品,觀看視頻資訊,湖湘文化通過這些形式向廣大受眾傳播海量的信息,對于人們的認知、態度、行為產生影響,傳播和弘揚湖湘文化。
總之,網絡的迅速普及,各種便攜輕巧的網絡終端的廣泛應用,改變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催生了各式各樣的新興媒體。各種信息也借助這些新媒體,推動了文化的傳播,促進了文化的繁榮發展,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帶給了人們愉悅的精神享受。湖湘文化歷經數千年的傳承與發展,具有著深厚的文化基因,借助著新媒體平臺,實現了更加廣泛的傳播,也得到了不斷傳承和豐富,呈現出鮮明的特征,保持相對的穩定性,具有著特定的內容和形式,體現出湖湘文化在網絡時代的傳播屬性。在當今信息時代,發揮新媒體傳播的優勢,規避各種不利的影響,可以有效的實施湖湘文化的“走出去”戰略,讓湖湘文化走向更大的舞臺,為實現文化繁榮,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擴大文化交流,帶動經濟發展,建設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1]呂錫琛,吳爭春.全球化語境下湖湘文化的對外傳播[J].求索,2015(04).
[2]王戰.湖湘文化對外傳播策略與路徑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9(01).
[3]劉厚見.論湖湘文化的品質與湘商的塑造[J].民族論壇.2012(24).
[4]張作保.湖湘文化在當代的弱化及其原因探析[J].商.2013(17).
[5]何蘭,劉珮,鄧莊.湖湘文化的傳播策略與價值分析——以《瀟湘晨報?湖湘地理》為例[J].傳播與版權,2015(05).
黃璜,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廣告與營銷。